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8-06-15陈晓刚董冠斌马婵娟宋文军
陈晓刚 董冠斌 马婵娟 宋文军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白内障是临床上常见的眼部疾病,多发病于高原地区的老年人,已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白内障的发病人数也有所增加,在部分地区已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早期治疗治疗多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硬核白内障患者恢复时间长,不利于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提高[2]。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特别是摘除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白内障,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前房深度[3-4]。本文具体探讨了本地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厚度对比(±s,μm)
表1 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厚度对比(±s,μm)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 治疗后 P观察组 40 412.67±20.6 492.21±11.83 <0.05对照组 40 409.23±19.42 452.91±13.33 <0.05 P->0.05 <0.05 -
表2 两组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n) 躯体健康 角色功能 躯体疼痛 精力 总体健康观察组 40 25.62±3.62 6.56±1.28 6.15±1.11 20.25±1.39 18.25±5.66对照组 40 19.58±4.63 4.98±1.01 4.62±1.89 15.96±6.52 15.69±2.96 P-<0.05 <0.05 <0.05 <0.05 <0.05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硬核白内障(核硬度4~5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单眼发病,符合硬核白内障的诊断标准,在我院初治或者外院转入治疗;患者签署知情同意本研究说明;初次眼部手术治疗;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严重内科疾病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眼部其他位置疾病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59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67.58±5.3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2.10±1.87)kg/m2;平均病程为(9.29±0.56)年;发病位置:右眼45例,左眼35例;术前视力:<0.1者42例,0.1~0.3者33例,0.4~0.5者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吸除术,表面麻醉,建立巩膜隧道,连续环形撕囊并水分离术,乳化吸出核部位,使用AlconU-II超乳仪,能量50%~70%。观察组:给予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患者表面麻醉,沿上方角膜缘剪开结膜约6 mm,剥离暴露巩膜,建立巩膜隧道切口,形成巩膜隧道与有自闭功能的活瓣式内口(1~3 mm)。注入黏弹剂维持前房,连续环形撕,隧道分离,在角膜缘行前房穿刺做辅助切口,水分离,确保晶体核进入前房,劈核与出核。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6次/天;术后第1天常规全身给予抗生素和地塞米松静滴。
1.3 观察指标。视觉功能:采用裂隙灯检查术前1 d与术后1个月角膜厚度的变化,能有效反映患者的视觉功能。生存质量:在术后3个月采用简化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量表)进行调查,包括躯体健康(PF)、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总体健康(GH)等维度,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中的生存质量评分等计量数据以(±s)表示,性别、发病位置等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方法包括配对t检验、卡方分析、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视觉功能变化对比:所有患者术后视力都有所提高,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两组的角膜厚度都高于术前1 d(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角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生存质量对比: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躯体健康(PF)、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总体健康(GH)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白内障当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发病于老年人,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瞳孔阻滞和房角闭塞的可能性增大,晶状体与虹膜的接触面增大,从而可导致白内障的发展。随着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完善,白内障的复明率明显提高,但是要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与生存质量还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超声乳化吸除术为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法,具有前房密闭性高、术后切口愈合快等优点[5]。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是在白内障现代囊外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手术切口小等优点,采用超声乳化机器,通过3 mm左右的切口粉碎吸出晶状体核与皮质,对于角膜的影响比较小。并且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眼内组织的悬韧带及视网膜的刺激小,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小,能促使眼内空间相对稳定[6-7]。本研究显示所有患者术后视力都有所提高,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两组的角膜厚度都高于术前1 d(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角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
正常成人的角膜厚度约在500~600 μm,近视程度越轻,角膜厚度越高[8]。本研究显示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躯体健康、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过白内障术后患者按医嘱到医院复查,积极加强随访,如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诊,保持身心健康。
总之,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能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促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1] 王海青,张丽敏.硬核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10):117.
[2] 潘学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46-47.
[3] Signes-Soler I,Javaloy J,Muñoz G,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Transition from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to 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in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Campaigns[J].Middle East Afr J Ophthalmol,2016,23(2):187-194.
[4] 鲁华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3):155-156.
[5] 李春亭,朱振流.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50-51.
[6] 张宏霞,曹晓光,范世超.基层医院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复明工作中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5):70-71.
[7] 林树燕,吴庆伟,吴志群,等.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11-113.
[8] 吴彬阁.改良式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过熟期核下沉白内障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