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8-06-11曹明坤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会稳定

曹明坤

摘 要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对于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讨,确保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畜牧业发展;社会稳定

畜牧养殖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因此做好动物防疫对于农村经济增收、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影响[1]。因此,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需要根据目前的现状,以防控重大疫病和维护社会安全为主旨,做好防疫管理,提高养殖户的管理意识与公共安全意识,坚持防治为主的原则。各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执法与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畜禽养殖的科学化水平,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性。

1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防疫体系不健全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完成的,但是多数村级防疫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存在知识盲区或断层。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低,培训机会少,导致其专业水平不高,防疫意识较差,容易出现虚报免疫密度和进度的问题,没有按照规定保存、使用疫苗,没有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导致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许多漏洞,影响畜牧养殖动物的健康成长。

1.2 养殖户对动物防疫的認识水平低

由于我国许多农村的生产活动都是比较粗放的方式,动物防疫工作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状态,养殖户对于动物防疫的认识较少,没有认识到动物防疫对于养殖动物的健康安全以及畜牧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动物防疫工作中不但不配合,甚至出现阻挠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养殖观念滞后以及法律意识淡薄。

1.3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漏洞

对于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而言,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基层政府没有重视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部分政府人员认为动物防疫工作就是畜牧兽医站的工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宣传、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都没有加强控制[2]。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制度落后,动物防疫工作不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流于形式,甚至是空白的,导致动物防疫计划没有落到实处。部分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依法制定国家发布的动物防疫政策,同时也没有采用先进的防疫技术,导致动物防疫工作效率低下。加上农村养殖户往往避开居住区,较为分散,交通不便,导致动物防疫工作周期较长,没有达到规定的疫苗运输与保存条件,导致免疫失败的情况频繁发生,而由于免疫失败,可导致地区出现动物疫病,这就影响了当地畜牧养殖的健康发展。大部分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免疫程序实施不规范,多在春秋两季进行免疫,新入栏动物没有及时进行免疫和补免,留下了安全隐患。

1.4 动物防疫工作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采用的防疫技术较为滞后。对于小规模养殖户来说,主要存在药不对症、剂量错误、疗程混乱等问题;对于养殖场来说,主要存在免疫程序不规范、疫苗质量不过关、操作不合格或是无害化处理不严谨等问题[3]。散养户以及中小型养殖场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消毒不过关的问题,许多养殖人员仍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没有注重预防措施,环保观念淡薄。

2 提高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策略

2.1 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制度

首先需要坚持防治为主的原则,根据当地动物疫情流行状况,制定科学的防疫方案,尤其是对传播速度快且危害大的疫病,需要及时开展免疫。在应用疫苗时需要多观察有效日期、注意事项以及免疫流程,在接种后需要耐心观察,在当地出现流行病后,可以通过追加接种的方式来降低疫病发生风险。然后需要加强养殖消毒管理,这就需要提高养殖人员对消毒工作的重视,同时需要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时刻警惕疫病的发生,从源头上阻断传染途径,从而降低疫病流行风险;加大养殖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科学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预防意识,接受并学习新的养殖管理技术,从而提样养殖行业的技术含量,从而让养殖行业不断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最后,需要完善动物防疫相关法律建立健全。通过法律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防疫工作的可操作性,也为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工作提供更加细致化的法律依据,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原则。此外,还需要不断落实资额认知,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制度的建立,将重大动物防疫目标层层落实,实现基础免疫的有序开展。

2.2 加强动物防疫团队的建设

首先需要不断完善各级动物防疫工作,建立基层动物防疫站,主要承担每年两次谱免以及新入栏动物的补免,同时还需要负责建立防疫档案、动物标识佩戴、大面积宿舍消毒、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以及疫情观察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重视防疫团队的建设,定期开展座谈会议以及培训班,加强对动物防疫人员开展知识培训,从而提高其专业操作和法律意识,加速基础知识的更新,从而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技术水平,提高防疫人员的责任心,确保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构造高素质的防疫团队。此外,政府还需要重视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资金投入,不但更新防疫工作相关仪器设备,从而为防疫工作提供良好的软硬件设施,避免疫苗保存不当引起的疫苗无效化问题,有助于提高防疫的效果。

2.3 加强免疫程序的实施

动物防疫工作中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免疫、监测、检验、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需要对畜禽在养殖与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从春秋普免到每年的按时免疫,不断提高免疫密度与效果,这样才能够保障养殖动物的健康安全以及畜禽产品的质量,减少疫病以及人畜共患的问题发生,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3 结束语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同时由于涉及范围广,工作量较大,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制度,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力度,创新新的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炯晖.农村基层动物防疫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2):37-39.

[2]李小波.广安市前锋区农村基层动物防疫现状及对策[J].兽医导刊,2017,14(8):43.

[3]吕庆舟,刘换英.农村基层动物防疫现状与对策——以广平县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18,23(3):4.

猜你喜欢

社会稳定
情感何以影响社会稳定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社区工作者思想状况调研及问题分析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红水河流域库区移民社会稳定状况与对策探讨
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论社会稳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