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2018-06-11张萌
张萌
摘 要:和谐体育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高校体育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和谐体育文化背景下进行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研究。立足于和谐体育文化背景和社会加速转型时期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从物质文化建设策略;制度文化建设策略;精神文化建设策略;整合体育资源, 建立高校体育组织;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推动体育机制创新,完善体育方面的法制建设等方面,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策略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和谐体育文化背景 高校体育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b)-0174-02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它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体现[1]。和谐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体系,从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反映了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融合下的产物。建设和谐体育文化需要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与美德并融入现代体育精神。同时,建设和谐体育文化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理念“和而不同”的现代化诠释,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观,并高度体现了我国的体育精神。对于高校而言,和谐体育文化就是在高校中,由高校全体成员在体育方面的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它以文化为表现方式,以和谐为思想内涵[2]。和谐体育文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先进体育文化的宣扬来形成稳定创新又人性化的体育理念,形成和谐的体育文化观和体育价值观,使大众都能够享受到和谐体育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弘扬体育精神,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推动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在和谐体育文化背景下建设高校体育文化,可以强化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体系。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协调而相互促进的整体,帮助营造和谐的高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展开。
1 物质文化建设策略
为了建设和谐体育文化,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展开,首先应从体育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着手,结合本校体育文化现状,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建立良好的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基础。高校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运动场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场所和高校师生锻炼身体的场所,也是反映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形象工程。随着各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和学校规模的扩大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随之加大,高校的校园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许多高校都积极建设运动场和体育场馆,完善校园体育设施。而依据学校体育文化建设需要, 丰富校内体现学校体育文化的人文景观,可以增加高校体育文化的人文特点,促进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而我国的教育体制导致学校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体育教师缺乏进修机会,因此,应该增加体育老师的进修机会,提升体育教师整体素质。
2 制度文化建设策略
高校体育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和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目的。高校体育规章制度是高校体育的综合形态,具体表现在高校的体育组织、体育政策、管理体系、运动竞赛等方面[3]。在强调高校体育规章制度的人性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普及 , 重视立法与实施并行。高校体育制度处于大学文化的中间层,是施行于体育方面的行为规范,通过条例约束师生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因此高校需要建立科学的体育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本校体育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体育教学活动。在其实施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责任切实落实到个人,使高校体育制度成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3 精神文化建设策略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要做到以和谐体育文化为主导精神,坚定不移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安全和健康放在体育文化最重要的位置。高校体育精神的建立要以健康体育文化观念为中心,改变以竞技体育文化建设为中心的观念, 建设多元化发展的高校体育文化,积极开展各种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大量开展以健身为主娱乐为辅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精神文化在高校体育文化中处在隐性层次,但却居于重要位置。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其精神文化的建设状况。当前,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已经得到重视并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对体育文化的认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更加注重对学生传授体育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既学到体育知识与运动技巧,又切实感受到我国传统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安全运动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理念,传授和谐体育文化;提升体育课堂氛围,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标等。
4 整合体育资源
通过成立高校体育组织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掘并利用我国丰富的体育资源。当前,法制不健全、体制障碍和发展不平衡等已严重影响高校体育组织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努力创造有利于高校体育组织发展的环境和体制,并科学地制订高校体育组织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高校体育组织能够充分的发展并形成竞争关系以促进这些体育组织长远的发展。一个成熟的高校体育组织首要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应创新体育组织文化,吸引人才然后留住人才,并且还要关注人才队伍的结构,确保组织保持准确的发展方向,推动和谐体育文化的发展并促进我国整体体育工作向多元化发展。由此看来, 和谐体育文化的结构也将发展成为一个集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为一体,被各种丰富的体育资源所环绕的、由众多体育组织交错连结而成的有机三维立体结构。
5 推动机制创新
高校体育文化不仅要建设, 而且要管理。我国现有的体育体制仍然存在很多传统体育体制的弊端,急需进行深化改革与完善。和谐体育文化的发展要求我们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推动体育机制创新并完善体育的法制建设。高校体育文化作为和谐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高校丰富人文气息和浓厚文化氛围不可或缺的内容,既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又承担着引领体育文化发展方向的重任。深化体育体制改革,要实现管理方式现代化和科学化;推动体育机制创新要利用体育自身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认清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机制自身的运行效率;完善体育方面的法制建设,要健全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法律法規的执行力度,从而引领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建立和谐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文化。
6 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需要克服体育发展中不和谐的因素,同时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打好基础并不断积累。建立高校体育文化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健全高校体育规章制度,发挥高校体育文化部门职能,宣传普及健康体育的文化理念,积极开展高校体育活动,加大体育文化宣传力度,以人为本发展体育文化等。只有在和谐体育文化背景下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才能促进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培养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型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
[2] 曾敏,王定宣.和谐体育文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4(4):107-109.
[3] 李小莉.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和谐互动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0,28(6):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