APP下载

“感冒”及相关病名考辨

2017-05-26刘涛朱建平

中国科技术语 2017年2期
关键词:病名伤风感冒

刘涛++朱建平

摘要:“感冒”一病在中医古籍中记载较多,名称亦异。文章梳理了“感冒”在不同时期不同医家所用的名称,并分析了不同名称的沿袭情况,指出中医学名词术语规范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感冒,伤风,病名,考证

中图分类号:N04;R2-0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2.018

On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Common Cold and Related Diseases//LIU Tao,ZHU Jianping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names of common cold in ancient literature of TCM.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t names of common cold in history. Through the survey, the authors make a conclusion that the terminology in ancient TCM is complicated and confus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do the work of term standardization of TCM.

Keywords: common cold, mild common cold, name of disease, textual research

收稿日期:2016-09-01修回日期:2016-11-2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基础性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2012FY130100)

作者简介:刘涛(1985—),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名词术语考证。通信方式:1398434099@qq.com。通讯作者:朱建平(1958—),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通信方式:zhujp1958@163.com。

“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现代医学叫作“普通感冒”,在中医古籍中曾有很多不同称谓。下面分而论之。

一“寒热”

《素问·玉机真藏论》记载:“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1]123指出风寒邪气是感冒的病因。《素问·骨空论》又记载:“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1]318《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1]236描述了感冒的典型症状,并命名为“寒热”。然而“寒热”一名并没有得到后世医家的沿用,风寒邪气是感冒的病因这一观点却得到沿袭。

二“太阳病”“中风”“伤寒”“中寒”“正伤寒”“正伤风”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记载:“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2]均与当今感冒症状相似。同时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记载:“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3]也与感冒症状接近。

元代马宗素《刘河间伤寒医鉴》提出“正伤寒”[4]一名,本义为“寒邪伏于体内,冬季发作”,后世医家沿用了“正伤寒”之名,但其内涵却演变为“冬季伤于寒邪,感而即发”。比如明代陶华《伤寒六书·治伤寒用药大略》:“盖冬时为正伤寒,天气严凝,风寒猛烈,触冒之者,恶寒殊甚。”[5]6持此观点的还有陈嘉谟《本草蒙筌》[6]、孙一奎《赤水玄珠》[7]695、李梴《医学入门》[8]263、张介宾《景岳全书[9]、秦昌遇《幼科折衷》[10]、李中梓《伤寒括要》[11]301、清代沈金鳌《伤寒论纲目》[12]187、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13]、程国彭《医学心悟》[14]52、蔡贻绩《医学指要》[15]886、鲍相璈《验方新编》[16]、吕震名《伤寒寻源》[17]、费伯雄《医方论》[18]、何廉臣《增订通俗伤寒论》[19]225。

明代陶华在《伤寒六书》中提出“正伤风”[5]122一名,意指《伤寒论》中的“太阳中风证”,治用桂枝汤。“正伤风”一名得到沿用,如孙一奎《赤水玄珠》[7]728、龚信《古今医鉴》[20]65、龚廷贤《寿世保元》[21]90、孙志宏《简明医彀》[22]57、顾靖远《顾松园医镜》[23]207。

三“伤风”“四时伤风”“冷伤风”“重伤风”“小伤寒”“鼻伤风”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载“伤风”[24]一名,得到沿用,比如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5]、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26]3248-3249、蘇颂《本草图经》[27]、史堪《史载之方》[28]、朱肱《类证活人书》[29]69、宋太医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0]20、赵佶《圣济总录》[31]417、许叔微《普济本事方》[32]、成无己《注解伤寒论》[33]59、洪遵《洪氏集验方》[34]、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35]、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36]52、杨倓《杨氏家藏方》[37]、王璆《是斋百一选方》[38]137、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39]124、施发《察病指南》[40]、严用和《严氏济生方》[41]71、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42]69、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43]105、许国桢《御药院方》[44]。

