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装书籍美化主题》教学设计的分析

2018-06-16耿宗顺

关键词:教学设计

耿宗顺

摘 要:《包装书籍美化主题》这节课,来自于泰山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根据新时代的新教学目标,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适应新课堂。就《包装书籍美化主题》这节课而言,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展开进行,笔者通过课前准备、课上教学、教学分析三方面,详细阐述对《包装书籍美化主题》教学设计的分析。

关键词:包装书籍;美化主题;教学设计

中圖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18-01

0

引言

对于《包装书籍美化主题》这节课,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开拓思维,以绘画空间结构、文字排版等视觉效果,设计并构思书籍封面及序言,希望学生可以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掌握其中技巧,可以独立的设计出,突出书籍主题美化书籍封面的书籍包装。以下是笔者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对于本课有疑惑的同行一点启示。

一、课前准备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节课是非常陌生的,那么教师的课前准备就尤为重要。第一点,教师应掌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备课。书籍包装的设计是以图形和文字表现的,那么生动且富有吸引力的图形,以及具有张力且贴合主题的文字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图文配合的重要性,并以此展开课程。第二点,教师应提前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以便在课上对学生的教学有所侧重,并且可以合理分配时间。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在于艺术字与图片之间的结合,只有做到二者结合具有审美上的愉悦,才能是一个合格的书籍包装设计。第三点,教师应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前向学生们布置预习任务。其次,教师也可以制作本课的小视频在课上进行播放。

二、课上教学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对于《包装书籍美化主题》这节课来说是重中之重。第一点,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小组成员先进行互相学习,互相沟通,学生们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设备进行资料的查询,自主学习课程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起到引导和技术传授的职能。在学生无法完成指定教学任务时进行帮助和指导。例如,笔者在这节课上,首先播放笔者事先做好的微视频,让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对此节课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课上,笔者充分将时间和课堂的支配权教给学生,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与此同时,笔者会对学生设计的全过程,有所了解,更容易指出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其改正。在笔者的课堂中,有一位学生,对于文字与图形的搭配经常出现重叠,所造成的后果是文字和图形的结构有很大的缺陷,此时,笔者针对此问题,对该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其文字的位置与颜色,并且调整图片的整体轮廓适配于书籍封面。

第三点,教师在课上,应对于学生们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笔者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序言设计和序言背景的选择展开讲解,因为序言的设计应抓住读者吸引力,故而对其进行设计时应改变其固有外形,可以对其进行“冲蚀”等处理。第三点,在课上教师应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解,指出优点与不足,这样的教学才更能让学生掌握这项技术。笔者在课上,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作品,笔者针对此作品展开讲解。第四点,在课上,应让学生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作品点评中,让学生们可以共同讨论,从而可以刺激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本次课程的教学精神。

三、教学分析

及时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包装书籍美化主题》这门课,主要是提升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审美意识。而作为设计的灵魂,图片是非常具有装饰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对于图片的教学重视。教导学生们在打造与设计封面时应给人以美感。同时,此次教学应注重汉字的艺术改变,开发学生们的潜能。引导学生们设计出,有趣味、有特点、有内涵、有张力的艺术字。经过学生们的设计与改编,笔者也是没惊叹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们在封面设计时非常具有童真,而这种没有任何物质因素所影响的封面设计,是极其打动人心的。笔者在这堂课中,甚至被学生们教育,学生们出色的设计与点评,对于教师而言,也是非常具有价值的,而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师生都有所增益的。

对于此次课程,笔者还有几点思考。第一,应提升学校的教学设备,在笔者授课过程中经常出现设备故障,引发教学暂停。而这样是非常打断笔者教学思路和学生们的整体教学感受的。第二点,教师应与学生加强互动,并增加课堂趣味性和艺术性。笔者通过网上教学视频的观看,经常发现教师在课上专注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缺乏互动,无法得到学生的反馈,而这样的课堂模式是不利于教学的,希望可以改进。

结语

总而言之,本次课程是非常具有实操性的,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也应提升自己的教学功力,经常学习并且在网上观看优秀教师课堂视频,进行研究与总结。课后教师应及时听取学生建议并对课程进行优化,达到师生共同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可以在教育方法、教学思维方面进行深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段崇梅.《包装书籍美化主题》课堂设计教后剖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Z2):40-41.

[2]赵永红.《包装书籍美化主题》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Z2):42-44.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