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奶牛产业现状与持续发展对策

2018-06-19程英虎贾永宏李晓强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牛场奶牛场西安市

程英虎,贾永宏,牛 隽,李晓强,陈 辉

(1.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0;2.陕西省家畜改良站;3.阎良区畜牧兽医推广中心)

奶牛产业是健康中国、强壮中华民族素质不可或缺的产业,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当前,奶牛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过去乳品质量安全问题转向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由于城镇化扩张、土地资源紧张、环保监管趋严和奶牛发展低谷过长等“多碰头”,西安市奶牛产业发展呈现萎缩态势,但技术和人才优势依然尚在,面对奶牛产业发展新形势和新情况,必须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奶牛产业发展基本现状分析

1.1 奶牛存栏数量县(区)分布情况

目前西安市奶牛存栏约87 421头(不含农垦)。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之近几年奶牛产业效益不佳,部分区域奶牛养殖退出市场,导致奶牛养殖区域化更见明显,主要分布在临潼区(61.52%)和阎良区(23.82%)。奶牛产业发展相对集中,便于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利于开展技术推广和应用,对提升奶牛养殖效益和奶农养殖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2 奶牛场奶牛存栏数量情况

奶牛数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集约化、规模化是产业发展主要途径。从表2来看,西安市奶牛场规模化程度存栏规模普遍偏小,300头以下小场占存栏量43.76%,300~500头中小场占22.47%,其主要原因是受市场因素影响,养殖效益低下,奶牛出售率比较高,产业扩群处于观望徘徊状态,但基础设施健全,发展潜力尚在。

1.3 奶牛场群体生产水平情况

目前,西安市奶牛场平均单产约7015 kg,但单个牛场平均生产水平均有一定差距,全市奶牛年平均单产6 t左右奶牛场占29.51%,6~7 t占40.98%,7~8 t占22.95%,8~9 t占3.26%,9~10 t占1.70%,10 t以上占1.60%。整体而言,奶牛群体生产水平相对不高,7 t以下高达70.5%;高产牛场比例偏低,8 t以上仅占6.56%。可以说,群体单产水平不高,良种化程度不高是制约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亟待通过加快遗传育种进程加以解决。

表1 西安市奶牛存栏数量区域分布比率

表2 西安市牛场奶牛存栏数量分布比率表

表3 西安市奶牛场生产水平场数比例

1.4 奶牛群体质量水平情况

奶牛整体评分与生产能力呈正相关,与淘汰率呈负相关。线性评定奶牛头胎874头(主养区),整体评分平均值79.87(G等级),但F(0.34%)+ G(57.55%)> GP(40.10%)+ VG(1.37%),也就是说GP等级以上群体数量较少,其主要生理缺陷为乳房质地差(占76%),悬韧带弱(占72%)和蹄踵深度过低(占68%),未来奶牛遗传改良主要生理缺陷需引起重视,平衡育种理念有待积极推行。

表4 西安市奶牛群体评分分布图

表5 西安市奶牛主要生理缺陷分布

2 奶牛产业持续发展优势分析

2.1 地理位置优势

2.1.1 鲜奶销售优势 西安市奶牛养殖区域相对集中(临潼和阎良占85.34%),而省内最大乳品加工企业银桥乳业处于此处,有乳品销售和运输加工优势,若形成“牛场+企业”产业合作联盟,利于奶牛产业持续发展。

2.1.2 种养结合优势 奶牛养殖主产区是农业大区,年小麦种植4.42万hm2(临潼3.63万hm2,阎良7 800 hm2);玉米3.39万hm2(临潼2.75万hm2,阎良6 427 hm2);瓜果类9 240 hm2(临潼4727 hm2,阎良4 513 hm2),可有效解决粪污利用和优质粗饲料保障供给的问题,利于开展种养(奶牛)结合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奶牛产业持续生态发展。

2.1.3 政策支持优势 奶牛养殖大区位于城市周边,作为西安市菜篮子工程(乳品)主要生产基地,政府重视支持力度大,乳品消费渠道畅通,便于实施优质乳和生态观光农业工程,支撑奶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2 技术条件优势

