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形势下提升党报评论引导力影响力的路径

2018-06-13聂星

新闻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聂星

【摘 要】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安徽日报》牢牢把握评论工作的思想导向、创新导向、融合走向,认真做好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工作,旗帜鲜明亮剑发声、一锤定音,积极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关键词】党报评论;正面宣传;媒体融合

评论是党报的传统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为增强党报评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安徽日报》专门成立了评论部,政治、经济、文化等部门也纷纷加强评论工作,着力打造社论、“安正平”“安轩平”专栏文章及“江淮时评”“每周话题”“徽风”等具有皖派风格的党报评论品牌,匠心推出一批引导舆论、凝心聚力的精品力作,研究社会“真问题”,求取“最大公约数”,展现了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和话语力量。[1]

那么,作为一家省级党报,《安徽日报》是如何发挥党报评论的“旗帜”“喉舌”作用,积极“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充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社会环境、发展环境,扛领主流传播大旗的呢?笔者认为,其主要做到了三个“坚持”。

一、党报评论坚持“党报姓党”与“党报为民”的同一性

党报姓党。党报评论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皖视察,这是安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在及时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报道的基础上,《安徽日报》第一时间推出社论《闯出崛起新路 创造美好前景》和10篇系列评论员文章,推动全省上下将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在实处;第一时间开设《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美好安徽》专栏,结合总书记提出的安徽发展方向和目标,谋划了9篇富有针对性、现实性的“主动对标找差距全力以赴抓落实”系列述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同年10月,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前往苏浙沪考察取经。当月17日至24日,《安徽日报》头版“江淮时评”栏目又连续推出5篇“全面对标苏浙沪系列谈”。系列评论催人奋进地谈到,“安徽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坐不住的危机感,自觉拉高标杆,奋力争先进位,拿出干劲、闯劲、拼劲,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真正把‘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鲜明地写在安徽发展的旗帜上。”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澎湃新闻等新媒体平台纷纷转发系列评论,仅《破小富即安,立忧患意识》一篇文章就被转载380余次。

党报评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0世纪80年代,评论大家范荣康在给研究生授课时说:“党报评论选题,不仅要从‘上面的精神中选,还要注意从‘下面的呼声中选……‘上面的精神来自‘下面的呼声,有了‘下面的呼声,才有‘上面的精神。”【2】从操作层面诠释了“党报姓党”与“党报为民”本质上是同一指向。查阅《安徽日报》的评论尤其是时评,“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民有所呼,报有所应”的例子有很多:原“焦点时评”专版(2017年11月改版为“思想周刊”)刊发的诸如《精准扶贫当精准选人》《教改行稳才能致远》《“分享经济”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等评论,都是针对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或现象,主动去听取群众的意见,客观地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资政建言。例如媒体报道四川达州宣布召回、调整241名贫困村第一书记,时评《精准扶贫当精准选人》即以此为由,分析“要求为何突然这么严格”,因为群众反映有的扶贫干部扶贫不力、“为官不为”。文章中有形象的比喻:“如果说精准扶贫告别‘漫灌、实行‘滴灌,那么,驻村第一书记这支队伍就是一根根‘管道,直接关系着扶贫成效。”只有做到精准选人、精准监管,选派干部才能够扑下身子真扶贫,输血造血挖穷根。

二、党报评论坚持正面为主宣传方针与问题导向并行不悖

范敬宜说:“提出以正面宣传为主,是以我国的客观现实为根据的,因为正面事物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流。”怎样如实反映这个主流?正面宣传也要着眼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长江客轮“东方之星”翻沉大救援中,海军潜水员官东英勇救人的壮举传遍全国。《安徽日报》“江淮时评”刊登《官东的英雄气概从哪里来?》,引用在宁国老家的官东父亲官昌元的话:“我们一直教育官東要有热心肠,要关心和爱护别人。他小时候见到乞讨的人,都找我们要钱去施舍。”官东的英勇表现,完全在意料之中。文章还写到,近年来,安徽在“中国好人榜”入选人数、道德模范数量上位居全国前列,是安徽这片道德热土孕育出一个英雄;官东还在中国军队“火红的熔炉”中得到了锻炼,在沧海横流之时方显英雄本色。“官东精神”是近年来在抢险救灾中涌现出来的新典例。在各行各业中,有更多像官东一样的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他们的闪光品格和高尚精神通过党报等主流媒体的发掘和传播,更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丰润起来,民族气节高昂起来,民族脊梁强硬起来。

