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音乐课程促进幼儿多元智力因素发展的实验研究
2018-06-20卢春歌
卢春歌
(西安外事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 710062)
二十世纪80年代,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1],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然探索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目前国内将多元智能理论用于学前教学实践的研究大量出现,为多元智能理论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4]。音乐教学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比例,音乐教学会对幼儿音乐节奏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5-6]。同时,音乐课程教学也会对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其它智力因素产生正面影响,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之前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仍然较少,尚缺乏定量的研究。本研究尝试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内,利用音乐课程教学来促进幼儿园大班幼儿多种智力因素的发展,并通过引入量表的前后测量来评估不同音乐教学对于幼儿不同智力因素的影响程度,为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建议和指导。
一、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两个大班的幼儿,每个班各36名幼儿。两个大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两个大班幼儿在生源、课题开展前的教学模式、性别比例、家庭背景等方面并无太大差别
(二)研究过程
(1)课程设置:音乐课程教学设置是节奏声势教学,歌唱教学,体态律动教学,音乐赏析四种。学时安排:依托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我的课程将进行4个月,一共16周,每周进行3次音乐课程教学,其中节奏声势教学、体态律动教学每周各一个学时课程,歌唱教学和音乐赏析合为一个学时,共计48个课时。
(2)量表前测和后测:量表前测时间在第一周教学开始之前,后测时间在第15周或者16周展开。
(3)数据处理:将搜集数据先通过excel整理和分析,然后用科学绘图软件origin等绘制成曲线图和光谱图。
(三)研究工具
《幼儿多元智力评定问卷》——2008年山西大学赵龚《幼儿多元智力评定量表常模的建立和评价》,通过对全国33所不同类型城市幼儿园调查,建立了幼儿多元智力发展的评定常模以及幼儿多元智力发展的评价体系。量表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一共82道题。其中,语言逻辑智力的题目(24,59,13,11,22,32,41,74,4,71,52)十一道;数理逻辑智力的题目(18,21,82,42,46,14,30,9,37,12,68)十一道;视觉空间智力的题目(2,23,7,17,20,25,28,50,35,48)十道;身体动觉智力的题目(1,16,53,38,29,47,8,49,61,79)十道;音乐节奏智力的题目(6,33,40,44,56,69,36,80,62,75)十道;人际交往智力的题目(3,10,60,65,19,55,27,45,58,73)十道;自知自省智力的题目(57,43,64,66,70,34,54,76,78,81)十道;自然观察智力的题目(5,15,63,26,31,51,72,77,39,67)十道[7-8]。
二、课程实施案例
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音乐课程设计的重要意义是能够以多种智力因素的视角来发掘和丰富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相应智力因素发展的教学模块[9-10]。脑科学的研究进一步证明音乐对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地积极作用,其中音乐中的节奏对于幼儿的数理逻辑智力具有积极的迁移作用,并且与幼儿的阅读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此外在音乐活动中能够发展起来听觉、视觉以及运动能力,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对于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智能的影响尤其重要。因此在本研究的课程教育中特别突出了能够促进幼儿多种智力因素发展的模块和方式。下面以《噢!苏珊娜》教学片段为例来说明这种倾向。
(一)第一课时节奏教学,促进幼儿音乐节奏和语言智力的发展
第一次课程,首先播放英文版歌曲《噢!苏珊娜》,教师用热情的、自由的舞蹈带动学生情绪,幼儿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感受该乐曲所特有的愉悦、轻松。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发言,这首音乐曲目给你怎样的感受?(引导幼儿对音乐初步的感知,发言和自由的舞动能够促进幼儿音乐节奏智力和语言智力);然后学生在观察后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模仿的动作进行指导,使得学生的动作更加轻盈,整齐。进而,让幼儿自主律动表演。此时,张馨文小朋友显得十分拘谨,几乎是坐在原位,一动不动,偶尔做几个律动动作,也显得动作很不自然,教师在发现这一现象之后,每当张馨文做一些小的律动,就对其进行鼓励,一开始她的表情显示的十分惊讶,在第三次鼓励她的时候,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进一步熟悉音乐旋律之后,在教师示范的前提下,幼儿对律动节奏进行创编,合着音乐跳起来。针对幼儿的音乐节奏智力进行强化教学,并对幼儿整体和个体产生明显效果,并且幼儿节奏感的提高能够增强幼儿的数理逻辑智力。
(二)第二课时歌曲学唱,促进幼儿语言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等发展,激发求知欲和表达欲
