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圧监测联合超声在去骨瓣减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8-06-19陶建坤朱少峰叶国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脑膜骨瓣颅脑

殷 俊,陶建坤,陈 磊,朱少峰,赵 炎,叶国平,张 璐

(江苏省泰兴市中医院,江苏 泰兴,225400)

加强去骨瓣减压患者术中的颅内压监测及术前、术后的超声检查,可明显提升控制减压的精确度,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颅内圧监测联合超声在去骨瓣减压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例去骨瓣减压患者。纳入标准: ① 临床资料完整、有效; ② 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③ 符合去骨瓣减压术指征,均顺利完成手术。排除标准: ① 合并精神疾病者; ② 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 ③ 合并恶性肿瘤者。按照不同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48例,女52例; 年龄36~82岁,平均(59.5±6.7)岁; 受伤因素中,交通事故伤67例,酒后意外受伤14例,工地坠落致伤10例,打击受伤9例。观察组男49例,女51例; 年龄35~82岁,平均(59.2±6.8)岁; 受伤因素中,交通事故伤

66例,酒后意外受伤14例,工地坠落致伤12例,打击受伤9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在无颅内圧监测、超声检查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观察组应用颅内圧监测联合超声检查进行逐步控制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操作步骤为: 参照《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及《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结合阶梯式治疗颅脑创伤后颅内高压原则对患者进行救治[1-2]。患者入院后2 h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西门子Alfa2000型)检查,脑搏动指数均>1.2,说明可能存在颅内高压。患者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给予脑室穿刺进行颅内压监测。切开颞部头皮与肌肉,用乳突牵开器前牵开肌肉,先在颞部颅骨钻孔,略向中颅窝底扩大骨孔,切开硬脑膜,放出部分硬脑膜下血肿及血性脑脊液,初步减压。常规翻开皮瓣、肌瓣、骨瓣,过程中间断性放液减压。翻开骨瓣时,颅内压自行降低5~10 mmHg。不着急剪开硬脑膜放液减压,边向中颅窝底、前颅窝底扩大骨窗,整平蝶骨嵴,悬吊硬脑膜,于血肿处做硬脑膜小切口间断性清除硬膜下血肿及血性脑脊液。骨窗处理好后,颅内压一般已降低至正常。最后,剪开硬脑膜,清除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和挫伤坏死的脑组织。术中注意释放的液体量应严格控制,颅内压每次下降<5 mmHg,2次放液减压间隔5~10 min。术中若颅内压稳定下降到15 mmHg以下,且无明显反弹,则保留骨瓣; 否则,丢弃骨瓣。术后6 h内于患者安静,无烦躁、呕吐、抖动、抽搐等表现时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持续进行颅内压监测5~7 d。

1.3 观察指标

①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② 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GOS评分结果,分为良好: 5分,恢复正常,可有轻度功能损伤; 中残: 4分,生活自理,恢复部分工作能力; 重残: 3分,部分生活可自理,失去工作能力; 植物生存: 2分,对外界环境无意义反应; 死亡: 1分。存活率=(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的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对照组的存活率为68.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9.0%(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OS评分对比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去骨瓣减压术主要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难治性颅高压、脱水利尿等降压无效患者,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后治疗手段[5]。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操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术中急性脑膨出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影响,死亡率高达50%以上[6]。因此,应加强去骨瓣减压患者救治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临床护理等各项诊疗工作。

颅内压监测可随时掌握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有助于术中放液减压的精准性,能够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7]。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可发现颅内压进行性增高,提示患者颅内血肿、脑水肿或脑积水的进展,能够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把握提供切实的依据; 同时还可通过颅内压监测结果间接了解脑灌注压信息,以及时有效治疗及预防相关并发症[8]。术前、术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实时的特点,可床旁操作,可以观察到颅内解剖结构,易于观察颅内血管、跟踪血管走行、准确地进行采标容积定位; 可以校正超声角度,从而测得最接近真实值的血流速度; 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了解其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且可用于判断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9-11]。将颅内圧监测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去骨瓣减压患者救治中,可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颅内圧监测联合超声检查进行逐步控制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综上所述,颅内圧监测联合超声在去骨瓣减压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随时掌握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有助于术中放液减压的精准性,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GOS评分,且有助于提升存活率,进而达到改善预后的效果。

[1] 龙连圣,王伟,王聪,等.经颅多谱勒超声联合脑室型有创颅内压监测在创伤性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救治中的作用[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电子版,2016,9(5): 289-293.

[2] 范仕兵,李骥,刘明东.颅内压监测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6): 18-19.

[3] 王春鲜,王小亭,李冬凯,等.颅脑超声在去骨瓣减压术后重症患者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7,52(10): 457-458.

[4] 何一军,吴雪松,林宝利.去骨瓣减压联合颅内减压在高级别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b04): 17-18.

[5] 赵岳.改良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4): 65-66.

[6] 常涛,高立,郑龙龙,等.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7): 452-454.

[7] 黄培赞,赵应群,宋永福,等.TCD对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14(6): 154-155.

[8] 郑龙龙,杨彦龙,杨阳,等.TCD两种参数预估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的准确度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16(3): 249-253.

[9] 王猛.老年大面积脑梗死采用颞肌脑表面贴附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 37-38.

[10] 莫海军,李金庭,叶嘉辉,等.床边颅脑彩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成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1): 133-136.

[11] 陈开化,张颖蕊,于荣国,等.床边超声评估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出血和CT的对照研究[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4(4): 19-23.

猜你喜欢

脑膜骨瓣颅脑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脑膜异常强化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