另一方面,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上少数人的偏激观点容易得到快速传播,进而变为负面观点的集体宣泄。[3]而党报的性质和定位决定了党报评论务必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要善于先人一步发现问题,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权威、理性的声音。比如,《安徽日报》“安正平”专栏刊发的时评《年终总结不妨有“负面数字”》,结合皖南某县发生央视记者因采访污染项目被殴打的事件谈到,岁末年初之际,地方总结材料中照例有大量反映成绩的“闪光”数字,然而,所谓的“正面数字”往往掩盖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报忧的“负面数字”更不可少,它让人居安思危,看到不足。时评建议,总结材料需要改革,适时列出一些“负面数字”,这是执政为民的有力体现,是有自信力的充分展示。时评透过表面现象,看清问题本质,分析入情入理,揭示事物的要害,触及人的灵魂。近年来,“安正平”“江淮时评”“每周话题”等时评专栏围绕中心工作,聚焦重大事件,抓住思想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推出评论文章,抢占舆论高地,掌握话语权,体现问题导向的精品评论不胜枚举。如《除“四风”没有局外人》《“照镜子”重在找差距》《“村官”腐败倒逼基层治理升级》《扶贫考核:算“得分”更要算“失分”》等等。《安徽日报》还发挥“徽风”短评的战斗性,在社会热点问题面前不回避、不失语,比如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推出一组时效性、针对性强的“全面从严治党系列谈”精短评论,一事一议,辣言辣语,鞭辟入里,正本清源,有效地宣传和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三、党报评论坚持参与媒体深度融合,实现线下和线上的统一

在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出现巨变的情形下,党报作为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整体转型、深度融合的挑战。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说,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样变,原创仍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党报评论仍然握有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4]在参与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安徽日报》又是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党报评论的竞争优势的呢?

首先,合纵连横,打造党报评论“国家队”。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进军,将所有媒体都赶上了同一条起跑线,对作者资源的整合利用,对评论创新的探索尝试,舆论格局的重构为党报的合纵连横创造了新的机会。2015年以来,《安徽日报》评论被《人民日报》转发连续实现突破,名列全国省级党报评论被转发量前列。《安徽日报》的评论员资源也与《人民日报》及多家省级党报共享。比较典型的案例有,2017年4月28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一周年之际,《人民日报》“连线评论员”专栏重磅刊发人民日报评论员何鼎鼎与安徽日报评论员曹显钰的对话体评论《引领创新,从“盆景”变“风景”》,重点评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对安徽创新的点赞和一年来安徽创新发展的五大亮点,并以安徽创新发展为标本面向全国深度评论创新发展新实践。这篇评论创造了安徽日报发展史上的两个“第一”:第一次以“安徽日报评论员”并署作者实名的形式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第一次以连线对话的形式在《人民日报》发表安徽日报评论员的评论。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中国网、凤凰网等全国众多新兴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转发。

其次,打造新闻“云”平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安徽日报》在省级党报中较早成立了新媒体工作室,@安徽日报自2012年11月开通以来,顺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融合”上不懈探索。2018年1月18日,安徽日报新媒体平台上线。作为平台大脑的安徽日报新闻大数据中心覆盖23万余家新闻网站、7万多个微信和微博号、4.9万多个APP,可实现线索发现、传播监测、舆情分析、应急指挥等六大功能。新版安徽日报客户端扩大党报评论的覆盖面,增强其新媒体影响力。安徽日报评论部在客户端上开通了《声度》专栏,月均刊发千字以内精短评论20篇以上,多数话题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激活繁忙生活中的不泯诗心》《相向而行化解“尬聊”心结》《小吃标准化不应丢特色》《幸福,属于每一个奋斗的人》等等,通过清新的语言,冷静的发声,引导网民明辨是非、理性思考,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与此同时,《安徽日报》在纸媒上设立了“聚议厅”“午间话吧”“微博话吧”等栏目,每期择取少量理性的网络反馈评论刊发出来,疏通舆论表达渠道,有效进行舆论引导。

总之,新形势下《安徽日报》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党报评论工作做到了三个“坚持”,创新理念,创新表达,创新机制,做强评论的思想高度、理论深度。传播主流强音,展现话语力量,有力地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职责使命,努力成为引领社会舆论的“定海神针”,在风云激荡中引领正确思想,在众声喧哗中捍卫主流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峰.以党报评论引领导向服务大局——《安徽日报》新闻评论评析[J].新闻世界,2017(04).

[2]王武錄.党报科研教学初探·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的特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167.

[3]曹显钰.理性立言谋共识 亲和发声秀“颜值”——当党报评论遇上“互联网+”[J].新闻战线,2015(10).

[4]党报评论拥抱新蓝海——2017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综述[N].人民日报,2017-8-20.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