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思考
2018-06-11郜发磊
郜发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创新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引起了广泛重视。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创新创业现状的分析,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167-01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就失业”的口号流传在各个高校。“就业难”成为广大毕业生最普遍的问题。在这种压力下,许多毕业生都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样不但解决了自身工作问题,而且为社会创造了一定价值,同时也为其他求职者提供了就业平台。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敢想敢做的精神,他们身上具有创新热情和创业的潜能。在创新创业期间,可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然而这会使生活更加充实,使其更快地成长起来。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创新创业意识薄弱。随着党和国家的提倡和支持,创新创业在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但仍有很多校领导、学生对此漠不关心。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效果自然不佳。其主要原因是高职教师和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该如何进行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包含哪些方面,应该具备些条件。有些人在创业初期遇到挫折便放弃,其他人觉得创业艰难也不敢去尝试,从而使创新创业变成了上行下效的口号工程。
(二)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不完善。各个高校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都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很多学校创新创业都只是一门选修课,而且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知识丰富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学生创业只能在宿舍进行。身为学生,缺乏启动资金,也是创新创业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没有资金,再好的项目和想法也只能成为泡影。从校领导的层面来看,(1)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力度不够,教育观念不能深入人心;(2)没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师资力量不足;(3)对学生创新创业经费投入不足,从而使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有序开展。
(三)创新创业经验匮乏。由于长期处于校园中,学生掌握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对市场开拓、企业的建设都会感到莫大的压力。而且很多学生眼高手低,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选择项目时很盲目,没有相应的经验与能力,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都存在着很大问题。不去想如何解决问题,但是对创业的期望值却很高,没有良好的心态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的一个现象。
二、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策略
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校领导应该多增加有关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组织相关老师和专家编写切之可行的教科书,方便学生学习;开展有关创新创业的讲座,介绍各个地方成功的案例,讓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业以及创新创业可以给学生自身带来哪些好处。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加大对“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学生敢于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时大力宣传本校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树立优秀的榜样,并予以适当奖励,这样做的目的是对其他人进行鼓舞,可以提升其对创新创业的自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是否具有敢于冒险、敢于竞争的精神;是否具有锲而不舍、不畏困苦的良好品质;能否培养出敢于创新、敢于质疑的人才,其主要还是在于有没有较高创造性思维的教师。术业有专攻,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哪个方面有问题就去找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解放学生思想,培养学生敢想敢做的精神,从指导者、组织者的身份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要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创新空间,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同时也要提高老师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从入学开始,就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自身社交能力,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人脉,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假期参加企业实习或打工,学习企业的管理经验和营销理念,锻炼自身的管理经营能力;同时也可以参加企业培训,使自己对创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创业之初,定会是个艰辛的过程,所以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就要培养自身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轻言放弃、坚忍不拔的意志;要制订行之有效的目标,不能盲目攀比,也不能纸上谈兵,要从小做起,认真分析市场,对行业进行审时度势。对其他创新创业的案例进行分析整合,好的案例要学习其中的运行及营销模式等优点;失败的案例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自身避免发生类似情况。
三、结语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工程,校领导、老师、学生等多方面只有通过不停的实践与探索,多学多练,虚心求教,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找到合适的创业道路。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2]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