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18-06-15吴静彦
吴静彦
(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中老年居民生命健康与安全的多发疾病,关于该疾病机制并不明确,治疗的关键是维持血糖问题,即有效降低患者血糖[1]。并且为了降低其他并发症,还应该对患者的血糖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只有稳定患者的血糖指标,才能有效预防疾病进展,控制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显示[2],2/3的糖尿病患者在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时,控糖效果并不够理想,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治疗周期延长。研究表明,除了基础降糖药物之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为了强化血糖控制,必须联合用药。此时,胰岛素成为控制血糖的重要武器[3]。现本文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8例为对象,对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用药安全性进行探讨。总结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8例,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所有患者空腹血糖7.4~15.9 mmol/L,平均血糖(9.8±0.12)mmol/L,餐后2 h血糖11~23 mmol/L,平均血糖(16.23±0.14)mmol/L[4]。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8.21±2.21)岁,病程0.3~16年,平均病程(5.23±0.21)年;观察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23±2.19)岁,病程0.4~15年,平均病程(5.21±0.20)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每日早晨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85克/次,持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长效胰岛素治疗,于每天晚上10点,于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于治疗后4周比较疗效。
1.3 观察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水平,并统计患者的低血糖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对于本次研究所记录的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述,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结果比较:治疗前,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尿微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患者药物并发症情况发生率:观察组患者药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药物并发症情况发生率
3 讨 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等生化指标,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是我国接受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其中有70%左右的患者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5]。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且治疗周期越来越长,临床急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持续稳定控制患者血糖[6]。随着胰岛素的推广和应用,人们发现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但是,胰岛素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种,临床如何正确选择胰岛素治疗,是患者及临床均较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因此,在本文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使用长效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药物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践表明,长效胰岛素加口服常规降糖药物的效果显著,还能减少疾病引发的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致残致死率。胰岛素是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能保护患者体内的β细胞功能,降低对肝肾的损伤,且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也相对较低。但是,在治疗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低血糖,这是一个值得临床注意的问题。
在研究中,观察组使用的甘精胰岛素是一种中性pH溶液中溶解度较低的人工合成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患者于皮下注射后,形成微细沉积物堆积,能持续释放甘精胰岛素,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并维持血糖稳定的目的。该药物药效持久,平稳,安全性高。相较于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这种药物的作用时间更久,药物浓度更高,效果显著高于普通胰岛素治疗水平。此外,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并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表明,药物不良反应也较小。短效胰岛素治疗起效慢,且持续作用时间短,效果显著不如长效胰岛素。根据韩松兰[7]学者研究结果,其选取的80例患者,对其中40例患者实施长效胰岛素+口服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最终,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到(6.6±1.3)%,空腹血糖为(6.4±2.1)mmol/L,餐后2 h血糖(8.1±2.0)mmol/L,血压变化:收缩压(126.9±12.1)mm Hg,舒张压为(75.9±8.1)mm Hg,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本次实践结果,在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效果存在一致性。但是,在本文研究中,并可有对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调查,对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此外,韩松兰学者在研究中,并没有统计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而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达到4.55%。关于患者出现低血糖并发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8]。临床必须加强并发症控制的手法,进一步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表1 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结果(±s)
表1 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结果(±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kg/m3)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9.90±1.32 8.01±0.62 16.22±0.15 12.34±1.51 9.21±1.12 7.32±1.21 25.12±2.03 26.50±2.34观察组 9.81±0.21 6.33±0.51 16.20±0.15 10.24±1.21 9.20±1.18 7.89±1.20 25.11±2.01 29.21±2.31 t 0.624 5.601 1.230 7.622 0.845 4.258 1.350 5.68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综上,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控糖效果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低,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1] 詹文珍.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3):11-12.
[2] 安佰皓.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5):19-20.
[3] 李菁爽,冯佳庆,吴宏,等.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5):111-112.
[4] 冯克棘.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00-101.
[5] 王玲.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1):516-517.
[6] 韩松兰.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9):36.
[7] 舒冏,王曼曼,曾龙驿.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2):8-10.
[8] 冷春松.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与安全性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