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中学数学教学
2018-06-16申臻臻王仕光
申臻臻 王仕光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本文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学数学;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94-01
0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作为当前一种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在辅助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进行了研究。
一、节约大量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会采用“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大量的手写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尤其是数学图形和例题较多,所以教师在绘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或失误,导致学生计算不出正确的结果,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再加上应用题的文字繁多,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无疑会增加课堂负担,降低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用投影的方法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投影在大屏幕上,这样的效果不但清晰,而且会避免因为抄写导致的失误。实践证明,借助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可以实现练习的多样化和针对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为广泛的知识。
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帮助其更好地投入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形成牢固的记忆和音响。为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变性和多样化等特点,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声音同步、动画模拟等方式,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教学“几何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利用动画展示三角形的移动、旋转、叠加等各种动态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生动又形象,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如,在教学“立体几何”中的各种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相应图形的空间动画,配以美妙的音乐和解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深入挖掘出各种图形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由此推导出正确的公式计算方法。
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处理质量是有很大关系的,尤其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得到突出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有些中学数学重难点不容易被攻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较少,学生有限的生活阅历给观察和分析带来了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多采用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和理解知识,其中信息技术就是教师在中学教学中运用比较频繁的手段之一。比如,在教学中学数学有关在给定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时,学生学习起来非常抽象难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以动画的形式把函数这一内容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比较形象地观察到“轴动区间定”和“轴定区间动”这两种情况,然后经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决定函数关系的两个因素是对称轴及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自然而然被解决了。可见,多媒体课件能够对突破重难点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开始,中学数学学习过程同样起源于疑问,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疑问的解决和结论的生成,而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知其然”,并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科学,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复习和巩固“指数函数和幂函数”时,很多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幂函数、指数反函数的图像关于Y=X对称,当底数取0到1之间的任意一个数时,二者图像的交点会在Y=X上吗?那么,当底数取大于1的数时,二者的图像又是怎样的?是否仍存在着交点?”如果单纯依靠图纸绘制两者图像,非但不能帮助学生明确两者的关系,反而会因为平面图像的繁琐而加深学生的疑惑,再加上手绘图纸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差,导致学生无法清晰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中的几何画板进行作图,通过图像的变化了解两者关系,不但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顺应新课改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广大数学教师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好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启发学生思维。所以,中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永平.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丝路(下旬).2016(11):201-202.
[2]陈凌芳.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成就有效的数学课堂[J].亚太教育.2016(33):156-157.
[3]张定强,金江熙.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新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