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报如何做好社会热点新闻

2018-06-13李萍

新闻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热点新闻新闻策划

李萍

【摘 要】无论竞争如何激烈,做热点新闻,吸引更多读者,依然是媒体生存的法宝。在各种因素制约下,行业报做社会热点新闻并不容易,但如果能跳出“一亩三分地”,找准方向和方法,把专业化融入到社会化当中,行业报同样可以做得既专业又好看。这是提升行业报可读性和关注度的一条路径。

【关键词】行业报;热点新闻;报道角度;新闻策划

行业报是市场细分的产物。长期以来,不少行业报在其所属的领域内深耕细作,在追求“专”和“精”的同时,往往容易落入“窄”的窠臼,导致可读性差,社会关注度不高,缺乏人气和影响力。

当下,行业报要想办好、办活,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就必须拓宽报道思路,把目光从仅仅关注某个领域转变为着眼公众关注的内容,更广泛地参与社会重大新闻、热点新闻的报道。简言之,行业报要敢于追热点、蹭热点,甚至制造热点,在做好社会热点新闻上下功夫,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中国税务报》在财经类媒体中算是“专中之专”,税收话题更显得艰深、枯燥。近几年来,我们《经济社会专刊》在行业与社会、百姓的“共振点”上抓热点、做新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找准时间节点,跟热点

受制于自身定位和刊期(多数都不是日报)等的限制,行业报无法像许多社会媒体一样,抢抓新闻第一落点,吸引眼球,但如果能找准报道时机,借势借力,行业报同样可以跟上社会热点,做出出彩的新闻。

今年2月,平昌冬奥会在韩国举行。这一重大赛事引人关注,也让人更加期待4年后的北京冬奥会。作为税务报,我们无法报道赛事本身,但可以了解北京冬奥会的筹备情况,而且这类国家重大项目离不开财税支持。我们提前一个月准备,采访了北京冬奥组委会,探寻了北京延庆、河北张家口两个冬奥会场地。在平昌冬奥会如火如荼之际,我们刊发了题为《冰雪之姿财税之助冬奥不仅在赛场》这样一组稿件,报道财税在用之于民、服务冬奥上的作为和亮点。因为时间点抓得刚刚好,这组报道引发了较大关注。

有些报道时机是“等出来”的。2017年4月,建设雄安新区的消息公之于众。我们没有马上着手,而是选在公布设立雄安新区3个月的时间点,用两个整版从经济、税收角度对雄安新区建设做了一组深入报道。选择这个时间点,一是当时有消息说相关规划会在6月底左右出台;二是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可挖掘的新闻点会更多。我们协调了北京4个核心区、联系了几十家央企,并到雄安进行了集中采访。整组报道是税收领域对雄安新区建设的第一次公开反映。报道见报当天,国家税务总局局长专门带上这期报纸去雄安调研。

有些报道时机,需要记者的预见力去发现。2014年,我們做过一篇关于创业者的报道。当时,国家还没有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但记者敏锐地觉察到创业、创新热潮正在形成。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刚在互联网创业圈内小有名气的3W咖啡馆,采访了一群创业者,完成了《他们世界:既往不恋,纵情向前》的专题报道。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专程到3W咖啡馆调研,我们又抓住这一时机,再访3W,请他们谈谈一年多来的发展及对财税工作的建议。这类报道在同类报纸中并不多见。

需要注意的是,把握时间节点,往往也意味着连续性报道非常重要。这几年,我们在“公众关注”“热点”等版面持续做跟进式报道,采写了不少稿件。每篇稿件均紧扣财税本行,从“税收用之于民”的角度着眼,既有热度,也有深度。

二、巧妙找寻切口,蹭热点

一般行业报听起来离社会热点似乎有点儿远,但行业报要想增强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就要学会利用社会热点,甚至是“蹭热点”。这要求行业报记者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能找准报道角度和切入点。

(一)善从行业视角挖掘

行业报记者要会从行业视角剖析新闻事件,发挥自己的优势,把专业性融入社会新闻中。

2017年初,共享单车突然火了,不但迅速引起舆论关注,甚至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点。媒体纷纷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唯独没有人从财税角度解读。记者分析发现:共享单车的出现,实际是承担了部分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但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公共自行车早已有之。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财政主导的公共自行车,为什么会被社会资本主导的共享单车抢了风头?这算不算重复投入?这笔财税账值得说道。记者全面采访后,完成了《共享单车火了财税账怎么算》一文。这篇报道较好地体现了行业报对社会热点的关注,被多家门户网站转载。

