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16 省(区、市)规模奶牛场卫生保健与疫病防制状况调查报告
2014-12-21王礞礞
文/ 王礞礞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2008年以后,随着农户散养的逐步退出,规模养殖比例的不断加大,奶牛疾病的发病情况有了明显好转,疫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效控制,但奶牛的乳房炎、肢蹄病和繁殖代谢类疾病依然是导致奶牛过早淘汰,给奶牛场经济带来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目前规模奶牛场的卫生保健与疫病防制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2013年《中国乳业》杂志社对全国规模奶牛场中的兽医师情况、常见病发病情况、治疗费用情况,以及疫病防制情况等做了调查。本报告将调研的奶牛场按照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辽宁省、黑龙江省);华东(上海市、江苏省);中南(湖南省、广东省);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西北(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区的奶牛场,并结合2012 年和2011年的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希望能给业内同仁提供参考,提供帮助。
1 规模奶牛场疾病发生概况
2013年调研的188 家奶牛场均为规模奶牛场,79.8%奶牛场养殖规模在501~2 000 头。养殖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奶牛场均配有专门的兽医师,并有完整的防疫制度。
1.1 奶牛场因疾病和疫病所造成的淘汰率
调研的奶牛场中,2013 年疾病淘汰率≤5%的奶牛场比例为5 4.8%,在5%~1 0%(含10%)的奶牛场比例为15.3%,在10%~20%(含20%)的奶牛场比例为12.1%,淘汰率大于20%的奶牛场比例为17.8%。2011~2013年奶牛场因疾病造成的淘汰率变化不大(图1)。
图1 2011~2013 年奶牛场因疾病所造成的淘汰率
2013年由于疫病而发生的奶牛淘汰情况为:73.5%的奶牛场没有因为疫病淘汰奶牛,7.7%的奶牛场因为发生疫病造成奶牛淘汰的比例大于10%,最高为50%。比较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可以看出,奶牛场因疫病所造成的淘汰率在各年之间相差不大,但2013和2012年因疫病所造成的淘汰奶牛数量>10%组明显高于2011年(图2)。
图2 2011~2013 年奶牛场因为疫病而造成的淘汰情况
1.2 常见病对奶牛场收益的影响
2013年的调研发现,52.9%的奶牛场认为乳房炎对奶牛场的收益影响最大,22.4%的奶牛场认为繁殖类疾病对奶牛场的收益影响最大,另有17.8%和6.9%的奶牛场分别认为肢蹄病和消化类疾病对奶牛场的收益影响最大(表5)。与2011年和2012年的调研相比,认为繁殖类疾病对奶牛场收益影响最大的奶牛场比例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和2012年的奶牛场比例分别为13.5%和16.7%)。
表1 2013 年奶牛场常见病对奶牛场收益影响程度排位占比情况
1.3 奶牛疾病的治疗费用
调查的奶牛场,由于气候条件、养殖水平、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别以及兽医师治疗手段和专业素质的差别,每家奶牛场每年每头奶牛的平均治疗费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2013年,奶牛年头均治疗费用在50 元以内的奶牛场数量占调研奶牛场总数的10.7%,在51~100 元的占16.4%,在101~200元的占30.2%,201~300 元的占18.2%,301~400 元的占8.8%,401~500 元的占6.9%,501~1 000 元的占5.7%,还有部分奶牛场治疗费用大于1 000 元,占3.1%,其中最高达到2 200 元(图3)。和2011、2012年比较,2013年用于奶牛疾病的治疗费用明显增高。
图3 2013 年奶牛场年头均治疗费用(单位:元/头)
1.4 兽医师情况
调研的奶牛场均配有兽医师,且97.44%为专职。2013年,21.78%的奶牛场兽医师中有年龄在50 岁以上的人。83.42%的奶牛场中的兽医师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图4 2013 年奶牛场平均每名兽医师负责的奶牛头数(单位:头/人)
各个奶牛场兽医师所负责的奶牛头数不同,2013年,平均每名兽医师负责100~200 头奶牛的奶牛场数量占调研奶牛场总数的3.5%,负责201~300 头奶牛的占13.5%,负责301~400 头和401~500 头奶牛的均占15.3%,负责501~600 头奶牛场的比例最高,为22.9%,负责601~800 头的占13.5%,负责801~1 000 头的占7.6%,负责1001~2 500 头的占8.2%,有一个奶牛场一名兽医师负责4 000 头奶牛(图4);与2012年相比差异不大。
