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
2018-06-15刘影
刘 影
(辽宁省丹东市解放军第230医院 护理部,辽宁 丹东 118000)
分娩是女性必经的自然生理过程,多数初产妇由于对相关知识的缺乏容易在产前出现焦虑或恐惧感,容易影响分娩进程[1]。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改善心理状态,促进产程顺利进行、改善分娩结局,已经成为现阶段医学服务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具体效果和临床应用可行性。具体内容整理后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参照随机原则,对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孕产妇130例进行分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65例)和加强心理干预(研究组65例)。所有入选者均为初产妇,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49±2.09)岁,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7.12±1.78)周;研究组孕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57±2.57)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02±2.11)周。两组相关数据经由统计学分析后证实有高可比性(P>0.05),且所有入选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委员会的具体要求。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产前予以口头抚慰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包括:第一,孕前收集孕产妇的相关资料,据此对孕产妇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第二,分娩期根据既定的干预计划予以落实,密切关注产程并采取合理密切的监护措施,若发现产妇异常则助产人员予以及时有效处理,通过语言、肢体语言等消除恐惧心理、使其能更好配合助产士顺利分娩,避免由于过度紧张而导致体力消耗[2];第三,若有剖宫产需求则需耐心讲解手术必要性及安全性[3],确保顺利分娩;第四,产褥期密切关注产后出血的情况,并说明产褥期的相关知识、避免产妇出现不良情绪,同时说明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必要性,并对产妇予以回访、了解心理需求等情况,确保其顺利度过产褥期。
1.3 观察指标:统计并对比两组孕产妇各产程的耗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产后评估两组的疼痛感,并统计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将SPSS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不同产程的耗时和VA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不同产程的耗时和VAS评分比较(±s)
组别 第一产程(h) 第二产程(h) 第三产程(h) VAS评分(分)研究组(n=65) 8.37±1.50 1.04±0.27 0.21±0.04 3.38±1.83对照组(n=65) 11.29±2.09 1.82±0.31 0.38±0.09 6.71±1.89 t 9.75 11.32 8.64 7.58 P<0.05 <0.05 <0.05 <0.05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产程的耗时和VAS评分对比:经对比后发现,研究组孕产妇在各个产程的耗时均较对照组更短,且研究组的VAS评分相对更低,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确切的组间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对照组中有3例(4.61%)发生产后出血,2例(3.08%)中转为剖宫产;研究组孕产妇中7例(10.77%)产后出血,6例(9.23%)中转为剖宫产。相比而言,研究组的产后出血率和中转剖宫产率均相对更低(χ2=5.83,6.17;P<0.05)。
3 讨 论
多数初产妇在临床前紧张焦虑,导致其担心自己无法承受分娩痛,增加产程延长的风险。加强心理干预,能够帮助在产前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甚至消除心理压力[4],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和疼痛无法忍受的情况,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组孕产妇在各个产程的耗时和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短;且研究组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和中转为剖宫产的例数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由此所得结论与徐艳阳[5]的临床研究观点基本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对孕产妇予以进一步加强心理干预,对于产程耗时的缩短、分娩痛的减轻和产后出血风险的降低,均有确切意义,证实是临床上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
[1] 王玲.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68-3470.
[2] 杨久秀,余红君.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3,25(5):789-790.
[3] 巢莺.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22):522.
[4] 黄文艳,舒向华,胡桂荣,等.浅谈产妇分娩中的心理护理[J].医药前沿,2014,4(9):310-311.
[5] 徐艳阳.试论心理护理对分娩的有效干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0):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