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2018-06-20范晓艳

黑河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素质教学问题导向创新发展

范晓艳

[摘要]十八大明确指出了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是现阶段我们应着重探讨与观察的问题,我们必须围绕这一热点,从多元化角度,利用多元的方式策划问题的解决策略。为思政教育的升级与创新,适当的将问题导向作为教学措施是可行的。探索思政教育的本质也是在探索生活问题的实际解决方式,是解决教学矛盾,提高学科研究能力的关键。为此,我们要围绕思维导向问题观察思政教育在实际开展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将思政教学工作作为当代政治工作的使命责任。本文以思政教育问题导向为基础,分析导向教学的价值及思政问题导向应用的具体途径,从而提高思政教育实效。

[关键词]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问题导向;素质教学

为提升思政教学效果,创新的教学手段必不可少。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展开思政教学,是将原有问题创新,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政觉悟与修养,还能够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思想提高思政教学效率,推动思政教学的与时俱进。这种教学模式多通过整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现代化与含量丰富的思政知识,使学生能够以宏观的眼光看待社会中出现的政治矛盾问题。这是现代素质公民的基本需求,也是为大学生养成与拥有时代特性与爱国情怀的重要基础工作。

一、思政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体现

1.扩展思政内容,完善现代化思政教育知识结构

思政教育的本质与内容是借助于教育这一过程,推动人们的思维与素养完善。这需要在此过程中,将具有时代性信息的教育内容融入思政教学结构。首先,我们必须确保教学的方向与内容呈现出现代化特征,用以构建符合时代背景的思政知识体系。如习总书记于2012年十八大中提出的中国梦。高校必须做好这一知识体系的学习,提炼十八大中的中国梦精神与素养。而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我们则要牢牢贴合十九大中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路线的学习与宣传。将这一内容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此外,我们还要用认可的态度,积极汲取国内外优秀正确的思政教育资源,提高国内思政教育高度。应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将其弘扬与传播给世界人民,加深其他国家人民对我国的优秀文化资源认知。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的政治态度与立场。

2.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满足现代教育需求

除了要更新现代化思政教育内容,我们还要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必须做好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不论是思政教育还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好的教学手段,永远是最佳的学习捷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们不但要做好丰富教育内容的工作,同时,也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与愉悦,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好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体现。要结合学生的思想与特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學工具,提高学生的思政觉悟水平。如微信和微博等社交软件,几乎涉及到了互联网中的各个行业,覆盖了社会所有类别从业者。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利用这些工具作为媒介,影响学习者。此外,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还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枯燥乏味的书面内容制作成有趣灵动的教学课件,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等形式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的是,在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中,我们同样要重视传统教学方式的价值。如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及思政讲座等。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与思想同样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内容,切不可认为只要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转变,便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现代化思政教育。

3.思政教师思想应与时俱进,体现自身现代教育素质价值

思政教育工作者个人的素质水平高低,同样会对受教育者造成不一样的影响。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推动思政教育内容与方式做深度的创新,还要确保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和职业态度进步。如高校定期开展素质考核,用来考察教师的政治觉悟与素养,从而,加深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教师的涵养和素质进步。同时,教师之间也会形成比较,良性的比较能激发教师的热情,推动教师团队的整体建设,这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进步的重要手段。

二、网络视角下的大学思政教育

作为信息化进步的产物,网络为现代思政教育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丰富的内容基础,同时,在实际教育开展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为此,我们要注重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网络资源能够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助力。

1.认清网络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思政教育的重要工具,只有合理的利用网络工具,才能够确保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和创新。在将网络作为思政教育新环境的同时,加强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思政内容建设,是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思政教育网络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发挥思政教育育人功效的重要途径。

2.了解网络在思政教育中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

作为虚实结合的产物,网络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虚幻的一面,可以说网络是人类社会对于行为表现与隐藏涵义的综合体。事实上,网络中所呈现出来的虚幻状态,也正是由现实生活事物逐渐发展并演变而来的。这些虚幻的问题,往往需要我们借助于生活实践解决。为此,在利用网络进行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二者的结合,用网络案例论证生活中的思政教育问题。我们必须要分清虚实之间的关系,坚持思政教育基本方法与守则,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思政教育创新,促使思政教育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3.思政教育在网络视域下既要注重知识的传递,也要注重思政的引导

