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治疗时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hs-CRP、TNF-α、IL-6、IL-10的影响

2018-06-14宗曙亮马俊平刘晓丽

当代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瑞舒伐炎性硬化

宗曙亮,马俊平,刘晓丽

脑卒中作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卒中患者正以每年约5%~8%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严重威胁到广大卒中患者生命健康及安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2]。血清炎性因子升高是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卒中再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于提高其临床疗效及预防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瑞舒伐他汀作为目前临床降脂抗炎的常用药物,对于降低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显著的疗效[3]。本研究通过观察卒中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段应用瑞舒伐他汀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效果,以寻找瑞舒伐他汀的最佳用药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6.45±7.34)岁;发病到入院间隔时间5~22 h,平均间隔时间(10.22±2.54)h;病程7~18 d,平均病程(11.32±3.21)d。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为卒中首发,发病到入院时间在24 h内,无认知及意识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动脉硬化所致的严重血流阻塞、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服药依从性差以及他汀类药物过敏或禁忌者。本研究通过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他汀药物不同治疗时机将100例患者分为A、B、C、D4组,各25例。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入院间隔时间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营养神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性治疗。A组患者于入院12 h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46,以瑞舒伐他汀计10 mg/s)10 mg,1次/d,睡前顿服;B组患者于入院12~24 h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睡前顿服;C组患者于入院24~48 h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睡前顿服;D组患者于入院48 h后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睡前顿服;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情况。

1.4 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患者于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2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20℃保存待用。采用ELISA双抗法测定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检测仪器为贝克曼库尔特IMMAGE 800特定蛋白分析仪,试剂及检测试剂盒均来自墨沙克生物公司,检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C、D 4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0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各组血清中各炎性因子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D、C、B、A组,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B、C、D 3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TNF-α、IL-6及IL-10水平情况比较(x±s)

3 讨论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是脑卒中的病理基础,而动脉硬化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好发于颈动脉分支处,当硬化斑受到动脉血流冲击时,易发生脱落而形成血栓,堵塞动脉血管,造成动脉局部出现狭窄,引起颅内出现低灌注而缺氧缺血,最终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5-6]。而临床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当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0表达升高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随之上升[7]。同时,血清中过高的炎症反应也会造成卒中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及病情的加重。因此,卒中后迅速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反应程度对于控制病情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8]。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它可通过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的活性来抑制胞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同时,还能通过抑制脂蛋白B-100的合成来减少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分泌[9-10]。此外,他汀类药物还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来维持粥样病变斑块的稳定性,从而起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及抗血栓的作用[11-12]。已有研究表明,作为他汀类药物之一的瑞舒伐他汀能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进展,从而减低卒中发生率[13]。本研究为探讨瑞舒伐他汀的最佳给药时机,对4组患者进行分时间段服用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0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果提示,在入院早期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卒中患者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的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0水平,从而减低患者炎症反应,而在发病早期进行瑞舒伐他汀给药的效果最为显著。

[1] 张淑梅.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33):133-134.

[2] 王班,关天嘉,尤莉莉,等.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残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216-219.

[3] 王金波,程国杰,曹树军,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炎性因子和心肌灌注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2):136-139.

[4]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7):556-560.

[5] 解红,刘学政,刘新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6):612-614.

[6] Campbell BC,Mitchell PJ,Kleinig TJ,et al.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ischemic stroke with perfusionimaging selection[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5,372(11):1009.

[7] 秦世杰,徐芳,赵明哲,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1):2549-2552.

[8] Berkhemer OA,Fransen PS,Beumer D,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arterial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5,372(1):11.

[9] 张燕丽,温凯,马小惠,等.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e01):196-198.

[10]杜海燕,方振威,林阳.他汀类药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解读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2):148-153.

[11]孙平,侯东彬,邱静,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8):1893-1898.

[12]何伟.缺血性脑血管病他汀类药物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3):1551-1553.

[13]孔玉娟.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8):105-106.

猜你喜欢

瑞舒伐炎性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