在复习上节课的律动之后,教师对该音乐作品的音乐背景和歌词大意进行讲解,进一步深化学习。这首歌曲来自遥远的美国,歌名叫《噢!苏珊娜》,苏珊娜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这首歌曲是她的朋友为了表达对她的友情专门送给她的,歌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歌颂。此时,笔者发现张馨文小朋友点了点头,很专注的在听老师进行讲解。通过讲解音乐作品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智力,并且对友情的认知能够促进人际方面的能力。之后,教师简单介绍美国乡村音乐,简单演示吉他这种为美国乡村音乐伴奏的主要乐器。吉他在幼儿教学中并不常见,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幼儿们的好奇心。在全班幼儿中,苗一伟小朋友在平时一日活动中十分不爱表达,而对五大领域中的科学,语言,逻辑都十分感兴趣,此时,笔者关注到他开始跟随着音乐点头打节奏,可能加之前几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他开始对音乐艺术课给予关注,并且产生了好奇心。之后教师进行了范唱,不少孩子都伴随着老师的声音哼唱起来,在学习了歌词之后,孩子们唱的更起劲了。教师便在本节课结束之前将之前学习的律动表演和歌唱相结合,让幼儿自发的进行对于该音乐作品的情感抒发和表达,即律动表演,用之前学习的律动边唱边跳。通过新乐器的引入将幼儿们的热情带动出来,并随着课程的深入激发出幼儿们的表达欲望。
(三)第三课时学跳邀请舞,促进幼儿身体动觉和人际交往智力的发展
在欣赏和歌唱了欢快的音乐之后,老师引导幼儿:这么好听的音乐,我们为他编创一支舞吧,教师开始跟随音乐摇摆身体,翩翩起舞。并邀请苗一伟小朋友和老师合作,进行舞蹈示范,老师一边讲解舞姿,一边对苗一伟小朋友进行指导,请学生们仔细观察邀请舞的特点以及动作,学习邀请的礼仪动作。由于是两个人一组的邀请舞,因此舞伴之间要懂得配合,才能更好的跟着音乐动起来,经过老师的指导和之后舞伴之间合作联系,明显感觉得到苗一伟小朋友更加喜爱音乐和律动,而且表现的很积极。邀请舞的教学一方面是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动觉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舞蹈的互动和配合对孩子们的人际交往智力的发展也有明显的影响。随后,学生自由选择舞伴,张淼霖小朋友平日里活泼好动,但是不懂得如何和别人分享与合作,邀请舞和其他舞蹈有所不同,不仅需要舞伴两人的相互合作,而且还需要很多舞姿的配合,并且舞伴不仅仅局限于两个人之间,在音乐过门以及间奏时,幼儿需要卡好音乐,换舞伴,这就更锻炼幼儿之间的人际能力,张淼霖在之前有些霸道的行为有所改善。最后,全班幼儿一起观看美国乡村周末party的视频,感受美国乡村自由轻松的周末文化。教师引导幼儿们开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party,请学生分别扮演家他手,歌手等等,大家一起来进行歌舞表演。舞蹈的创作编排能够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对于幼儿的空间视觉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交往智力以及身体动觉智力都有明显促进。
(四)课程教学小结
这个课程案例主要围绕《噢!苏珊娜》从节奏、歌唱、舞蹈三个方面来开展。在三个课时的教学中包含了多种教学过程,并且每个教学设计又能够促进多种智力因素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学作为一种能够容纳丰富教学手段的课程,是促进幼儿多元智力发展的理想载体。
三、结果讨论
(一)测试数据分析和讨论
图1所示为实验班教师前后测所获得幼儿不同智力因素的得分对比。由图1中箭头走势可以看出,经过音乐课程的开展,幼儿的言语语言智力、数理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以及音乐节奏智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其它四种智力因素也有一些变化。幼儿的言语语言智力得分平均数由42分提高到45分;数理逻辑智力由43分提高到46分;人际交往智力由40分提高到42分;音乐节奏智力由36分提高了42分,提高最为明显。同时注意到,在课程开展前后幼儿的得分差距在缩小,这说明通过音乐课程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能够缩小不同幼儿之间的智力因素差距。这是因为在音乐课堂中,不仅有教师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不同幼儿之间的互动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不仅能够从教师这里感受音乐的魅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能够通过与身边的小伙伴的互动中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智力潜力。
图1 实验班多种智力因素前后测对比图
结合数据表和个别幼儿测试分数可以看出,相比于教师的评测,家长对自己幼儿的评测普遍偏高,见表1。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家长视角与教师视角不同,尽管家长与幼儿有更多的接触时间,但家长不一定能够客观的发现幼儿身上的优点和短处,他们看待幼儿带有比较大的感情因素;第二尽管在上课之前已经强调了评测客观性的重要意义,但部分家长还是不愿在评测中客观评价幼儿的不足,因此在很多题目中没有对照自己的幼儿,几乎在大部分题目中给自己孩子以满分,也有个别家长给了远低于老师测评的分数。由于前测中家长的评分并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自身智力特点,所以在后测中分数与前测相比变化不大,没有能反映出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前测的分数相差不大,说明对照班级幼儿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与实验班幼儿的智力发展情况大致相同,在对照组的前后测数据对比中发现,虽然没有开展音乐课程教学,但对照班级幼儿的多种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发展,但与实验组相比,特别是在音乐节奏、言语语言等因素的发展并不是非常明显。
表1 教师和家长前后测评估分数对比
(二)个体案例分析
