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onvilliers筋膜对排尿及性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8-06-13梁冲
梁冲
【摘要】 Denonvilliers筋膜位于泌尿生殖器官与直肠之间,是分隔泌尿生殖器官与直肠的一条菲薄的筋膜,在手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与直肠肿瘤中,对阻止肿瘤扩散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一直不能确定关于Denonvilliers筋膜的胚胎学起源、神经走行、解剖结构和淋巴结分布等问题,导致手术治疗后发生泌尿生殖器官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本文从Denonvilliers筋膜的概念、胚胎学起源、结构与命名、神经走行、淋巴结分布、毗邻关系及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明确其解剖学和病理学特点,以便进一步优化手术效果,提高生存率,减少排尿及性功能影响。
【关键词】 Denonvilliers筋膜; 排尿; 性功能; 影响
doi:10.14033/j.cnki.cfmr.2018.4.0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4-0184-03
Denonvilliers筋膜解剖位置极其重要,为直肠与泌尿生殖系统之间的屏障,但因直肠前游离操作空间狭小、筋膜菲薄易损坏、筋膜走行个体差异大等原因,易损伤盆腔自主神经,导致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王亚儒等[1]研究发现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30%,性功能障碍11%~88%,且发生率较高。深入了解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结构,把握术中的切除范围,选择正确的手术游离平面,才能更好地保留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性功能。本文探讨Denonvilliers筋膜的解剖学特点,以期降低复发率,降低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2]。
1 Denonvilliers筋膜概念
1836年,Charles Denonvilliers第1次提出此概念,Denonvilliers筋膜也称作直肠生殖膈,它属于疏松结缔组织的致密化纤维肌层,在男性中分开直肠和膀胱与精囊,在女性中分开直肠和宫颈与阴道[3]。
2 胚胎学起源
2.1 融合理论
李明辉等[4]提出胚胎时期Denonvilliers筋膜来源于直肠膀胱凹陷处两层腹膜,凹陷自尾部向上逐渐融合退化,形成了Denonvilliers筋膜,位于直肠前方,膀胱、前列腺、精囊(女性为子宫、阴道)后方,两侧相连于盆壁筋膜,将盆腔间隙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严雪冰等[5]认为腹膜融合理论更能合理地解释其解剖来源,即直肠手术入路及直肠游离的解剖层次等问题,得到广大临床医师们的认可。
2.2 间质理论
1922年,Wesson表明胚胎期的直肠膀胱陷凹逐漸变扁、变浅,两层逐渐靠近,其间的疏松的间充质逐渐浓缩凝集填充于直肠周围而成,该筋膜是致密结缔组织[6]。
3 结构与命名
3.1 Denonvilliers筋膜为单层膜
李文睿等[7]认为解剖结果为多层结构是将直肠固有筋膜当成了Denonvilliers筋膜的后层,因此不存在前后两层。
3.2 Denonvilliers筋膜分为两层
田衍等[8]认为Denonvilliers筋膜存在两层结构,前层较薄,后层较厚,呈对称的“Y”型,是由两个独立层面中的间充质分别浓集凝结形成的,由胶原纤维在平滑肌纤维中下降组成。前层在前列腺和精囊的后方,位于膀胱的背侧,后层在薄的直肠系膜前部和直肠固有筋膜的前方,位于直肠的腹侧面,向下与直肠侧韧带相互融合进入直肠系膜,何庆泗等[9]指出直肠的深筋膜是由覆盖于直肠腹侧面的间充质最终发育而成,最终成为直肠系膜的一层。
4 筋膜的走行
4.1 颅侧和尾侧走行
Denonvilliers筋膜的颅侧起源于直肠的纵行肌纤维,王毅等[10]提出在筋膜的前方及后方存在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男性直肠前方,以及女性直肠与阴道之间,这些疏松结缔组织有一定的间隙,有利于手术操作,分隔直肠生殖膈,形成的无血管区,可供手术操作。从直肠腹侧的直肠中垂直向下走行,肌纤维隔分出一小束纤维覆盖于肛门外括约肌的腹侧,其余大部分纤维走行附着于会阴体,筋膜前叶与直肠尿道肌相互愈着。高琴[11]发现女性的前方宫颈-阴道与Denonvilliers筋膜密切相连,筋膜前层在直肠子宫陷凹水平以上紧贴着子宫后壁向上走行,融入子宫后壁,并逐渐消失;前层沿子宫陷凹水平贴紧直肠前壁向上逐渐变薄消失,后层从前层上钝性分离,与直肠纵行肌融合。
4.2 筋膜两侧走行
凌云志等[12]提出Denonvilliers筋膜附着于盆壁筋膜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呈楔形状,筋膜两侧连接了直肠侧韧带,止于盆壁筋膜,附着点并不明确,筋膜不断分裂为筋膜束,附着于直肠系膜的神经血管束,穿过盆壁筋膜,开始分束,前束继续走向外上方,后束继续走向外下方,覆盖在肛提肌表面的筋膜为止,其前叶向尾侧与直肠尿道肌相互融合,其余与骨盆周围结缔组织融合消失。Bertrand等[13]发现Denonvilliers筋膜前层向两侧与直肠后方的骶前筋膜相延续,在直肠系膜前方与直肠骶骨筋膜后方走行;而后层与直肠直接延续,融合形成直肠固有筋膜,在靠近侧方附着盆壁筋膜间处增厚,与前方泌尿生殖结构密切相连。女性Denonvilliers筋膜两侧走行与男性不同,在直肠阴道隔处止于不同点,在阴道下部止于肛提肌出口,中部止于盆筋膜腱弓,上部止于阴道旁组织。
5 筋膜的毗邻
5.1 与周围筋膜的关系
