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应用自动腹膜透析模式对于残余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2018-06-14艾世辉王明哲钟晓容林贞明
杨 枫 艾世辉 王明哲 钟晓容 林贞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9)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全球发病率高达2%~5%[1]。截至2013统计,我国的CKD罹患率高达10.8%,其中Ⅲ期以上肾脏病患者占罹患人口总数的20%[2],有10%~25%患者最终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3-4]。作为肾脏替代治疗主要手段之一的腹膜透析,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即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和自动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本身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有何影响以及不同腹膜透析模式之间对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罕见报道。本课题组基于此设计本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39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23例。入选标准:①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其中GFR<15 mL/min;②年龄>18岁且<75岁;③腹膜透析病程>3个月且<12个月。排除标准:①入选前1个月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新发生的脑血管意外);②排除入选1个月前发生机体感染、营养不良;③排除合并肝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精神疾病;④正在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⑤其他影响本研究观察的事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病、腹膜转运功能测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随访观察时间1年。
1.2 研究方法: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其基本操作模式为患者白天手动进行4~5次的腹透液循环,每次腹透液2000 mL,夜间腹透液2000 mL留腹。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其治疗模式转化为夜间由自动腹膜透析机自动进行4~5次的腹透液循环,而白天腹透液2000 mL留腹。
1.3 观察指标:随访观察1年后,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肾肾小球滤过率 (GFR)、C 反应蛋白。设定观察终点为:①治疗满1年;②出现并发症,退出腹膜透析治疗;③患者死亡。统计死亡人数,计算两组的生存率。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 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比较(x-±s)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比,见表2。
2.3 两组生存率对比:随访观察1年,APD组死亡1例,死亡原因脑出血,没有退出,16例患者完成全部观察。CAPD组死亡4例,2例死于感染,1例死于心衰,1例死于脑出血。3例退出腹膜透析改血液透析,2例脱落没有完成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生存率比较APD组(15/16)与CAPD组(4/23),χ2=13.58,P<0.05。提示APD组1年生存率高于CAPD组。
3 讨 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肾脏移植主要问题包括费用昂贵、异体肾源不足、后期移植物排斥等多种问题[5];血液透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费用较高、需要建立血管通路、操作相对复杂、需要在医院内进行、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6],导致二者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透析患者需求。寻找一种符合国情、能被患者广泛接受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刻不容缓。除去传统的CAPD,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自动腹膜透析机成本的降低,越发受到关注和认可[7]。APD模式与传统的CAPD治疗模式相反,因为有自动腹膜透析机的参与,其治疗模式转化为夜间由自动腹膜透析机自动进行4~5次的腹透液循环,而白天腹透液留腹。其相较于CAPD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夜间睡眠时即可完成透析循环,而白天患者可以不再受到换液的约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自由度[8-9]。Ronco等在其发表的研究中也详细阐述了APD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益处,并指出其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10]。残余肾功能是指CKD患者肾脏在受到损害后残余下的那一部分肾功能。由于任何形式的肾脏替代治疗只能替代肾脏的大部分清除功能,并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工作,而肾脏除了清除的功能外还有诸如内分泌、合成、降解等多项作用。所以,如何有效的维持CK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减缓甚至阻止其残余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是改善CKD患者预后以及提高CKD 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11]。目前对于CK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研究提示CKD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可以导致其残余肾功能的下降,同时控制CKD患者体内的炎症、有效清除其循环中的炎性介质、给予ACEI或者ARB治疗等可以显著保护CK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12-13]。
本研究通过设计1年观察时间,发现自动腹膜透析模式在治疗后残余肾功能(10.3±6.7)mL/min,较CAPD组治疗后残余肾功能有所恢复,且治疗后1年C-反应蛋白(8.7±3.1)mg/dL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提示自动腹膜透析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保护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其可能机制为自动腹膜透析模式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炎症状态,清除机体炎性介质有关。
[1] Szeto CC,Kwan BC,Chow KM,et al.Predictors of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decli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J].Perit Dial Int,2015,35(2):180-188.
[2] Eloot S,Vanholder R,Dequidt C,et al.Removal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Uremic Toxins in APD vs CAPD: A Randomized Cross-OverStudy[J].Perit Dial Int,2015,35(4):436-442.
[4] Zhang L,Zeng X,Fu P,et al.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for preserving residual kidney function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4(6):CD009120.
[5] Atas N,Erten Y,Okyay GU,et al.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automated and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J].Ther Apher Dial,2014,18(3):297-304.
[6] Palomo-Pinon S,Mora-Villalpando CJ,Del Carmen Prado-Uribe M,et al.Inflammation and Myocardial Damage Markers Influence Loss of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J].Arch Med Res,2014,45(6):484-488.
[7] Quiros-Ganga PL,Remon-Rodriguez C.Achieving better results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in recent years[J].Nefrologia,2012,32(5):587-596.
[8] Mirkovic TD.Peritoneal dialysis—experiences[J].Med Pregl,201 0,63(11/12):753-757.
[9] Davenport A,Willicombe M.Comparison of fluid status in patients treated by different modalities of peritoneal dialysis using multi-frequency bioimpedance[J].Int J Artif Organs,2009,3 2(11):779-786.
[10] Dell'Aquila R,Rodighiero MP,Spanó E,et al.Advances in the technology of automated,tidal,and continuous flow peritoneal dialysis[J].Perit Dial Int,2007,27(Suppl 2):S130-S137.
[11] Waniewski J,Debowska M,Lindholm B.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adequacy indices for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J].Blood Purif,2006,24(4):355-366.
[12] Durand PY.APD schedules and clinical results[J].Contrib Neph rol,2006,150:285-290.
[13] Debowska M,Waniewski J,Lindholm B.Dialysis adequacy indices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hemodialysis[J].Adv Perit Dial,2005,2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