清代周岩《六气感证要义》提出“四时伤风”[45]一名,民国何廉臣《增订通俗伤寒论》提出“冷伤风”“重伤风”[19]234“小伤寒”[19]209,徐荣斋《重订通俗伤寒论》提出“鼻伤风”[46]。

宋代许叔微首先指出“伤风”就是《伤寒论》中的“太阳中风”,《普济本事方·伤寒时疫上》记载:“桂枝汤治太阳中风,阳脉浮,阴脉弱,发热汗出恶寒,鼻鸣干呕。(今伤风古方谓之中风。)”[32]许氏《伤寒百证歌·第二十四证 中风歌》亦记载:“恶风自汗是伤风,(仲景谓伤风为中风。)体热头疼病势浓,手足不冷心烦躁,面色如常无惨容。”[47]明代方有执亦认为“伤风”即“太阳中风”,《伤寒论条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通篇虽无伤风一说,然以伤寒复称中寒论之,则中风得称伤风亦可推也。世俗又有感冒之称,盖由愚夫愚妇不知中伤与感本素灵之互文,乃讳中伤为重,而起趋感冒为轻,以便慰问之风,遂成弊习耳。原无关轻重之义……”[48]值得注意的是,方氏认为“感冒”也是“中风”的观点并没有得到沿用。其后张景岳、喻昌、吴谦、薛雪、郑玉坛、陆懋修、张山雷、汪莲石亦沿袭许叔微的说法。

四“冒风”“冒寒”“感寒”

北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记载有“冒风”[26]660,朱肱《类证活人书》记载有“冒寒”[29]186,赵佶《圣济总录》记载有“感寒”[31]571。值得注意的是,“冒风”“冒寒”“感寒”在书中并不是病名,而是一个动宾词组,意为“触冒风邪”“触冒寒邪”“感受寒邪”。

五“感冒”“四时感冒”“寻常感冒”“非时感冒”“三时感冒”

关于“感冒”名词的文献最早出处,一般认为是南宋严士瀛《仁斋直指方论》,陈根成认为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9]。经查,《圣济总录·妊娠伤寒》就记载有“感冒”一词:“论曰妊娠感冒寒邪,藏于皮肤。”[31]2564该书“产后上气”亦记载有“感冒寒邪”[31]1008,但此两处“感冒”是动词,为“感受触冒”之义。其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记载:“是感冒四时正气为病必然之道。”[33]42亦是动词。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风是外淫,必因感冒中伤经络,然后发动。”[36]315此处可认为是“感冒”作为病名的最早记载。其后“感冒”一名得到广泛沿用,比如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50]《伤寒标本心法类萃》[51]、王璆《是斋百一选方》[38]138、刘信甫《活人事证方后集》[52]、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39]415、宋太医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0]69、严用和《严氏济生方》[41]78、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42]42、释继洪《岭南卫生方》[53]、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43]45。必须指出的是,“感冒”一词在古籍中的多数情况还是作为动词使用,常见的动宾组合有“感冒寒邪”“感冒风寒”“感冒风邪”“感冒风湿”“感冒风冷”“感冒暴寒”“感冒寒湿”“感冒温疫”“感冒寒疫”。

元代曾世荣《活幼心书》提出“四时感冒”[54]一名,得到沿用,比如明代虞抟《医学正传》[55]、万全《育婴家秘》[56]、孙一奎《赤水玄珠》[7]39、龚信《古今医鉴》[20]64、龚廷贤《寿世保元》[21]111、李中梓《医宗必读》[57]、清代汪昂《医方集解》[58]、顾靖远《顾松园医镜》[23]200、吴世昌和王远《奇方类编》[59]、李潆《身经通考》[60]、郑玉坛《彤园妇科》[61]、文晟《慈幼便览》[62]、沈文彬《药论》[63]、娄杰《温病指南》[64]、民国何廉臣《增订通俗伤寒论》[19]234。