这两年,楼市调控话题也是社会热点。2017年7月31日,在北京“3·17新政”出台百日之际,我们从税收视角切入分析楼市调控效果,推出了两个版的调查报道,完成《“税”解楼市:需求端受控北京楼市价跌税减》《“双合同”折射的现实和未来》等4篇专稿,并配发评论、图表、大事记等内容,采访详实,数据完备,广受好评。随后,这组报道以调研报告形式由北京市报送国务院,获得李克强总理批示。

(二)善从百姓视角解读

百姓关注的话题往往是社会热点。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选取百姓关心的新闻点,往往能抓住社会热点。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近年来,税务报在相关版面上以税收视角聚焦、讨论民生话题,采写了一大批热点稿件,甚至专门开辟了一个栏目“民生头条”。这个栏目从百姓视角出发,紧贴民生热点、直击民生痛点、展示民生成就,既体现了税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也从税收层面为时下的民生热点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解读。诸如《“消费养老”能否走下去?》《公交卡押金应当有个说法》《“打车难”折射公共服务上的缺失》《谁在为“毒跑道”埋单?》等社会问题性报道,在行业报中并不多见。

善用百姓视角还体现在,有些社会热点其实也是行业新闻,但行业报的报道容易做得过“硬”,影响传播力。因此报道前,记者要多问问公众更关心什么。2017年12月1日,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调整,婴儿纸尿裤等进口关税直降为零,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行业新闻。单就这条新闻做一篇报道,虽然抓住了热点,但不算出彩。记者发现,两年内,这已是国家第四次下调进口消费品关税,再加上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税收政策等的出台,如此密集的政策调整,对消费者影响巨大。为何2年内如此密集地出台相关政策?消费者最终能享受到多少利好?政策的实施公众如何评价?当时,“双11”购物节余热还在,记者就此进行梳理、算账和分析,回应了公众关切,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三、提前进行策划,做热点

新闻策划对媒体的重要性无需赘言。特别在当下,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传播途径的不断增多,在报道内容形式上求新、求变,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有价值的新闻产品,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增加新闻价值上,行业报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提前做好策划。

比如,社会热点往往是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而行业报在报道时效上又不占优势,如何吸引读者关注?可以通过新闻策划,利用专业优势多做加工、解读,提升报道的新闻价值。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社会重大新闻报道方面。比如几年前,我们做过一个“京津冀一体化”的策划。京津冀一体化从地域规划被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个重大选题,也是热门话题。在这种情况下,税务报应该怎么报道?我们分析: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事件中,税收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同样引人关注。因为京津冀一体化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而这些利益背后主要就是财和税的问题。分析、探讨这些问题,是我们的优势。最终,我们确定了“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税收抉择”这一主题,然后兵分三路,在京津冀三地采访了十多位官员和学者、数十名税务人员、近百位纳税人,呈现各方的思考和建议、经历和感悟,连续两期刊发了5个版面的深度报道。这组报道,从财税层面为决策者提供了分析和参考,并獲得了当年的中国产经新闻奖。

类似的选题还有“一带一路”倡议、雄安新区、塞罕坝精神、自贸区建设、精准扶贫、冬奥会、汶川地震10年等重大事件,通过策划,我们都做出了不错的报道。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新闻策划可以巧妙组合,充分利用版面、栏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策划,也可进行系列性报道,形成报道声势和特色,增强报纸影响力。

一些行业新闻,如果策划做得好,不但能做出深度,也能做出热度。

比如,这两年“网红”和“网红经济”很热,对这一新业态的税收管理和服务问题随之而来。与之类似的还有新型零售模式的出现,同样引出了比较敏感的电商征税问题。前一选题,我们与税务机关合作,借全国首个网红小镇开张之机,采访了网红小镇负责人和主播等当事人,同时邀请专家为我们点评,完成了《从线上到线下网红产业探索新路径》一文。后一选题,我们与主管税务机关共同调研,采访了阿里巴巴、京东和苏宁三大电商巨头以及行业专家,完成了《新模式激发中国零售业新变局》《税眼看变革:亮点和挑战并存》等一组分析性报道,并在“双11”网购节期间刊发。类似报道给行业内外关注这一问题的人士提供了观察和思考的角度。

总之,行业报无论如何定位,最重要的身份还是一份新闻纸。敢于抓社会热点、善于抓社会热点,对于提升行业报的关注度和竞争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鸿雁.行业报的热点新闻策划[J].中国记者,2004(10).

[2]徐晓东.以新闻策划增强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世界,2013(11).

[3]徐俊峰,张庆娥.如何提升行业类报纸的影响力[J].科技传播,2015(09).

(作者单位:中国税务报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新闻策划
热点新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其对思政工作的启示分析
浅谈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
企业新闻策划与企业新闻宣传人员的素质提升
县级台如何做好新闻策划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新闻策划让新闻报道深一度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媒体在社会热点报道中的重新定位
报纸新闻策划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