盆腔内解剖结构多,空间狭小,手术操作难度大[14]。(1)直肠后方的骶直肠韧带与骶前筋膜。(2)盆壁筋膜可见类似于栅栏样结构包绕直肠及直肠周围脂肪、神经、血管的直肠固有筋膜与盆壁筋膜。(3)直肠侧韧带,还有一些筋膜尚未明确。(4)直肠前方的栅栏样组织Denonvilliers筋膜。Denonvilliers筋膜后层与直肠延续形成直肠固有筋膜,成为直肠内部的第一道环状结构;梨状肌筋膜与盆壁腹膜等形成直肠内部第二道环状结构。艾旭等[15]认为盆腔内部各结构间关系是变化多端的:Denonvilliers筋膜与周围筋膜靠近腹膜反折的位置解剖结构清晰;但靠近尾侧骨盆空间的则逐渐缩小,Denonvilliers筋膜逐渐增厚,与盆腔筋膜、直肠固有筋膜逐渐融合,间隙也慢慢消失;在接近直肠齿状线平面时各个筋膜之间结构已模糊不清。
5.2 与直肠、膀胱及精囊的关系
侯雷等[16]发现它们的位置关系非常紧密,筋膜的深层就是泌尿生殖神经血管束,穿过盆壁筋膜后下腹下丛交叉汇入泌尿生殖神经血管束;它走行时紧贴精囊与前列腺包囊,与来自前列腺、精囊腺被膜的疏松结缔组织逐步融合,在前列腺尖部远离前列腺包囊;Denonvilliers筋膜后方与直肠密切相连,与来自直肠肌层的一部分结缔组织相融合,二者之间没有可供操作的间隙,在行直肠系膜切除术(TM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时有必要切除Denonvilliers筋膜。Walsh在1982年指出在术中损伤泌尿生殖神经血管束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穿过Denonvilliers筋膜泌尿神经血管束向前走行,逐步分层向侧方融合消失,这些细小的泌尿神经交通支束连接两侧盆腔自主神经,当损伤一侧盆腔自主神经,这些交通支具有代偿作用[17]。曾志强等[18]研究发现,当一侧自主神经受损时,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对保留患者泌尿生殖功能具有一定作用。
6 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Denonvilliers筋膜与盆腔自主神经关系密切,是盆底解剖中分隔直肠与生殖系统的重要筋膜,选择直肠前方手术平面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及个体差异[5]。TME理论是将直肠及其系膜整体切除,术中尽量保留盆腔神经,目前是临床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王海全等[19]认为,TME选择直肠前方手術平面存在两种观点:(1)在Denonvilliers筋膜与直肠固有筋膜之间进行游离,以减少损伤盆丛的概率,保证患者泌尿与生殖器官的功能正常。(2)Denonvilliers筋膜前方游离和Denonvilliers筋膜后方游离。Denonvilliers筋膜将直肠固有筋膜与生殖泌尿系统分隔,对直肠癌起着屏障作用,切除平面应该在筋膜的前方,能够将直肠系膜完整切除,确保无肿瘤残留,达到根治的目的。多数学者认同此观点。Denonvilliers筋膜两侧为盆丛神经上部,属于副交感神经,徐小群等[20]发现,当解剖前外侧时,很容易损伤穿入盆壁的盆丛神经,引起性功能障碍,因此施行TME时,应该在筋膜后面游离直肠。双侧盆丛的交通支在Denonvilliers筋膜的前方走行,它们在一侧盆丛损伤时可以起到代偿作用,TME不能采用Denonvilliers筋膜前切除平面,否则损伤该交通支,影响其代偿作用。刘海滨等[21]建议在Denonvilliers筋膜后方进行操作,因为在施行直肠前游离操作时,极易损伤前列腺静脉丛引起出血,需要在精囊表面保留一层菲薄的筋膜,而后方进行操作可减少损伤几率,避免损伤泌尿功能、性功能乃至排便功能。郑逸川等[22]认为,Denonvilliers筋膜优化切除方案,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直肠前壁的T3期及T4期的肿瘤,或明确诊断直肠前系膜已被肿瘤侵犯时,为达到根治目的,应于Denonvilliers筋膜前切除肿瘤;而对于未侵犯直肠前系膜的非直肠前壁的肿瘤且患者,选择Denonvilliers筋膜后方切除平面,可减少泌尿神经血管束造成损伤的概率,减少尿潴留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王洋溢等[23]认为,治疗直肠癌的主要目的是根治肿瘤,保障患者生存,降低复发率,其次是最大限度地避免损伤神经,保留各器官的功能。李昌荣等[24]的研究结果相同,即对于直肠前壁已经侵犯到直肠前系膜的肿瘤,则应于Denonvilliers筋膜前彻底切除,以保障癌细胞的根治性切除,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泌尿生殖血管束的损伤;而对于没有侵犯直肠前系膜的非直肠前壁的肿瘤,手术操作在筋膜后方切除,避免损伤盆丛神经。廖健南等[25]发现调控性功能的副交感神经通过DenonviUiers筋膜两侧前方,不能够在其前方进行游离,否则损伤神经,引起如尿潴留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徐本文等[26]研究发现,沿直肠前方与Denonvilliers筋膜后方存在解剖间隙进行游离,不仅能够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还能够减少神经损伤,邓祥兵等[27]研究发现,患者术后正常排尿及勃起、射精功能的保存率分别为87.3%、82.5%和79.4%,明显优于对照组。沿此间隙进行游离既达到了肿瘤根治的效果,又尽最大可能地保护了盆腔生殖泌尿系统神经,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7 小结
综上所述,Denonvilliers筋膜与生殖泌尿神经关系密切,具有屏障作用,明确局部解剖结构,正确选择解剖平面,正确选择手术方案,能够保证完整切除肿瘤,且尽最大可能避免盆底自主神经的损伤,减少男性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的发生,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儒,李超敏.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3):234-235.
[2]杨术明,白建鹏,谭小琪.不同前列腺增生手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5,35(3):397-399.
[3]王毅,马国龙,梁小波.Denonvilliers筋膜解剖特点及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1):77-80.
