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8-06-15王宇
王宇
摘 要: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追求,因为只有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能够实现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让学科教育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提升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本文将从运用教学情境、变革学习方式和融入生活实例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的高中数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开展的如火如荼,高中数学教学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阵地,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调整教学的结构和体系,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获得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认清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全新的思想,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来深入探索各种科学、创新且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数学教学更具活力,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 运用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动力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态度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将原本静态、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或者短片等形式呈现出来,营造出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让整个数学教学变得声情并茂,从而带给学生多个层面的外部感官刺激,有效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复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同时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上课后,笔者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趁着学生们学习热情的高涨,笔者再引出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并带领学生们对这些问题进行直观分析。这样一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运用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 变革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张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说,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减少教学过程中知识灌输和讲解的时间,适当地放手,突出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促使学生可以展开独立的思考、自主的学习和深入的探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质疑,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去,深入到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去,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从学习中获得更深地体验与感悟。
例如,在复习《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实际上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并不复杂,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笔者采用了自主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来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同时,笔者还根据学习内容的难度对学生们进行指导,有效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复习本节课程的知识。这样一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变革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融入生活实例,增强学生理解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理解、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比较吃力,而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借助生活实例来讲解数学知识可以简化学生思维、增强并优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地拓展教学思路和范围,尝试挖掘和搜集各种各样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素材、实例,巧妙地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从而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可以站在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数学知识,加快学生理解速度,并不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授《抛物线》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并根据抛物线的方程求交点坐标和准线方程。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知识理解,笔者将本节课程的内容融入生活元素,通过对学生们熟悉的事物进行分析,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的学习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融入生活实例,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动力和支撑。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顺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以科学观念和思想为指导,以运用教学情境、变革学习方式和融入生活实例等为手段,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全面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好高中数学并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制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剖析[J]. 秦岭.中学數学月刊.2010(10)
[2]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时建芳.青海教育.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