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研究及合理用药
2018-06-15周滨纺
周滨纺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1)
原发性高血压指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无法查明血压升高确切病因的高血压类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长期存在的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均有严重损害[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根据血压分级、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受损情况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四个不同的危险度,了解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分层,对于准确判断病情,保证合理用药,提高疾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2]。笔者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门诊与病房收治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其危险度分层研究及药物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例来自门诊,65例来自病房,其中有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4.20±7.41)岁,合并症:冠心病17例,糖尿病14例,脑梗死9例,高血脂症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均确定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病因及靶器官损害情况,符合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关内容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组8例、中危组13例,高危组24例,极高危组53例。
1.2 方法
1.2.1 危险度分层:对患者病史、家族史等临床资料进行详细调查,完善实验室检查,做好病例记录,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以非同日3次血压平均值作为最终血压值,根据血压水平分为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40~159 mm Hg和(或)舒张压90~99 mm Hg,2级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60~179 mm 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 Hg,3级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80 mm Hg和(或)舒张压≥110 mm Hg,记录不同血压分层患者的危险因素。
1.2.2 合理用药与随访:高血压药物治疗需遵循四大原则,其一:从药物最小剂量开始,其二:推荐每日1次,其三:24 h有效长制剂-24 h平稳降压,其四: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时改为联合用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用降压药物,对合并糖尿病者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并脂代谢异常者不宜采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显效标准: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有效标准: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无效标准;未达到上述血压控制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以χ2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本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危险度分层结果:见表1。
表1 本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危险度分层结果[n(%)]
2.2 本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治疗显效61例(62.24%),有效33例(33.67%),无效4例(4.08%),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药物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3 讨 论
既往高血压以分期的形式进行分类,第Ⅰ期指血压增高但无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第Ⅱ期指血压增高的同时伴多器官损害,但尚可代偿,第Ⅲ期指在第Ⅱ期的基础上器官损害已失去代偿能力,出现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等[3]。这种分期分类方式描述了患者从血压增高开始至出现器官损害失代偿的全过程,但是并不能表示不同状态下的血压水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危险度分级方法克服了上述分类方法的弊端,将高血压分级、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情况联系到了一起,更加有利于临床医师综合考虑患者的危险度分层,从而指导药物治疗[4-5]。本次研究所选取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危险度分层结果显示不同级别患者的血压级别与危险因素之间存在差异,经过规范临床药物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92%,治疗效果符合预期。临床合理用药首先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危险度分层拟定针对性给药方案,其次需要注意血压平稳控制原则,严格掌握药物剂量,注意发挥联合用药的优势。综上所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有利于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促进合理用药,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1] 初英春,刘晓光.奥美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中高危险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3):1-4.
[2] 陈渝宁,张明磊,齐艳,等.不同分级与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6-97.
[3] 毛勇,余金明,胡大一,等.多中心研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度与踝臂指数异常的关联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2985-2989.
[4] 袁荣.浅谈社区门诊合理用药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1):28-29.
[5] 李鲜淑,黄山.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与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