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欧建筑学职业化教育比较
2018-06-18陈青长
摘 要 佩奇大学建筑系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筑系类似,两者建院建系时间都不长、都存在三校合并新建学科的背景、在本地排名也较相仿,在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可比性。前者注重多学科交叉复合,注重教学体验实践,注重互动交流,注重设计的过程培养,关注设计落地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反观后者建筑类专业教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在分层次培养、因材施教、加强多学科融合、重视设计的落地性等方面积极借鉴前者经验,以更开放更包容的理念培养人才。
关键词 建筑学;佩奇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职业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02-0077-04
一、概况
2014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筑系与匈牙利佩奇大学建筑系协商确立了建筑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互派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和课程共建,在给学生创造深造机会的同时也促进了双方教师的良性互动,让我国和东欧的建筑学教师有了近距离切磋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
布达佩斯是人尽皆知的“欧洲文化之都”[1],每年在这里举行的文化、展览、艺术盛会影响着全匈牙利乃至整个欧洲。佩奇是匈牙利西南行政区巴兰尼亚州的首府,历史悠久。据考證,小城始建于古罗马时代,曾一度在罗马时期占据宗教中心的地位。如今漫步在佩奇,依然可以看到遍地的古教堂遗址,以及两处与基督教有关的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佩奇大学成立于1367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匈牙利第一所国立大学。该校在历史上以教会大学的形式闻名于世,主攻宗教、音乐与医学,并在这些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匈牙利佩奇大学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对比
(一)校园对比
对一所大学的最初印象大多来自于其建筑与布局形式。没有校门,没有围墙,往往在不经意间,在红砖绿藤之下发现一块历经岁月蹉跎的“名牌”,可谓是欧洲名校的一大共性。如同英国的剑桥大学一样,漫步在佩奇这座城市,若不经引导,很难将大学从城市中区隔出来。在650年的建校历史里,佩奇大学已经和城市有机融为一体。布满浮雕的医学院研究所守护着全民的安康,巍峨古老的法学院主楼捍卫着人民的权利,建筑工程学院广场上的古老碑文倾诉着城市的发展。很难说是城市赋予了大学生命,还是大学塑造了城市灵魂,但当行走在这个没有校门的“城市”中,任何一栋建筑都可能是校园的惊鸿一瞥,伴随着历史的肃穆触手可及。
相对佩奇的历史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新校区则体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番风味。由于城市定位与人口基数的差异,佩奇与上海在社会发展的强度上不能相提并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兼备徐汇老校区的厚重感与奉贤新校区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漫步在新校区学科楼中,感受到的是校园规划、产品式建筑之统一的和谐模式。
(二)教学对比
虽然佩奇大学校史悠久,但建筑学院是其非常“年轻”的成员,由匈牙利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卓越教育家Zoltan Bachman院士于20世纪70年代一手创建。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建学院类似,两者建院建系时间都不长,且都存在三校合并新建学科的背景;佩奇大学建筑系在匈牙利第三的排名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筑系在上海的排名也较相仿。两系在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可比性,对比主要从学科构成、教学方式、院系氛围及接受程度四方面展开。
1.注重多学科交叉复合,构建大建筑学概念
佩奇大学的建筑专业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设计课和理论课。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课程并非各自为政,而是有着严密的统筹和规划,课程往往呈现为系列板块,每个板块相对独立又均为课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理论课体系为例,在教授各个板块表层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学生探寻背后的深层社会历史背景及其相互关系。这样的课程设置既灵活又整体,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背后更加本质和恒久的规律。
佩奇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涵盖范围非常广,不仅着眼于建筑科学大类本身,还与人文社科、工程管理、景观生态等多种学科交叉。以五年制本硕连读学位项目为例,除学科大类常规课程外,必修课包括:建筑工程管理(6学分)、社会学(2学分)、通风照明与温度湿度(4学分)、哲学(2学分)、艺术史(6学分)、企业管理(2学分)、佩奇建筑(2学分)等;选修课及社会实践课程同样不胜枚举。
反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目前的建筑学课程设置,虽对学生专业知识储备相当重视,但在广度方面有所欠缺,尤其缺少一些对学生短期看似无用、长期却影响一生的课程,如哲学、艺术史等,导致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建筑学是一门集艺术和技术于一体又融人文和科技于一身的独特专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知识面的广度深度都有一定要求。同时,由于各学科信息的互通日益频繁,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领域知识的变化都将对其产生冲击。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跨领域人才的渴求正与日俱增,仅仅守住单一的专业知识而不涉猎其他学科,将阻碍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注重教学体验实践,课程走出课堂