[4]李明辉,夏海波,李海峰,等.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TME术后老年男性直肠癌患者性功能和泌尿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105-106.
[5]严雪冰,彭佳远,朱庆超,等.Denonvilliers筋膜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2):108-110.
[6]高晓嵘,李娜,薛艺东,等.保留自主神经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男性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12):971-972.
[7]李文睿,周乐群,张卫光.直肠系膜临床解剖学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7):1051-1056.
[8]田衍,罗华友.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8(2):308-309.
[9]何庆泗,陈月光,孙国瑞,等.盆腔自主神经监测技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3):245-246.
[10]王毅,梁小波.从膜外科角度对Denonvilliers 筋膜应用解剖的再认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10):1092-1095.
[11]高琴.不同手术途径子宫全切除术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对比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5,24(1):65-68.
[12]凌云志,张宏,丛进春,等.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排尿及男性性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医刊,2015,50(2):39-44.
[13] Bertrand M M,Alsaid B,Droupy S,et al.Optimal plane for nerve sparing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immunohistological study and 3D reconstruction:an embryological study[J].Colorectal Dis,2013,15(12):1521-1528.
[14]杨盈赤,金岚,张忠涛.完全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8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21(8):850-856.
[15]艾旭,马旭,龙舟.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微创手术对中青年男性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19(11):835-838.
[16]侯雷,刘志满,张学敏.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临床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53(21):2113-2116.
[17]王毅,马国龙,梁小波.Denonvilliers筋膜解剖学研究及其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5,20(6):534-539.
[18]曾志强,霍景山,陶世明.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盆腔自主神经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6):800-802.
[19]王海全,张林.直肠癌根治术性功能保护研究进展[J].中國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3):210-212.
[20]徐小群,许多,徐昶.经肛辅助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配合实用医学杂志,2015,21(7):1196-1198.
[21]刘海滨,王岩,张国超.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术后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12):903-906.
[22]郑逸川,陈小勋,黄克伟.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4,29(8):16-18.
[23]王洋溢,徐阿曼.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22(9):1354-1357.
[24]李昌荣,李伟峰,李红浪.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超低位直肠癌肛门括约肌间切除Meta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21(8):879-883.
[25]廖健南,郭水莲,刘展慧,等.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难易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19(7):505-508.
[26]徐本文,牛四龙,崔红燕,等.基层医院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5,27(13):1583-1584.
[27]邓祥兵,孟文建,张元川,等.直肠前间隙Denovilliers筋膜分层结构及与前列腺血管分支的关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5):489-493.
(收稿日期: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