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监测
2018-06-15张敬治闫文萍李俊洁
张敬治 闫文萍 李俊洁 马 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检验科,新疆 昌吉 831100)
近几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ABA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并出现单耐药到多耐药不断发展的现象,甚至出现泛耐药的现象[1]。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解我院MDR-AB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与治疗该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作者对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临床分离的203株MDR-AB的耐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203株MDR-AB来自本院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剔除重复菌株。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所有送检标本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培养分离。所有菌株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到种。
1.3 入选标准:MDR-AB是指对临床使用的超过3类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PDR-AB是指对几乎所有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
1.4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WHONET5.5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检出率: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从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ABA 546株,其中MDR-AB 203株占37.2%,PDR-AB 45株占8.2%。
2.2 标本分布:203株MDR-AB 主要的标本来源为痰液183株,占90.2%;其次为尿液9株,占4.4%。见表1。
表1 203株MDR-AB病区及标本来源构成比
2.3 病区分布:以ICU送检标本分离的MDR-AB的阳性率最高为80株,占39.4%;其次为内科65株,占32.0%。见表1。
2.4 耐药率:203株MDR-AB对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和头孢呋新钠抗菌药物显示完全耐药,耐药率为100%,对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以上,对其他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以下。见表2。
表2 203株MDR-AB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 讨 论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2],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大量文献显示[3],它已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另一个重要的非发酵菌。由于其对环境生存力强,耐干燥、不易被消毒剂灭活等生物特性,易造成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尤其是近几年来,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菌的不断产生,使其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本研究显示,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共分离出ABA 546株,其中MDR-AB 203株,占37.2%,高于张小江[4]等报道。PDR-AB 45株占8.2%。MDR-AB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共183株占90.2%。其次为尿液共9株,占4.4%。由此可见,MDR-AB的感染以呼吸系统为多见,这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一致[5]。病区分布以ICU为主,共80株,占39.4%,其次为内科,共65株,占32.0%,其余散在分布于各个科室。说明该菌感染以ICU多见,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6]。导致其感染的主要原因可能为上述科室危重患者较多,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侵袭性操作增多、长期入住ICU等[7]。
MDR-AB是指对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中至少3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8]。其耐药机制复杂且多重机制共存[9-10]。从表2中可以看出,203株MDR-MB对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和头孢呋新钠抗菌药物显示完全耐药,耐药率为100%。对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以上,对其他的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磺胺类及复方制剂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以下。低于班俊[11]及鲁朝学[12]等的报道。由此可见,在MDR-AB抗感染治疗时,应选用抗菌活性较强的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及复方制剂的抗菌药物,并且建议采用联合用药治疗。
总而言之,MDR-AB的耐药检出率较高,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显示了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医师不能过于依赖经验用药,应加强与临床实验室的密切合作,重视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尽可能减少有创性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和控制其在医院内的感染和传播流行,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1] 肖永红,王进,朱燕,等.Mohnarin 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77-2383.
[2] 赵凤容,陆水英,张秀渝,等.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0):1310-1312.
[3] 黄健云,陈光辉,王前,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及耐药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1923-1924.
[4] 张小江,徐春英,俞云松,等.2009年中国CHINET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6):441-446.
[5] 张国雄,古汉福,孟水斌,等.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389-5390.
[6] 李海兰,张亚莉,王茵茵,等.4起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5):341-343.
[7] 董春忠,孙霞,郑媛媛,等.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16Sr RNA甲基化酶基因的检测及耐药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6,16(5):618-621.
[8] 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等.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国医药科学杂志,2012,2(8):3-9.
[9] 王军,余清源,刘华,等.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8):4429-4431.
[10] 张希凤,张丽霞,张洁.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控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2):5480-5482.
[11] 班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3591.
[12] 鲁朝学,黄英.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3):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