明代武之望《济阳纲目》提出“寻常感冒”[65],李中梓《伤寒括要》提出“非时感冒”[11]305,意指感受四时不正之气而致病。清代蒋士吉《医宗说约》提出“三时感冒”[66],意指春夏秋三季感受邪气而致病。

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伤风”为“感冒”的轻症[67],笔者查对古籍发现,大多数古代医家认为“伤风”重于“感冒”,与现在相反。比如元代李仲南《永类钤方·中风》记载:“夫风……中则中五脏,伤则伤六经。轻则曰感曰冒,重则曰中曰伤。”[68]明代王纶《明医杂著·病有感伤中》记载:“病有感,有伤,有中。感者,在皮毛,为轻;伤者,兼肌肉,稍重;中者,属脏腑,最重。寒有感寒、伤寒、中寒,风有感风、伤风、中风,暑有感暑、伤暑、中暑,当分轻重表里,治各不同。”[69]同时稍后的吴崐《医方考·感冒门》记载:“六气袭人,深者为中,次者为伤,轻者为感冒,今世人之论也,古昔明医未尝析此。”[70]其后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武之望、李中梓、汪昂、顾靖远、后藤省、吴澄、吴仪洛、郑玉坛、丹波元坚、林佩琴、张振鋆。

六“感风”“非时冒寒”“时行伤寒”“寒疫”“热病”

明代王纶《明医杂著》记载有“感风”[69]。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提出“非时冒寒”[71],指春夏秋三季感受寒邪致病。萧京《轩岐救正论》提出“时行伤寒”:“伤寒乃感冒之重,感冒乃伤寒之轻者,在西北则多伤寒,在东南则多感冒,在冬三月为正伤寒,在春夏秋为时行伤寒……” [72]清代张璐《伤寒绪论》提出“寒疫”:“伤寒者,冬时严寒,感冒杀厉之气而病也……若春夏秋三时,感冒非时暴寒,谓之寒疫,亦曰感冒。夾食则曰停食感冒,虽非时行疫气,以非其时而有其气,故谓之寒疫,而实非疫也。” [73]其后薛雪《医经原旨·阴阳》提出“热病”:“感寒邪则发热,得汗而解,南人曰‘伤寒,北人曰‘热病。” [74]必须指出的是,“寒疫”一名在中医古籍里往往是指“疫疠阴证”或“时行寒疫”(即春分以后,天应温暖而反寒冷,因而出现的类似伤寒的流行性疾病)[75]1575。而“热病”一名在中医古籍里内涵十分丰富,既可泛指一切外感热性病,也可指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也可指夏季伏气所发的暑病,也可指五脏热病,同时也是《灵枢经》中的篇名[75]1237。

七结语

总之,“感冒”一词在中医古籍中分作动词和名词两种情况,少数情况是名词,多数是动词,意为“感受触冒”。仅此“感冒”一病,笔者就总结出二十五种称谓,由此可以管见中医古籍的复杂性,以及进行中医药术语规范工作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戰国]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 [汉]张机.伤寒论[M].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

[3] [汉]张机.金匮要略[M].何任,何若苹,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

[4] [元]马宗素.刘河间伤寒医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5:2.

[5] [明]陶节菴.伤寒六书[M].黄瑾明,傅锡钦,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6] [清]陈嘉谟.本草蒙筌[M].王淑民,等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04.

[7]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M].凌天翼,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8] [明]李梴.医学入门[M].金嫣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9] [清]张介宾.景岳全书[M].夏之秋,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67.

[10] [明]秦昌遇.幼科折衷[M].俞景茂,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40.

[11] [明]李中梓.伤寒括要[M].张宁,校注//李中梓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2] [清]沈金鳌.伤寒论纲目[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13] [清]汪讱庵.素问灵枢类纂约注[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49.

[14]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田代华,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5] [清]蔡贻绩.医学指要[M].龙俊杰,点校.//湖湘名医典籍精华:医经卷 温病卷 诊法卷.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6] [清]鲍相璈.验方新编:上册[M].周光优,等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50.

