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2018-06-16刘启云

关键词:人文精神渗透高中语文

刘启云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具有厚重历史、源远流长的科目,是在历史的洪流与大浪中淘出的精华,不但是高中的基础教学科目之一,更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等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语文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达、传递之中的精神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逐渐完善,是人的灵魂与价值导向,决定着一个人基本素养的形成与价值观的构建,当学生缺乏人文精神时,他则是一个不完整、非自主的畸形个体。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与道德。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7-01

0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人文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心理层次的丰富,对学生到道德、素养、人格教育十分漠视,这是十分不可取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的塑造与精神领域的升华,深化学生对语文的认知与理解,让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本文探讨了传统教育中的人文教学,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与改良,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希望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意识

高中学生心理逐渐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自我认知与意识,面对事物时也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很多教师认为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已经塑造完成,不需要对其进行相应引导与教学,这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高中生处于暴躁焦虑的青春期,虽然具有一定的判断意识,却缺乏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在面对事情时很容易慌张、焦躁、难以抉择,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一定的遏制与缓解,会导致学生终生的性格缺陷,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精神领域的正确引导与相应完善,使学生重视自身心理健康与人文精神的塑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正确的三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材作为开展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不但简介明了,而且十分方便教师开展全面性教学。语文教材作为集各类教授与高级教师所研究出的精华,其中对学生道德观塑造与人生哲理的表达有着十分充足的底蕴,因此,教师必须将教材充分利用起来,带领学生拨开文章浅显的表面,理解与认知更加深层次的东西,学生在对文章情感的深入理解中感同身受,让学生在不断的文化熏陶中形成独立自主的理解问题、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思维,不但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还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让学生在解读文章类题目更加得心应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高中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巨大,学生被死死的束缚在高考这座大山之下,很难有喘息的机会与余地,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创伤,产生厌学心理。为了缓解与改善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与学生一定的自由与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得到一定放松,在放松之余又能或许相应知识,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而课外阅读的拓展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课后阅读不但充分尊重了学生兴趣爱好,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名著的熏陶下不断升华自我,在学生有了一定文学知识的基础下,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教师也能够更加效率的开展课堂教学。

例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由于我这之前对学生进行了日常的阅读规划:让学生定时、定量的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完成課外阅读任务,《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自然在学生的阅读榜当中。学生在课前对《红楼梦》有了相应的接触与了解,我在开展这一课时的教学工作时明显更加轻松自如,学生对文章背景与人物情感的了解也能够更加深入,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让学生通过走进社会,感知人文精神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最终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使用,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都有着相应的要求。学校由于场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局限了学生人文意识的拓展,导致学生形成定式思维,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由此可见,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知人文精神,教师必须为学生构建与社会相接触的桥梁,为学生过滤掉一定垃圾信息的基础下,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例如,教师筛选一定的社会讲座,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与听讲,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型、动手实践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互动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让学生在保证学生时代纯洁心理的同时,又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提高学生的智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商。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早已脱离了单纯对物欲追求,开始积极探索与追寻精神层次的满足,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最基础、最原始的心理追求,学校也开始逐渐重视对学生这方面内容的渗透性教学。语文是高中科目中最符合也是最方便开展人文教学的科目,具有着丰富的历史积累,教师必须充分把握住这种优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逐渐完成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不但能完善学生的个人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崔俊影.信息化视角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培育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10):35-37.

[2]张月月.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8).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渗透高中语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