由于奶牛场规模、兽医师学历、管理机制的不同,奶牛场兽医师的工资差别也较大,从500~8 000 元/月•人不等,其中2012年工资在500~2 000 元/月•人的占11%,2013年占7.8%;2012年工资在2 001~3 000 元/月•人的在30.8%,2013年占24.7%;2012年工资3 001~4 000 元/月•人的占26%,2013年占29.9%;2012年工资在4 001~5 000 元/月•人的占24.7%,2013年占27.9%;2012年工资高于5 001 元/月•人的占7.5%,2013年占9.7%(图5),由此可以看出,2013年兽医师的整体工资水平比2012年有所提高。
图5 2012 年和2013 年奶牛场兽医师月工资水平比较(单位:元/月•人)
1.5 防疫工作
2013年,调研的奶牛场中,有26.5%的奶牛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疫病。发生的主要疫病种类为口蹄疫和布氏杆菌病。
94.3%的奶牛场每年定期检测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检测的方法主要为一年2 次的春秋检疫,也有奶牛场采用季检(一个季度一检测)、月检(一个月一检测)、年检(一年一检测),结核菌素试剂主要为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
奶牛场100%定期对奶牛进行口蹄疫疫苗注射。口蹄疫的疫苗注射可分为A型、O型、亚I型三联苗注射,O型、亚I型二价联苗和A型疫苗注射,A型、O型、亚I型疫苗分别注射三种方式,分别占调研奶牛场的35.0%、46.0%、19.0%。口蹄疫疫苗的生产厂家主要为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制药厂、内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联生物制品公司,各厂家所占份额比例见表2。
表2 口蹄疫疫苗生产厂家所占份额
6.4%的调研奶牛场注射布氏杆菌疫苗,疫苗生产厂家主要为齐鲁动物保健有限公司和新疆天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7%和1.6%的奶牛场注射炭疽和流行热疫苗,疫苗的生产厂家主要为青海生物药品厂和哈尔滨维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2013年六种常见疾病的具体分析
2.1 临床型乳房炎
图6 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地区发病率情况
将调研的16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地区划分,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见图6。从全国来看,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不超过5%的奶牛场数量占调研奶牛场总数的62.3%,发病率为5%~10%(含10%)的占18.20%,发病率在10%~20%(含20%)的奶牛场占5.6%,大于20%的占3.9%。从各个地区来看,西北地区奶牛的乳房炎发病率比较低,都在10%以下,而中南地区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比较高,分析原因,除了和牛场的管理水平有关外,和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也有很大相关性。
除了部分东北地区的奶牛场在冬季寒冷季节也高发临床型乳房炎外,全国所有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时间普遍集中在高温多雨的夏季。临床型乳房炎的年头均治疗费用差异很大,从7~1 000 元/头•年不等,其中7~50 元/头•年的奶牛场占调研奶牛场的39.0%,51~100 元/头•年的奶牛场占14.0%,101~200 元/头•年的奶牛场占17.6%,201~300 元/头•年的奶牛场占8.8%,301~500 元/头•年的奶牛场占16.2%,501~1 000 元/头•年的奶牛场占4.4%(图7)。临床型乳房炎所导致的死淘率小于10%的奶牛场占调研奶牛场的78.9%,淘汰率在10%~90%的奶牛场占14.8%,100%淘汰的奶牛场占6.3%。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牛只主要集中在产奶牛,73.1%的发病牛群是高产牛,26.9%是中低产牛。
图7 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治疗费用的分布情况(单位:元/头•年)
2.2 隐性乳房炎
从全国范围来看,调研奶牛场中,53.1%的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超过5%,19.0%的奶牛场在5%~10%(含10%),19.7%的奶牛场在10%~20%(含20%),发病率大于20%的奶牛场占调研奶牛场的8.2%(图8)。从各个地区来看,中南地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与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一致。这也说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和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具有正相关性。
图8 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地区发病率情况