佩奇大学建筑系的拓展课程非常多,且注重理论实践、传统现代的多元结合。在佩奇,每一位建筑系新生都需要参加一门叫“佩奇建筑”的课。这是一扇观赏佩奇城市优秀建筑的窗户,通过这门课可以实地了解城市中特色建筑的建造知识、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建筑背后的故事。学生在认识佩奇的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不可复制的历史与发展轨迹,倘若连自己每天生活地方的建筑都不进行“深挖”,又何谈去肩负设计别人生活场所的重任。
对于结构课,学成归来的学生至今难忘被带到工地砌砖的经历。学生自己动手砌砖、弯钢筋、支模板、体验错缝拼接与通缝拼接的优劣,对于课堂所学的构造书面知识有了直观深刻的体悟。但凡经历过这样实践过程的学生,都会将实践经验整合到个人的设计素养中,使实践经历与设计活动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这种考虑建筑落地性、可操作性以及后期维护便捷度的设计思维方式,在这里被培养成一种习惯,而这样的习惯在踏入未来实际工作岗位中显得尤为重要。
3.注重设计的过程培养,关注设计落地性
佩奇大学建筑系课程设计题目强调真题,使学生立足于真实环境解决现实问题,有的放矢地深入到设计各个阶段。学生需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解决思路,进而选择适应性的方案。整个教学周期无不体现佩奇大学对于“过程”的关注,详见图1。
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设计课任务书标题仍存在以“江南某社区”“XXX地块设计”为开头的“套用”项目,学生在一开始就失去主动探求文脉的机会,也不知晓建筑师、业主、公众等各方意见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
4.注重互动交流,塑造平等包容的教学氛围
佩奇大学建筑系的教学非常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一般不设通用教材,而是由教师结合教学计划来讲授,并会罗列大量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目。与我们熟悉的上课方式不同的是,学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随时打断并提问。在打断与被打断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关注和思考,某个学生的意见很可能会使其他学生从中获得灵感,从而引燃一片思想的火花。教师的工作由教学、科研、设计三方面内容构成,有机融合、互为补充[2]。教师在设计课上通常扮演“过来人”的引导角色,在理解、审度和认同学生想法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哪怕是异想天开的创意“初心”。
在国内设计课上,如果学生在方案中因造型需要设计了一处20米的悬挑,教师会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予以否定。而佩奇大学教师则多会说“从技术上可能,但是楼板可能非常厚,某某设计事务所在某地做过这样的项目,我请结构老师来看看你需要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情况”。这种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包容而不以个人经验强加于学生方案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风格的建筑师。
(三)学生对比
1.主观能动性差异
匈牙利虽不是欧盟强国,但福利丝毫不差,除了全民医保等常见政策外,本科前教育免学费也是其一大特色。本科以上学位毕业需要以印花税的方式向政府一次性缴纳约合2万人民币的相关费用。匈牙利学生可在大学读书期间申请休学,待成家立业后续读。因此,但凡在校就读的学生,定是满腔诚意、全心向学;选择修学建筑的,或多或少有过相关工作经历且热爱建筑,自知需要选学什么,工作中需要补修什么,具有显明的主观能动性。国内学生在这方面则明显缺乏主动性和目的性。
2.设计习惯差异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筑学学生在方案设计阶段表现较活跃,对于文脉以及深入的现状分析较独到,偏重于“想法”与“概念”,在设计过程中更注重形态表达及图面表现,容易忽视方案建筑的落地性以及相关技术性等细节。与之相对,匈牙利学生则更侧重于材料选择、构造做法及整体空间设计。
由于教学方式的差异,匈牙利学生平日课程设计训练更深入,知识掌握较全面,动手能力突出,善于、乐于采用模型推敲方案。反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方案设计容易固步自封在方案阶段,精力大部分投入到设计表现中,很少考虑工程技术、造价成本等因素。这种注重表现的设计习惯虽容易在最终评图时获得一定青睐,但在日后工作实际项目中将会遇到挫折。虽然这些事实早已为国内建筑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呼吁多年,并引起广泛关注,时至今日却无明显改观。
三、对国内建筑学教学的启示
(一)采取专业分流制、末名淘汰制,分类应对毕业后需求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采用“标准化”模式,无论学生是否具备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素质与兴趣,都采用统一的模式。其后果往往是学生毕业后并不具备完备的建筑学知识,想改行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又不具有相关学习经历。因此,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培养,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在低年级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选拔出优秀的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而其他学生则可以二次选择更适合的专业,具体见表1。
此外,学生在毕业前可根据发展方向进行二次分流。如以国内就业为方向,可采取注册建筑师培养模式;如以出国或考研为目标,采取作品集制作或考研快题训练模式。通过两种分类,让学生的在校教育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进入所处角色,增加就业竞争力。
