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思考
2018-06-11居久滨
居久滨
[摘 要]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逐渐推进,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均提高了对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然而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家长还是会受到应试考试影响,致使校外教育活动根本无法实现理想成效。对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进行思考分析。
[关 键 词] 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思考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177-01
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美术、文学等课程逐渐在教育中占据较大比例,这代表着知识教育不再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青春期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该阶段接收到的信息对学生后期习惯及价值观养成均有着深远影响。因此需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校外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高自身综合实践能力,并且教育人员也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作用。
一、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往往需要各种类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便是课堂教育,但也不要忽略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否则只能对学生起到理论知识教育,而无法真正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一般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学生空闲时间进行,根据不同学生兴趣爱好不同为其提供发展机遇。换句话说,学生在接受课堂基础教育前提下,还要能结合自身兴趣、能力有选择性地拓展延伸。如书法、绘画、舞蹈、体育及音乐等,进而不但能极大拓宽学生视野层面,起到提升智能的作用,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其养成高尚思想情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对于校外教育活动中心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青少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兴趣,充分满足兴趣培养提出要求,促使学生的特长获得极大的发展[1]。
二、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通常来说,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开展实践教学时,需严格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思想性原则。本质上说,校外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一部分,旨在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彻底打破以往传统的形式化教育。例如,可在青少年宫开展各种趣味性活动,充分考虑到不同青少年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更加注重形象化教育,如定期组织夏令营活动,使青少年获得最真实的实践锻炼,能够健康成长[2]。第二,自主性原则。一般校外教育活动并不是强制性开展的,而是根据学生自身意愿自发组织,青少年完全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哪种课程。但从家长角度来说,多数都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需尽可能多地参加兴趣班,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直至目前为止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需及时采取可行性解决措施。
三、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实施策略
(一)实施多元化活动
一般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时需以各种类型活动为载体,尽可能地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发展机遇。如当前青少年宫组织的活动项目愈发丰富,如拉丁舞、街舞、水彩画、国画、二胡、长笛、大提琴小提琴及声乐训练等,借此吸引青少年学习兴趣,为其提供多元化需求。除此之外,青少年宫还要举办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在此以读书活动为例,阅读经典往往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途径,尽可能地要青少年多阅读经典作品,从各个优秀作品中获取丰富知识,进而对青少年起到教育作用[3]。
(二)强化校外活动组织设计
通常来说,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往往教学活动项目安排如何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校外教育活动时,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活动的组织设计,并且还可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教育人员可根据课程进度设置合理化计划,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青少年提供充足学习机会,如通过古筝比赛鼓励对古筝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其中,并且鼓励其在课后利用空闲时间积极练习。另外,教育人员还要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充分了解各个行业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三)充分提高学生自主性
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心态,而非完全依靠教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活动中,这样不但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还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外教学中去,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程度,便于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基础保障。
总而言之,素质化教育推动下,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愈发丰富多彩,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空闲时间还可提高自身兴趣技能。校外教育活动中心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为其安排适当课程,在此期间还要遵循思想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帮助学生获得健康成长,实现校外教育的真正价值,这对学生的素质化教育目标实现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刘志宏.青少年宫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创新与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5):2.
[2]字映燚.在校外教育活动中探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考[J].参花,2017(10):110.
[3]高杰.校外素质教育活动对促进和完善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