隐性乳房炎的高发时间和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时间基本一致,除东北地区在寒冷地区也有发病外,大都集中在高温多雨的夏季。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费用主要集中在不超过50 元/头•年,占64.1%,在51~100、101~200、201~300、301~500、501~600 元/头•年的奶牛场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20.5%、8.5%、3.4%、1.7%、1.7%(图9)。27.8%的奶牛场因为隐性乳房炎而造成的淘汰率为0%,30%的奶牛场淘汰率不超过1%,17.8%的奶牛场淘汰率在1%~5%(含5%),10%的奶牛场在5%~10%(含10%),14%的奶牛场淘汰率大于10%。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牛只和临床乳房炎类似,均为产奶牛高发。
图9 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治疗费用的分布(单位:元/头•年)
2.3 肢蹄病
肢蹄病的地区发病率见图10。从全国看,肢蹄病发病率不超过5%的奶牛场数量占调研奶牛场数量的69.4%,发病率在5%~10%(含10%)的奶牛场占22.3%,发病率大于10%的奶牛场占8.3%(图10)。从各个地区来看,只有西南、东北、华北地区的奶牛场肢蹄病发病比例有超过10%的,其它地区均控制在10%以内。
图10 奶牛场肢蹄病的地区发病率情况
肢蹄病多发生在5~10月,极个别奶牛场发生在冬季。治疗费用不超过50元/头•年的奶牛场数量占调研奶牛场数量的66.7%,51~100 元/头•年的占19.8%,101~200 元/头•年的占8.7%,在201~600 元/头•年的占4.8%。88%的奶牛场的肢蹄病发病牛只集中在成母牛,12%的奶牛场肢蹄病全群发病。在成母牛中,高产牛和经产牛患病的比例偏高,大于50%。由于肢蹄病而导致的奶牛淘汰率有79.3%的奶牛场不超过5%,10.3%的奶牛场在5%~10%(含10%),4.3%的的奶牛场在10%~20%(含20%),6.1%的奶牛场大于20%。
2.4 繁殖类疾病
图11 奶牛场肢蹄病治疗费用的分布(单位:元/头•年)
繁殖类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持久黄体、胎衣不下、流产、子宫脱出等。从全国来看,繁殖类疾病发病率不超过5%的奶牛场数量占调研牛场总数的58.3%,发病率在5%~10%(含10%)的奶牛场占27.1%,发病率大于10%的奶牛场占14.6%。该病的地区发病率情况见图12。中南地区、东北地区繁殖类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大多集中在10%以内。
繁殖类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病,以7、8、9月为主。繁殖类疾病主要在成母牛身上高发,经产牛和高产牛尤其高发。繁殖类疾病的治疗费用,不超过50 元/头•年的奶牛场数量占调研奶牛场的44.6%,在51~100 元/头•年的占33.9%,101~200 元/头•年的占15.7%,大于200 元/头•年的占5.8%,最高为800 元/头•年。由于繁殖类疾病造成的淘汰率小于5%的牛场数量占调研奶牛场数量的68.4%,在5%~20%(含20%)之间的占15.4%,大于20%的占16.2%。
图12 奶牛场繁殖类疾病的地区发病率情况
2.5 代谢类疾病
代谢类疾病包括酮病、产后瘫痪、瘤胃酸中毒、皱胃移位等。在调研中,各地区代谢类疾病发病率比较见图14。全国代谢类疾病发病率不超过2%的奶牛场占调研牛场的52.2%,在2%~5%(含5%)的占32.6%,在5%~10%(含10%)的占9.4%,大于10%的占5.8%。从各个地区的比较来看,华东地区代谢类疾病发病率最低。
图14 奶牛场代谢类疾病的地区发病率情况
代谢类疾病全年都发病,但在6、7、8、9、10月发病较为集中。该病主要发病牛群集中在产后牛,高产牛为最多。综合全国的治疗费用可以看出,不超过50元/头•年的奶牛场占调研奶牛场的48.2%,在51~100 元/头•年的占16.4%,在101~200 元/头•年的占19.1%,在201~500 元/头•年的占16.4%(图15)。由于代谢类疾病而淘汰的奶牛比例不大于1%的奶牛场占调研奶牛场的40%,在1%~2%(含2%)的占22%,在2%~5%(含5%)的占29%,在5%以上的奶牛场占9%。
图15 奶牛场代谢类疾病治疗费用的分布情况(单位:元/头•年)
2.6 消化类疾病
奶牛场常见的消化类疾病有食道阻塞、前胃迟缓、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真胃移位、瓣胃阻塞、皱胃溃疡。从全国消化类疾病的消化率来看,发病率不大于2%的奶牛场占调研奶牛场的46.0%,在2%~5%(含5%)的占35%,发病率在5%~10%(含10%)的占11%,大于10%的占8.0%(图16)。各个地区来看,中南和华东地区发病情况低于全国水平。
图16 奶牛场消化类疾病的地区发病率情况
代谢类疾病全年高发,主要集中在夏季,高发牛群为泌乳牛。综合全国的治疗费用可以看出,不超过50 元/头•年的奶牛场占调研奶牛场的49.1%,在51~100 元/头•年的占23.1%,在101~200 元/头•年的占11.1%,在201~500 元/头•年的占16.7%(图17)。由于消化类疾病而淘汰的奶牛比例不大于1%的奶牛场占调研奶牛场的52%,在1%~2%(含2%)的占25%,在2%~5%(含5%)的奶牛场占12%,在5%以上的占18%。
图17 奶牛场消化类疾病治疗费用的分布情况(单位:元/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