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芦笋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程

2018-06-11樊廷海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分生孢子根腐病芦笋

樊廷海

芦笋学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芦笋本是指石刁柏的嫩茎,因其嫩茎形似芦苇的嫩茎和竹笋,故国内很多人将石刁柏改称为芦笋。芦笋雌雄异株,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食其嫩茎为主,一次栽培,多年受益,一般可连续采者多用加工罐头,后者主供鲜食和速冻。芦笋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可口,有独特芳香味,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故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 芦笋优良品种

生产上应用较多,表现较好的芦笋品种有鲁芦笋一号、芦笋王子F1、冠军、硕丰。值得注意的是:再好的品种,如果不能科学的管理,也不会取得很好的高产优质效果;但是如果品种不好,再好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仍然不会取得好的高产效果;所以必须良种、良法配套才能获得高产优质,取得好效益。

2 育苗技术

2.1 塑料小拱棚育苗

我国北方地区在早春和晚秋普遍采用塑料小拱棚育苗。他具有增温保温性能好、建造容易、造价低等优点,比露地育苗可提早30多天成苗,产量明显增加,能够为芦笋早期丰产奠定良好基础。

2.1.1 育苗时间

为延长芦笋的年生长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用小拱棚育苗较为适宜,如果采用高温大棚育苗,一般可在1月上、中旬进行,苗龄达到60—80天即可在四月上旬以后定植于大田中。

2.1.2 育苗方法

将地深翻25厘米左右,每亩施入腐熟好的有机肥3000—5000千克、N 、P K各15%的复合肥50千克,与土壤充分拌匀,拌成营养丰富的培养土,然后整成1.2或1.5米宽的畦,要求畦面平整,土壤细碎,应留好排水沟,以便排灌。种植白芦笋亩用种量为50—60克,育苗地面积20—30平方米,绿芦笋亩用种量为70—80克,育苗地面积为30—40平方米。如果采用营养钵育苗,效果更好。移栽时便于起苗,不伤根,移栽成活率高。但因为用工量大、太费时,大面积育苗此法困难较大。

营养钵的培养土是培育芦笋壮苗的基础。培养土不仅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理化性状,要保温、保肥、保水、通透性好。培养土主要是由肥沃的土壤、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或堆肥以及大粪干、草木灰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比例一般是:过筛后。然后每立方米再加入捣细的大粪干或干鸡粪15—25千克,过磷酸鈣0.5—1千克,草木灰5—10千克(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1.5千克),充分拌匀后填铺于育苗畦内,厚度14厘米,将畦面整平,以备播种。

3 病害防治

3.1 病害防治

3.1.1 芦笋茎枯病

发病部位主要是茎和枝条。发病初期是在主茎上,多于距地面70厘米范围内的主茎上出现浸润性褪色小斑,而后就成淡青乃至灰褐色,同时扩大成梭形,也可多数病斑相连成为条状。斑病边缘为红褐色,中间稍凹呈灰褐色(灰棕色)以后仍可继续扩大病斑,病斑边缘红褐色、中间灰白色的大形病斑,上面密生针尖状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防治方法,采取综合措施,压缩菌源基数和提前进行预防,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病不见病,增产又增收。一定要改变不发病不打药的错误做法。

3.2 褐斑病

褐斑病也是芦笋的主要病害,严重时可以造成植株生长不良,降低产量。不会对芦笋造成毁灭性危害。

3.2.1 病症

主要发生在苗期及定植不久的幼株茎、分枝和拟叶上,引起母茎枯死,拟叶枯黄、脱落。初发病时,呈现多数紫褐色的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病斑中央变为灰色,边缘有紫褐色轮纹,病斑灰白部密生黑色分生孢子器,散出白粉状孢子。茎上多数病斑扩大相连,变为卵圆形大斑。

3.2.2 传播途径

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春季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害,温度适宜时随风雨进行再次侵害。7—9月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分生孢子繁殖迅速,为发病高峰期。

3.2.3 防治方法

参照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方法,相同的配方可以起到很好的仿效。在防治茎枯病的同时褐斑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3 根腐病

根腐病是有许多病原菌共同引起的病害,通常紫纹羽病也称为根腐病

3.3.1 病症

根腐病是菌丝侵入肉质根内,造成根的软组织和中柱腐烂,仅留表皮。表面赤紫色,严重时被菌丝包被,形似紫色纹绒状,故亦称紫纹羽病。发病后茎秆生长矮小,茎枝和拟叶变黄,以致全株枯死。

3.3.2 传染途径

病原菌在土壤中繁殖、蔓延,以菌丝层等附着植株根部传染。除紫纹羽菌引起的根腐外,还有菌核菌、镰刀菌等病原菌,也都会引起此病的发生。此病发生较慢,蔓延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在一年内不会很快繁殖扩大,但芦笋是多年生作物,待采笋进入高峰时期,会使病情加重,造成芦笋死亡。该病繁殖温度为8—35度,最适温度为27度。以枯死植株的病原菌形成菌核越冬。病原菌一般分布在地面以下至60厘米处,芦笋根部10—30厘米处病原菌较多。

3.3.3 防治方法

凡以前是林地、国园、桑园的土地3年内不宜种植芦笋,因为树根的腐烂往往成为病原的繁殖地。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促使植株生长健壮,能显著增强抗病能力。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并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笋田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对土壤粘重的地块要经常划锄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可减轻病害的发生。药剂防治,可向病根部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400倍+70%代森锰锌500倍液灌根。

猜你喜欢

分生孢子根腐病芦笋
不同药剂对青稞根腐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芦笋择株选径采摘器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随意春天
坐蒸汽火车游芦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