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关系

2018-06-11杨克敏张潘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6期

杨克敏 张潘东

摘 要:随着多赛制发展,分期训练理论受到部分学者质疑,板块训练理论与分期训练理论进行了博弈,成为运动训练理论的焦点。本研究从板块训练理论与分期训练理论的训练原理、训练特征、整体结构形成、竞技状态形成阶段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研究发现,板块训练理论是分期训练理论的一部分,是分期训练理论的深化和具体表现;而分期训练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周期性等特点,对板块训练理论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两者的关系体现为整体与部分、全面与深入的关系。

关键词:分期训练 板块训练 竞技状态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056-02

随着体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体育大国,体育行业的不断扩大,体育比赛的不断增加,如何让训练满足体育竞赛的需求,成为训练理论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此背景下,部分学者提出板块训练理论,认为传统训练方式不能满足现在高密度比赛的需求;而传统分期训练理论的学者认为,分期训练理论具有科学性,符合人体周期性特点,满足人体生理机能需求。板块训练理论与分期训练理论进行了博弈,因此,对两者的关系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旨在阐述自己的见解,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提出背景

20世纪60年代,苏联著名运动训练理论家马特维耶夫对第15届奥运会中的举重、游泳和田径等项目及其后一些大赛训练计划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形成分期训练理论[1];而以博伊科和维尔赫尚斯基等学者认为在竞技体育商业化与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下,比赛的增多,分期训练无法提供竞技状态的多次高峰,从而提出了板块训练[2]。综上,分期训练理论是对比赛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与总结,而板块训练理论在分期训练理论基础上,依据时代发展特征而提出来的。

2 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内涵

分析两者的内涵主要从竞技状态形成及训练特点进行分析:首先分期训练理论竞技状态形成阶段包括一般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3]。并根据“木桶原理”进行综合训练,实现超量恢复,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板块训练理论包括专项基础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比赛阶段等阶段。并根據生物适应原理,集中负荷“高度集中负荷效应”,对决定比赛的薄弱因子进行训练,产生“训练痕迹效应”[4]。

综上,板块训练理论与分期训练理论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首先,两者竞技状态形成过程都遵循一定的训练原理,都是指通过训练达到理想的竞技状态;其次,两者训练都需要平衡各项竞技能力,使其同步发展;最后,从集中效应来看,板块训练是建立在在分期训练基础上进行的。总之,二者具有高度关联性,分期训练理论作为板块训练理论的基础,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对于现代运动训练的运用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板块训练理论可以作为分期训练理论中的一个深入点、具体点。因此,适当融合板块训练的思路在分期训练理论中,是为了促进训练理论的完善。

3 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区别

3.1 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原理

分期训练理论主要以依据“超量恢复”理论,每一次比赛时期能够达到超量恢复时期。而板块训练理论主要是依据 “延缓效应”理论,针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高度专项化化训练,专项能力会留下一定程度的痕迹效用,进而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即板块训练理论主要是针对职业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通过集中负荷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体现训练的痕迹效应。 总之,板块训练主要针对单项竞技能力进行训练,而分期训练理论从人体适应能力而言,主要对竞技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因此,分期训练理论体现全面性的特征,而板块训练理论体现专项化、具体化的特征。

3.2 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的训练特征

分期训练理论的优势在于突出了训练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主要体现了运动员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增长过程;同时分期训练主要以阶段性为主要特征,多种能力的同步发展,也就是不同能力的同步训练刺激的适应。从侧面体现出,分期训练有利于身体基础素质发展,对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板块训练理论最大特点是集中时间发展2-3项与比赛高度相关的运动能力,主要体现在高度集中刺激单方向的运动能力,使训练产生叠加的痕迹效应,每个阶段末期就是参与比赛最好的时机,这个时期主要是竞技能力的训练痕迹效应延续。这种训练主要针对较高水平的运动员,突击专项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

4 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联系探究

4.1 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理论的整体结构

分期训练理论分为基础训练、专项提高、最佳竞技、竞技保持等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结束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因此,分期训练理论具有完整的整体结构特征。而板块训练理论分为专项基础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比赛阶段等三个阶段。因此,他们最大的联系就在于,板块训练对专项能力进行深入训练,而专项训练理论是分期训练理论中的一部分,进而深化了分期训练理论。分期训练始终具有周期性、重复性、系统性特征,对板块训练理论具有指导性意义。

4.2 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竞技状态

分期训练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都是围绕培养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即形成、保持、消退三个方面。分期训练理论的竞技状态形成包括三个阶段: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而板块训练理论则分为积累、转换和实现。两种理论竞技状态的形成都是利用训练后对人体产生的痕迹效应,而板块周期中的痕迹效应类似于分期训练理论的延续效应,其并非板块训练理论的新发明和科学原理新突破,而是对延续效应的深入、拓展和突出。

从以上的分析,得出板块训练理论是分期训练理论的补充和完善。首先依据两者训练对象的关系,板块训练的对象是高水平运动员,而分期训练的对象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成为高级运动员。因此,从训练对象起点的链接,首先可以分析出板块训练理论隶属于分期训练理论;其次,从两者的训练周期效应进行分析,板块训练理论的叠加效应是对分析训练理论周期效应的深化;最后,分期训练作为普遍性项目的指导,而板块训练作为专项技能的主要提升路径,呈现两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 结语

随着商业化发展,各种赛事举办频次增大,出现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博弈,很多学者各持观点,相互质疑。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得出分期训练理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周期性特点,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而板块训练理论则是分期训练理论中的一部分,是对分期训练理论中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化。因此,两者的关系体现为整体与部分、全面与深入的关系。对此,我们不仅要尊重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成果,同时需要结合时代发展,不断深入探索训练方式,丰富训练理论。

参考文献

[1] 尹龙,李芳,陈君,等.传统训练分期理论和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2):105-109.

[2] 崔东霞,李钊.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对比之新赛制下运动训练何去何从[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2):63-67.

[3] 何飞霞,李端英.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分野与整合[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67-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