2.2.1 技术保障优势 西安市农垦奶牛养殖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丰富的技术人才和先进的养殖理念,可为奶牛养殖大区奶牛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带动和技术引领,为奶牛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借鉴和保障。

2.2.2 技术服务优势 西安市有独立的奶牛育种中心机构,有专门从事遗传改良规划制定队伍,专职从事奶牛线性鉴定和DHI测定分析,人才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可以为奶牛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3 种质资源优势

种是奶牛产业发展的基础,西安市有专门的育种基地(西安市种公牛站),专职从事优秀荷斯坦公牛培育,现饲养荷斯坦优秀公牛70多头,可以满足奶牛遗传改良遗传材料需求,利于奶牛产业持续发展品质提升和养殖增效。

3 奶牛产业持续发展对策

3.1 提升奶牛群体生产水平

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是奶牛产业发展的紧迫任务,目前,全国前25%牛场年平均单产为11 540.67 kg/头,西安市奶牛养殖大区牛场年平均单产6 960 kg/头(阎良区6 560 kg/头,临潼区7 350 kg/头),相差4 580 kg/头。若以现有牛场为基础开展提质增效工作,未来100%进入国家前25%奶牛场序列,则等于牛群存栏基数扩大0.66倍。针对西安市奶牛产业发展现有状况,未来以不求数量、专求质量、做精做细奶牛产业,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是奶牛产业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

3.2 积极做好优秀公牛培育

实现种质外引向自主培育转型是奶牛产业发展的必解问题,西安市奶牛育种过去曾与北京、上海并架齐驱,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荷斯坦公牛培育、遗传材料供应和市场销售辐射面等方面落伍较大。当前,由于国家冻精良补项目实施结束,各地库存冻精消化至少需要2~3年,各公牛站经营均进入转型升级期,为西安市奶牛育种再次崛起提供新的机遇,未来应以优秀种公牛培育为亮点工程,大力支持,积极布局,针对性培育,破解种质资源不佳和遗传材料不丰的短腿,将种质国外引进向自主培育为主作为今后促进奶牛产业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何必解问题。

3.3 建设奶牛线性鉴定数据中心

实现盲目选配向科学选配转型是奶牛产业发展的技术要求,线性鉴定数据是奶牛遗传改良的数据支撑,是奶牛良种培育遗传规划的关键数据库,而这恰恰是西安市乃至全省奶牛产业发展良种化进程的主要短板之一。应尽快成立西安市奶牛线性鉴定数据处理中心,建立奶牛线性鉴定数据库,培训线性鉴定技术人员,指导学制定科的奶牛遗传改良方案,加大奶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和优秀种质针对性培育力度,是促进奶牛产业持续发展的一条主要技术途径,对发挥现有技术资源优势具有精准定位功效。

3.4 开展产业发展示范引领工作

实现管理经验型向技术型转型是奶牛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奶牛产业是西安市畜牧产业发展和菜篮子工程不可缺失的产业,但受城市扩张土地资源限制,后续数量扩张发展有一定难度,如何确保现有奶牛场不退出养殖市场是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若以现有奶牛规模场为基础,分区域建立8~10个奶牛养殖示范场,统一开展技术指导、集成和推广应用,发挥科技优势,降级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形成可复制模式加以推广,通过示范场的辐射带动,彻底扭经验型管理理念,提升奶牛养殖的科技含量,降低城市扩张对奶牛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奶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宏斌.关于目前奶业形势和未来走势的判断[J].中国奶牛,2016(6):5-9.

[2] 白萍莉,贾永宏,贾昇辉,等.陕西奶牛产业发展技术情况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17,36(1):52-55.

[3] 杨海涛,贾永宏,张剑锋.奶牛线性鉴定技术对奶牛提质增效的作用[J].畜牧兽医杂志,2015,34(2):61-63.

[4] 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西安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3月.

猜你喜欢

牛场奶牛场西安市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2013年全国16 省(区、市)规模奶牛场卫生保健与疫病防制状况调查报告
DHI参测牛场星级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