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2018-06-12赵庆周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赵庆周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探讨,21世纪应培养怎么样的学生,才能成功融入未来社会?为此,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指出教育要凝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纲领的课程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高中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时期,物理作为高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每个物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 物理教学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较为薄弱。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所以落实人才强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我国的人才竞争力很有必要。高中阶段,是影响学生未来的关键的一扇门,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深入研究教材,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物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品质。通俗地说,就是当把所学的物理知识都忘掉后,所剩下的给人终身受用的东西。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所以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应把教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真善美的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让物理课堂充满激情。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崇高的理想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思考和生活,学会探索和创新,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二、发展核心素养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物理相对有些难度,并且具有很高的抽象性,非常枯燥,是令不少学生头疼的学科,以至于很多学生对物理缺乏兴趣,物理学习也仅仅是为了完成高中学业或者应付高考,完全是一种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被动学习,就不会形成终身学习的医院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严谨、刻板的教学模式,用幽默的语言,将真实的历史事件、感人的科学精神、不断创新的思维方法,融入到物理教学中,也可以联系生活和生产,创设情境,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要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物理教学侧重思维的启迪,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避免直接给出问题的结果,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展开质疑和讨论,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和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的发现问题、合理猜测、分析论证、合作交流等过程,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的时候,猜想假设: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证明猜想,学生之间交流探讨,两个弹簧对拉,通过水平、竖直和倾斜等情况,两个弹簧的读数都相等以证明猜想。有的同学可能质疑这是在平衡状态下,要是在非平衡状态下会怎么样?可以通过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进行试验,鼓励学生自行尝,总结规律。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的魂,是物理学大厦中的支柱,物理就是利用一个个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教学中,让学生重演重要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对学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领悟规律发现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巧妙方法,体验探索,感受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毅力和恒心,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思维模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物理导学案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尤其是在实验课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参与到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在实验中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逐步形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中有一些问题型实验教学,这些问题型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向都十分清晰、明确,教师如果适当的加以利用,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非常有益。可能刚开始有的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分析,运用物理学中的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学生另辟蹊径,提出一些巧妙的思维模式或解题思路,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引向深刻和持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一个非常典型的实验,分子直径数量级的测量实验,这个实验中利用分子体积不变性原理,为学生处理这类相似问题指明了解题思路和思考方法,对学生的创造力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该实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实现高质量教学。

总之,物理教学最本质、最核心的追求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对物理核心素养认识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漫长、不断深入的过程,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去探索、思考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J].苏俊. 新课程(下) 2018年06期

[2]浅探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J].吴玉林. 新课程(下) 2018年06期

[3]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胡巧梅. 新课程(下) 2018年06期

[4]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J].刘宝丰. 考试周刊 2018年77期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