(二)扩大专业范围,培养“应用”人才
国内现阶段的建筑学教学,课程设置具有一定局限性,与相关学科缺乏融合。建筑学的发展在观念上是广义的,需要更加广泛、更加综合、更加贴近人的实际生活。建筑教育应重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建立视野开放的知识体系,既要有科学的专业训练,又要有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的融合,未来建筑师的工作交往对象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建筑规划领域人员,而会跨界增加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人才。一所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的大学,更要充分利用优势,超越传统建筑学的学科领域,寻找与各学科应用科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对教学“从设计到建造”的重视度
国内对建筑设计课学习成果的评价偏重效果,评分上也容易忽视落地性,偏向以表现优劣定出高下。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周边环境的调研、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对解决方法的尝试重视不够。教学上,诸如构造课等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占比过小,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
针对此类落地性问题,启示国内建筑系在课程设置中应提升对结构、机电等相关学科的集合程度;若条件允许,完全可以尝试与建筑系、土木系、设备系、机电系、工管系组团的方式,从目前通行的“真题自做”模式(见图2)进化到模拟实战的“真题真做”模式[3](见图3),对单個真实项目开展专业联合交互设计。
四、结语
“建筑设计的教育是开放、自由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以限定、引导为主要方法,但最终需要与实践高度结合。”[4]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定位具有战略意义,但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千篇一律的传统培养模式;建筑学教学模式也因此可以在创新改革上摆脱传统束缚,以更开放更包容的理念去培养人才[5]。
参 考 文 献
[1]陈慰,等.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欧洲文化之都”公共文化建设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72-83.
[2]梅洪元.匈牙利建筑教育中的几点经验及启示[J].建筑学报,1990(6):41-43.
[3]庄程宇,等.职业化与产品化——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9):216-217.
[4]肖丽娜,等.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育比较——以中外两所大学的住宅设计课程为例[J].华中建筑,2011(6):185-188.
[5]吴长福.建立系统化、开放性的教学操作模式——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组织及课程内容简析[J].时代建筑,2001(S1):65-70.
Comparis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between 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A Case Study on University of Page of Hungary and Shanghai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Chen Qingchang
Abstract 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of University of Page is similar with that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and the similar points include not long courtyard building time, three schools merging into new discipline background, and similar local rankings. Thus, there is a comparable in many aspect. The form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the design process trai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sign, and strong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However, the latter has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should actively learn the experience of former in hierarchical cultivation,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strengthening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sign, so a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more open and inclusive concept.
Key words architecture; Page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vocational education
Author Chen Qingcha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 Paige of Hungary (Shanghai 201418)
作者簡介
陈青长(1977- ),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匈牙利佩奇大学教授,博导(上海,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