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高校传统吟唱的现状与分析
2018-06-13高晋张品琪
高晋 张品琪
【摘 要】传统吟唱是古人学习诗词的有效手段,那么掌握经典诗歌曲词就要传承与发扬传统吟唱。同时传统吟唱是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需要。吟唱在清末年废弃科举制度之后,只有少数研究者对它进行分析探讨。本文对吟唱的含义特点以及吟唱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桂西北高校的吟唱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传统吟唱;吟唱方法;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74-01
传统吟唱是古人学习诗词的重要途径,它是音乐与文学诗词的结合,诗词讲究意境美并通过特有的音韵来体现它的艺术表现,从而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和美德。
一、传统吟唱的含义与特征
传统吟唱是中国诗词的一个特定诵咏方式,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形式。《辞海》释“吟”为“作诗,吟咏。”《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依照乐律发出的声音。”《现代汉语词典》将“吟”释为“吟咏”,释“咏”为“依着一定腔调缓慢地诵读。”“唱”,传统吟唱,是把诗词音乐化艺术化的衍展,其表演性更强,部分有谱可依。不管是古代的诗词歌曲还是现代人对诗词进行后创作配曲,它们都有着极强的艺术美,传统吟唱是可以看谱吟唱,并加入自身的感情与情绪,吟唱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二、传统吟唱的方法
传统吟唱的曲调继承是靠口口相传的。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一种基本曲调后,才能学会如何谱曲。唐代的格律音律发展成熟,宋代词也发展起来,在古代,所有的诗词都是可以吟唱的,用五声调式来谱曲。传统吟唱的曲调有很多类型,如仄起七律、仄起五律、平起七绝、平起五绝、仄起七绝、平起七律、平起五律、五谷、四言诗、骈文等。元朝的《诗余图谱》到今天依然使用。
传统吟唱中有部分古诗词是有乐谱可据,由于传统吟唱的传承是口口相传,所以大部分的古诗词是没有曲谱,那么我们就需要给这些诗词的曲调进行重新编配。新创的吟唱曲调也是有要求的。首先要做到“声情一致,声形如一”。诗词的内容决定了吟唱的曲调与形式,所创作的曲调要为诗词的内涵、内容与情绪所服务。这样才能提高吟唱者与欣赏者的古诗词鉴赏力。以声传情、曲调与诗词达成一致,是新创曲调的根本。其次,要讲究“平长短”,吟唱的基本调也是按照这个规律谱曲的。最后,任何规律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的原则规律下要想创作出优秀并有新意的作品,还需要灵活变通,根据诗词的含义在不超出原则的基础上表达情意,吟唱效果会更具有现代旋律的优美。
三、传统吟唱在桂西北高校开展的现状
传统吟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从某种角度上讲,傳统吟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笔者对桂西北高校在传统吟唱开展方面进行了调查,采取谈话法、走访法、问卷法等。
首先发现,桂西北高校未开设吟唱方面的课程与社团,也没有与之相关的活动,学校倒是有诵读比赛、演讲比赛。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朗诵比赛》《红色朗诵者》《中秋诗会朗诵会》《师范生演讲比赛》《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等,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对“吟唱”这个词很模糊,甚至不清楚什么是吟唱。在问卷调查中,也有部分学生对吟唱很有兴趣,但是学校并没有开设这类课程与活动,个人无法进行学习与表演,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吟唱有着一定的演唱技术要求,个人虽喜欢,但是无老师指导,没有正确的学习方向。因此得出结论,目前桂西北高校在吟唱开展方面为空白。
四、传统吟唱在桂西北高校开展状况分析
建国以后,传统吟唱不再进入课堂,同时由于国家推广了普通话,也影响着传统吟唱的传承。原因传统吟唱受地方方言与民歌戏曲影响较深,而普通话的音调比吟唱的音调少,这也给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难度,并且现在人们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也影响着传统吟唱的推广与学习。
现在的学生接受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考试成绩,对诗词的学习只注重内涵,忽视了诗词中本有的韵律与感情,大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欣赏诗词与写作方式为主,几乎没有传授传统吟唱方面的知识。另外对传统吟唱技巧熟练的教师占少数,开设吟唱课程的学校也只有少数。
另外,在学校的考试与升学考试中,对诗词的吟唱并没有要求,因此人们学习吟唱的机会也受到很大影响,没有人学习也使它的推广成为难题。吟唱有着很大的争议,并没有具体的范畴,这也造成很多新创作的诗词作品没有被纳入此领域内。因此得出,我国现阶段很少有将传统吟唱纳入课程中。
参考文献:
[1]钱茸.同主题异方言吟唱曲的唱词音声对比个案一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1):58
[2]贺雨程,彭世强.古诗文要用唱的[N].申江服务导报,201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