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段教学”模式的数学课堂实践的几点体会

2018-06-13多杰仁青

商情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模式

多杰仁青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靠教学去实施,由于数学课程标准带来了数学课程理念的革新。因此旧的教学方式必然要相应地进行革新,这就迫切需要一种与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摸式,不然数学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改革的目标难于实现。

【关键词】数学课堂 “六段教学”模式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在他创立的异步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了“六段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究学习——强化学习),我在数学课改中尝试用“六段教学”模式来落实数学新课程理念。下面是我的作法与体会:

一、“六段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

如绝对值一节内容的教学,是数学教师众所周知的教学难点。在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中被安排在《代数》第一册(上)第二章第四节。教材要求学生学习本节后达到的目标是:1.给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绝对值。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教参建议用2课时教学。

过去我们用“灌输式”教学,两节课“灌”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头昏脑胀,直到初中毕业还有学生不知道绝对值到底是什么,更不知道比较两个负数大小为什么一会儿比较绝对值,一会儿比较原数。北师大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把绝对值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由于学生此前没有学过代数式基本知识,教材没有出现用符号语言表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的内容。教学目标除了义务教材提出的两条外,增加了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时间压缩为一课时。虽然实验教材难度要求有所降低,但若用“灌输式”教学,一课时是无论如何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我在教学中,按“六段教学”模式是这样处理的:将本节内容划分为绝对值概念和比较两个负数大小两个教学单元(异步教学不是以章节或课时为单元进行教学,而是以学生可接受,又相對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两个单元各计划用25分钟教学。上课一开始就针对绝对值概念这个单元出示如下问题(问题来自于2003年版本):

(1)把课本43页第二题中的8个数填入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2)做43页第5题的(1)(2);

(3)将上题(1)中的数的相反数写出来并完成上题的第(3)题;

(4)规定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为+4千米,那么向西行驶5千米为-5千米,若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超过3千米的每千米加收l元2角,那么出租车向东行驶4千米向西行驶5千米各需要多少车费?司机是怎样计费的?

(读课文后做以下各题)

(5)阅读课本41页图、回答图中提出的问题:

什么叫绝对值,举例说明绝对值的应用。

(6)借助数轴填空,1+21=(),I-31=(),1 01=(),I - 7.81=();

做42页随堂练习1;

(7)|-3|=(),|+3|=(),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关系是(),绝对值为同一个数的有理数有()个,例如();

紧接着教师向全体学生指示方法: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绝对值,先学习绝对值概念。请大家注意几点:(1)绝对值符号的读法和记法,如|+2|读作正2的绝对值,“||”是表示绝对值的符号;(2)我们重点要弄清什么叫绝对值,怎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3)按老师出题的顺序学习,力争自己独立完成任务,万一有困难,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与老师一起讨论,完成后到老师这里对答案。现在独立学习开始。

学生进入独立学习阶段,老师走下讲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研讨学习)。约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完成1-12题后,老师让学生举手回答第6、9、10题,然后出示答案,请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研究。待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学懂本单元内容后,接着学习下一单元。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当全班学生面进行全体指导的时间不到整个学习时间的五分之一,多数时间在讲台下做指导,但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比“灌输式”效果还要好。

二、几点体会

1.“六段教学”模式能有效帮助教师改变角色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数学教师习惯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练,老师讲到那里学生跟到那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要改变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六段教学”模式,把教师的工作确定为指导学生学习的性质,要求教师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思想,扎扎实实为学生学习搞好指导,且将指导程序确定为五步,指导形式概括为三种。只要我们严格按照五步指导程序和三种指导形式操作,就能避免走“灌输式”的回头路,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

2.“六段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做到真正有效地学习。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意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搞)》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六段教学”模式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个体性这个学生学习的规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和教师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指导地位,将学生学习程序确定为六步(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节)。六步学习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线,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如在学习绝对值概念时,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引导下自学并答题,当遇到自己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离开座位请老师、同学给予启发,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做“试一试”时可以查看参考书得到启发,既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一个学习单元的安排都是以学生学习实践为主,通过学生自己看书、做作业、思考探索问题,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获取知识,复习、改错、小结也是在做作业和交流中实现的。这样的学习程序使学生学习的个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是真正的自主学习,真正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模式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