信息技术的进步,在推动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此背景下,网络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网络软件与论坛的进步。随着这一进步态势已经成为时代新常态,庞大的数据信息为学生交流、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然这些信息数据还涉及到许多其他行业的应用,如游戏、商业、旅行等。这些信息的推动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态与观念。如若一直处于被动,那么,网络中的不健康信息很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些信息通常很难控制。为此,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打造符合现代化思政教育需求的健康网站,坚守思政教育的基本原则,推动大学生思想加快进步。

三、思政学科建设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动除了要将问题导向作为创新的核心,同时,还要加强思政学科的现代化建设。通过打造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推动思想统一与科学性发展,注重实践与理论工作的相结合,以便提高思政教育的实用性价值。当然,思政教育体系的完善仍旧是工作的重心。这将能够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确保在发展的过程中,思政学科能够与时俱进。学校还要注重教职人员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思政的过程中,能够在优秀思政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综合素养的全面进步。这是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

1.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遵循原则性

首先,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科建设的原则性。教师在思政教学的实际推进中务必要稳重,切忌盲目和随意。应综合考虑到教学环境、参与对象和工具等各方面变化,始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原则,进而实现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总的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原则:(1)主动学习主导原则。(2)差异化可行性原则。(3)言传身教相一致原则。(4)创新性原则。(5)层次深入递进原则。(6)鼓励代替批评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如培养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辅助等。教学不能在教育中忽视政治色彩及学科特性的培养,而是要在教育中既重视学科实用性,还要注重学科的理论性,结合二者的本质价值,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

2.通过开放式教育创新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思政教育的创新不仅要局限在其学科素养及专业程度上,还要做好开放式教育,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体系与结构的创新,推动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可以把和思政教育相关的包括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自然社科的专业思想与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进而充实高校思政教育的结构,完善思政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认识时间的增加和认识程度的加深,实现学生思想观念的飞跃提升。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时,就需要学生对哲学方面的内容有基础层次的把握,掌握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等哲学知识的基本含义,促进对物质和意识,整体与部分、矛盾及真理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理解。同时,从客观教学和社会实际出发,力图教学创新,善用新思维,通过新方法,加入新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取得新进步。

3.健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保障机制,深入大学生的发展实际

拥有完善的思政教育针对性保障机制,是高校深入落实高效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首先,要重视新媒体工具的信息引导性。信息的传播受各方参与人员和工具、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性质确定难度较大,同时,信息的传播面也相对较大,而学生在大学阶段正是情感建立和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其次,应进一步推进完善党委组织等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可以通过党委指派人选负责分管相关工作,同时,各部门协同合作參与,以鼓励校学生会、社团、协会及其他感兴趣的学生共同参加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最后,提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物质保障。新媒体环境下形形色色的网络污染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对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红色网站”、校园 BBS 以及高校门户网站等大学生常用网站的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净化新媒体环境。实践充分表明,健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是深入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发展实际中,使保障机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确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教育大环境的保障不仅是学校专业水平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的有效保障,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科学化的有效保障。

4.加强教职人员专业队伍建设

高校应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动向,制定教学策略,培养相关专业性人才。教师应从当前社会经济实际背景出发,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及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借助各教学辅助工具用以完成教学目标。在深入的课堂交流中,以专业性的方式掌握学生思想内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思想追求的引领者,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进而实现阶段教研成果的创新,不断引进和培养中青年学术研究骨干人才,作为教学重要角色的担当者,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可以充分鼓励相关组织者开展各学校、学院的交流会,专业过硬的教师们共同切磋,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一起探讨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教师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要依据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鼓励教师借助相关综合性专业网站,在客观化、生活化与网络化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下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网上与网下学习、师生互动发现并正视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瓶颈与新问题,坚定走开放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心,切实改善育人环境,提高思政建设的吸引力及影响力。

综上,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动思政建设与发展,必须做好切实的现代化教育落实工作,也就是必须将思政教育现代化作为发展方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工具,促进教育的实质内容更为科学化,更加现代化,保障思政教育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受约束。同时,我们必须利用好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网络资源,用网络资源丰富思政教育的实质性内容,以便将思政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高到全新的教育高度。以教育原则为基础,推动开放式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落实教育保障机制,培养专业人才,进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正超.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亚太教育,2016,(32).

[2]郗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逻辑[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3]何秀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叶方兴.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素质教学问题导向创新发展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建筑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工程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