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分析

2018-06-11高钺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4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互联网+信息化

高钺

摘 要:现如今,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广西少数民族软实力发展的“重头戏”,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抢花炮、珍珠球、高脚竞速和板鞋竞速等,不仅能够实现“全民运动”“全民健康”,更能够传承广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进而上世界认识到中国本土体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信息化模式,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优势资源的优化整合。本文以“互联网+”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为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平台优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民族传统体育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a)-0229-02

1 “互联网+”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1.1 民族传统体育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由于广西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仍处初级阶段,在其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上仍然较为零散,群众获取民族传统体育信息的方式主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媒体平台等,相关网络信息资源并不系统,从而使群众参与性并不强。现如今,运用“互联网+”理念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网络化转型,不仅能够实现相关信息在线沟通、预订、分享、购买、服务等,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解决民族传统体育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滞后的问题,使群众能够利用网络、客户端随时随地查看、共享体育信息,促进整体民族传统体育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

1.2 群众体育科学化、多样化健身的需要

随着当前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体育格局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体育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及资金投入力度有限,在大众体育服务上多以提供基础设施为主,且整体供给量极为有限,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为自发组织,专门提供此类体育服务的企业、人才、技术等仍未实现有效供给,“软硬件”发展失衡,居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通过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人们不仅可以线上系统性的收集相关体育运动信息,还可以在平台上花少量的资金与专业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点对点交流,提升健身效果,并满足群众多元、科学的健身需求。

1.3 提升现有场馆利用率的需要

虽然广西各地区不断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开始逐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但是伴随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需求增加,公共体育场馆使用时间安排不合理、场馆经营方式陈旧、周边辐射面不大等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对此,通过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化平台,可以让群众通过平台及时获取场地使用情况,并通过提前平台预订的方式实现人员分流。

1.4 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需要

广西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艺术,例如壮族投绣球、瑶族打铜鼓、彝族打磨秋、京族跳竹杠、苗族拉鼓、侗族抢花炮等,现阶段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网站或网络平台宣传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及文化,从而导致广西民族体育文化传播易受区域性限制。通过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助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多样性,尤其是针对一些濒临失传的体育项目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制作文字及图片等在网络平台上加大曝光,以让群众能够传播、发扬和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第二,利用平台让政府更加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再生产和服务。在信息化平台上整理和收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资料,不仅能够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性,还可以促使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高质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服务的投入,以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

1.5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化平台可以鼓励私营类企业加入到产业发展当中,并能够进一步整合这些体育资源,完善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市场体系,深挖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发展潜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

2 “互联网+”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化平台构建

2.1 平台构建目标

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平台的战略目标围绕“互联网+体育”,相应国家政策号召,切实解决如场地、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等发展问题,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打造成一种便捷、信息对称的生活方式。通过信息平台,广大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获取体育信息、赛事报名、场地预定、健身指导等。

2.2 平台用户需求

该平台面临的用户群主要有政府、企业、体育工作者、群众,不同用户群的平台使用需求会存在差异性。其中政府部门主要目的是通过此网络信息平台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赛事、健身知识、指导员信息、场馆信息等及时、便捷传达给群众,激发和鼓励群众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并利用平台了解群众的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升级和完善;体育企业能够通过此网络信息平台展示企业信息,让企业能够以较低的宣传成本宣传自己;体育工作者需要一个平台和长效就业机制为群众提供体育服务,在平台上公开指导员信息,能够使群众便捷化的联系指导员订购服务,从而扩大了体育工作者的就业面;群众则可以在平台上及时获取体育服务方详细信息、沟通体育服务方、获得运动知识与技能培训、分享运动体验以及寻找运动伙伴。

2.3 平台结构框架

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平台在规划相关功能之时可以相应设置六大模块:第一,体育资讯模块。此模块主要是帮助群众解决锻炼和健身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收集具有地区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项目资料(包括图片、文字、音像视频等)。第二,指导教练模块。该模块汇集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的相关信息,包括指导项目、项目等级、服务评价等,让群众能够在平台上第一时间获取详细资料。第三,同城交流模块。在该平台上同城群众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健身伙伴,彼此相约健身活动、分享运动技巧、享受服务心得等。此外一些集体性运动项目(例如舞龙舞狮)个人无法进行运动,通过平台可以找到有类似健身需求的队友。第四,场地预定模块。此模块可以让用户通过定位查看离家最近的场馆,并通过在线预约、电话预定等方式及时进行场地预定和沟通。第五,培训机构模块。设立该模块的作用是让群众通过机构简介、师资力量、场地图片等了解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尽可能规范民族传统体育培训机构的管理水平,减少群众盲目选择的成本。第六,赛事报名模块。每年各地区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例如高空舞狮、大象拔河、芦笙长鼓舞、羊角舞、跳八仙等,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在线宣传,以扩大比赛宣传范围,提高比赛参与规模,并可以利用平台直接通过手机或电脑端进行在线报名,以提高参与比赛的便捷度。

3 結语

综上所述,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平台极具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此,需要以政府为主导,整合企业、人力、场地等一系列资源,并利用“互联网+”理念分别构建网站平台、手机APP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以便于体育资讯、同城交流、场馆预订、教练指导、培训教育、赛事报名等功能的实现和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震,付明,马焱.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网络信息化构建的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32):17.

[2] 徐国成.信息化促进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开发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5.

[3] 梁波,付宝艳.江西省体育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2):35.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互联网+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