在本研究中,着重观察了张馨文(女)和张淼森(男)两位小朋友的课程表现,在课程案例中也描述了两位小朋友的课堂表现变化。如图2所示,将张馨文的各项智力因素在课程实施前后的评估分数用饼状图的方式对比,可以发现该幼儿在言语语言、人际交往、音乐节奏以及身体动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从之前的较为木讷、说话不多、与周围其它幼儿的关系较为疏远的状态,逐渐变为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有效与其它幼儿进行互动的状态。而另一位小男孩张淼森在课程开展之前比较活跃,比较喜欢表现自己,但在与其它幼儿的交往中较为“霸道”,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他幼儿的情绪的需求,通过音乐舞蹈课程中的参与,张淼森逐渐学会与其他幼儿进行配合,照顾其他小朋友的情绪感受,较好的完成了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从前后测的对比图(图3)中可以看出该幼儿的自知自省、人际交往、音乐节奏和身体动觉等方面都有提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比于课程开展之前,通过音乐课程的实施,两位幼儿后测的图像更加饱满,表面各方面智力因素的发展更加均衡,相对缩小了不同智力因素的差距。
四、讨论与建议
(1)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音乐课程设计中是有效开展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理论依据。本课题在课程活动设计时已经有针对性地考虑了多种相关智力因素,比如通过引入舞蹈环节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幼儿的身体动觉,并且在活动设计时通过增加环节有意引导幼儿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意识。同时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观察,并根据幼儿的反应来进一步改进相关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活动。
图2 幼儿个体多种智力因素教学前后评分对比案例(张馨文)
图3 幼儿个体多种智力因素教学前后评分对比案例(张淼森)
(2)通过丰富课程教学元素,能够促使幼儿运用多种智力参与到音乐课程教学中[11]。音乐课程的优势在于能够容纳多种教学手段,这与多元智能的“多元化”特点相互匹配。因此音乐教学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幼儿的音乐智力,而且对其它智力因素,如言语语言智力、人际交往智力以及身体动觉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等多个方面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3)根据幼儿的前后测量表分数及课堂观察,可以看出音乐课程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多种智力的发展,而且能够相对地缩小不同智力因素之间的发展差距,促使多种智力因素的均衡发展。根据本研究的结论,给出关于利用音乐课程教学来促进幼儿多元智力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是音乐课程在促进多元智力发展上具有手段丰富、趣味性强、教学活动易于被幼儿接受和参与。在幼儿园课程规划中应该增大音乐课程的比重,音乐课程作为一个载体,能够使得幼儿在相对自由和轻松的课堂中学习和发展多个方面的能力。
二是重视音乐课程开展前的课程活动设计环节,通过合理地设计将某一活动的潜在的促进效应激发出来,例如歌唱环节,通过引导儿童将自己对歌词的感受表达出来,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的语言智力。因此将活动设计与多元智能理论紧密结合,能够为课程达到预期的效果提供坚实的基础。尽量围绕主题能够引入更多与不同智力因素相关的活动,比如在音乐舞蹈活动中引入双人舞、多人舞等环节,为幼儿之间在愉快氛围中相互配合协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是充分利用课堂观察记录与量表测量相结合,有效准确地记录幼儿在课堂过程中以及课程前后的变化。直接的观察并不能够应对全班所有儿童的变化,更适合于对个别幼儿进行重点关注。因此我们需要将量表评估和教师课堂观察有效配合,为分析幼儿的智力发展状况以及进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Gardner H. Frames of Mind[M].New York: Basic Books Inc,1983.
[2] 刘惊鸿. 论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 2009, 29(5): 194-197.
[3] 霍力岩.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J]. 学前教育研究, 2000(2): 11-13.
[4] 卢春歌, 李少梅. 我国近年来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8):20-25.
[5] 王媛媛. 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D]. 上海:华中师范大学, 2006.
[6] 罗娜. 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 赵龚. 幼儿多元智力评定量表常模的建立和评价[D]. 太原:山西大学, 2008.
[8] 王月莲, 李红英. 幼儿多元智能测评中观察记录法的应用[J]. 基础教育研究, 2012 (14):57-58.
[9] 刘小红.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整合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08.
[10] 史铎.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11] 吴婕.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辅助手段类型与使用策略[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5):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