[17] [清]吕震名.伤寒寻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

[18] [明]费伯雄.医方论[M].李铁君,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15.

[19] [民国]何廉臣.增订通俗伤寒论[M].连智华,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0] [明]龚信,龚廷贤.古今医鉴[M].王立,等校注.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1]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M].王均宁,等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2] [明]孙志宏.简明医彀[M].余瀛鳌,等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23]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1.

[24]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黄作阵,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3.

[25]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3.

[26] [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27] [宋]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4.

[28] [宋]史堪.史载之方[M].王振国,朱荣宽,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0.

[29] [宋]朱肱.类证活人书[M].唐迎雪,等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0]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刘景源,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31] [宋]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32]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刘景超,李具双,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7.

[33]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34] [宋]洪遵.洪氏集验方[M].宋咏梅,张云杰,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

[35] [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M].宋乃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1.

[36]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侯如艳,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7] [宋]杨倓.杨氏家藏方[M].于文忠,等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1.

[38] [宋]王璆.是斋百一选方[M].刘耀,张世亮,刘磊,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9] [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田代华,等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0] [宋]施桂堂.察病指南[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7.

[41] [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M].刘阳,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42]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M].盛维忠,王致谱,傅芳,王亚芬,校注.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3] [宋]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M].郭瑞华,等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4] [元]许国桢.御药院方[M].王淑民,关雪,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7.

[45] [清]周伯度.六气感证要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

[46] 徐榮斋.重订通俗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94.

[47] [宋]许叔微.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伤寒百证歌 伤寒发微论 伤寒九十论[M].陈治恒,等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4.

[48] [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M].张克敏,等点校.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4.

[49] 陈根成.感冒病病名源流探究及其近似病鉴别要略[J]. 四川中医,2012(05):13-14.

[50] [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鲍晓东,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203.

[51] [金]刘完素.伤寒直格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96.

[52] [宋]刘信甫.活人事证方后集[M].李克夏,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

[53] [宋]李璆,张致远;[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M].张效霞,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11.

[54] [元]曾世荣.活幼心书[M].田代华,等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9.

[55] [明]虞抟.医学正传[M].郭瑞华,等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41.

[56] [明]万全.育婴家秘[M].姚昌绶,校注//万密斋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03.

[57]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M].王卫,等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26.

[58] [清]汪讱庵.医方集解[M].叶显纯,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2.

[59] [清]吴世昌,王远.奇方类编[M].朱定华,曹秀芳,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47-48.

[60] [清]李潆.身经通考[M].李生绍,等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225.

[61] [清]郑玉坛.彤园妇科[M].刘丽莎,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0.

[62] [清]文晟.慈幼便览[M]//近代中医珍本集:儿科分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15.

[63] [清]沈文彬.药论[M].童舜华,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13.

[64] [清]娄杰.温病指南[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96.

[65] [明]武之望.济阳纲目[M].苏礼,等校注//武之望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80.

[66] [清]蒋士吉.医宗说约[M].王道瑞,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32.

[67] 吴银根,沈庆法.中医外感热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91.

[68] [元]李仲南.永类钤方[M].王均宁,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69] [明]王纶.明医杂著[M].王新华,点校.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

[70] [明]吴崑.医方考 脉语[M].宋白杨,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7.

[71]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上册[M].崔仲平,王耀廷,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20.

[72] [明]萧京.轩岐救正论[M].刘德荣,陈玉鹏,校注.北京:线装书局,2011:85.

[73] [清]张璐.伤寒绪论[M]//张璐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70.

[74] [清]薛雪.医经原旨[M].洪丕谟,姜玉珍,点校.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209.

[75] 李经纬,余瀛鳌,邓铁涛,等.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病名伤风感冒
夏季患上“热伤风”给你支几招儿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
中风相关病名古文献考略
大学生总彻夜玩游戏常“感冒”竟患上淋巴癌
支气管哮喘瑶医证候病名的整理与研究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伤风防治中的“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