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18-06-15刘红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急救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6000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6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反应时间病死率入院

李 喆 刘红敏(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急救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6000;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6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与多因素相关的危急重症,病死率高[1]。心脏骤停,猝死概率大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患者的典型危象,院外突然发病的病例数占很大比例,因此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因此,以科学的急救护理知识为基础、采取行之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及时挽救患者生命、配合医师完善急诊抢救期间的急救护理工作及疾病的预后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院前急救护理的不同路径对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发现,改进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效果最佳。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我市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120急救中心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其中观察组68例:按照改进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年龄平均为(50.4±6.8)岁。对照组72例,均按照常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平均年龄为(51.4±7.6)岁。常规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经临床确诊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的急救护理路径。观察组:改进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2.1 120出诊前准备:120急救出诊护士由经过急救护理方面专业化培训后成绩达到合格以上,且护理操作技术娴熟,并熟练掌握了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颅脑损伤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特点的护士组成急救护理路径小组,负责随车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建立急救出诊前的快速应急机制,检查急救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接听急救电话后及时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评估病情,对家属进行急救指导,有针对性的准备用于急救的护理设备及药品。

1.2.2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首先,观察患者的肤色和意识、询问家属或患者此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时间,胸痛、胸闷的部位及程度、主要的临床症状和表现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病症、有无相关病史等,同时正确评估患者的危险指数。然后科学有效的开展现场救治。切勿随意挪动患者,将患者平卧于地,通氧须在2 min内完成,倘若患者伴有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高浓度面罩给氧以及时缓解症状。然后利用急救设备测量患者现场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迅速开通静脉通道,同时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根据各项指标及急救医师的指导,及时输入急救药物。其次,良好的心理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急救环节,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适当的给患者以精神安慰,可以起到稳定情绪、缓解焦虑,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项抢救措施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让家属及患者理解、支持并配合我们的急救工作。并及时将患者情况通知医院急诊室及心血管内科胸痛中心的医师。最后,做好患者的转运工作,平稳搬运患者,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及意识情况,检查静脉通道,全面观察患者现状,随时做好应对可能发生其他风险的应急措施,还要防范救护车上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到达医院后做好患者的转接工作,主要包括救护前后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急救用药情况,为后续抢救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3 评价指标:比较不同急救护理路径下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总时间、急诊入院时间、急救成功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病死率及患者满意度等的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SPSS1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资料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率。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比较(%)

2 结 果

采用改进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明显缩短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总时间及急诊入院的时间,急救成功率高,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为后续的院内治疗提供了前提保障,降低了患者后续住院期间的死亡概率,使患者可以得到了科学合理的救治,与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总时间及急诊入院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总时间及急诊入院时间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出诊反应时间(s)急救总时间(min)急诊入院时间(h)观察组 68 45.14±10.07 20.38±5.17 2.02±0.14对照组 72 110.25±27.14 40.03±6.59 2.99±0.48 P - <0.05 <0.05 <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急性心肌缺血所导致的严重病症,病死率较高,有年轻化趋势,预后较差[2]。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期有先兆症状,但没有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注意[3],患者起病急,进展迅速,典型的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并伴有左上肢放射痛,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加剧,坏死范围增加,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4],出诊前有针对性的急救准备及合理有效的现场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及降低后续入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所以实行改进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于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效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原有的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时间上、程序上的完善和改进[5],使院前急救护理更有预见性、针对性,既保证了急救护理的质量,又减少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时间的浪费,可以最大程度地拯救患者的生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总时间和急诊入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病死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在院前急救到入院抢救过程中病情平稳为后期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降低,患者满意度很高。这提示科学合理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有利于争取有效的治疗时机,准确地对病情进行科学评估,迅速采取应对措施,进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地遵照医嘱及时给药,使患者的基本生命得以保障。此外,通过自己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及救治经验,尽可能地对可预知的、发生概率极高的事件提前防范,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改进、丰富和细化,加强环节的科学性,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临床护理紧密衔接,打通急救生命通道[6]。综上所述,改进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的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效率,患者得到了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方案,降低了病死率。此外通过对急救护理路径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交流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可以将其合理的扩展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急救工作,全面提升急救护理质量。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6-242.

[2] 荆桂荣.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98-299.

[3] 孙丽梅,李星.北京市顺义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医疗服务时间延迟原因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11):1007-1010.

[4]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2,27(3):9-11.

[5] 贾惠娟.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1):126-127.

[6] 黄春华.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4):667-669.

猜你喜欢

反应时间病死率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利用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