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举重运动现状与训练优化
2018-06-11洪永红
洪永红
摘 要:我国举重运动实力较强,举重运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对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整体稳定性具有较高要求。目前我国举重项目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尤其在科学训练与训练安全中与欧美等国家具有一定差距。鉴于此,本文就结合我国举重运动训练特点,分析我国举重项目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举重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举重 训练 力量训练 运动安全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238-02
与篮球、体操等竞技项目相比,举重运动中,各技术动作差异较小,其比赛成绩主要由运动员力量水平决定。目前我国举重运动项目较强,男女举重项目在各级别比赛中均有良好发挥。目前我国举重项目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尤其在科学训练与训练安全中与欧美等国家具有一定差距,本文结合我国举重运动训练特点,分析我国举重项目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举重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1 优化力量训练内容
对于举重运动而言,力量是决定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主要训练内容为对举重动作分解,训练内容较为单一。在力量训练中,运动员延续传统训练方式,缺乏科学性,在训练过程中效果缓慢,且容易造成运动员身体损伤。要加强我国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优化训练方式,采取更科学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力量水平。
在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根据举重运动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对肌肉短期爆发能力要求高,要求全身肌肉在短期内释放最大力量。根据举重运动对肌肉的要求,需要对运动员采取大重量、高强度的力量训练。举重根据运动员所举杠铃重量判断比赛胜负,在运动员举起杠铃的过程中,对力量以及稳定性要求高,因此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同时,针对其稳定性进行训练。
加强运动员肌肉力量训练。结合生理学相关知识,增加运动员肌肉力量的方法主要为大重量高强度训练。肌肉在较大负荷或超负荷下发力时,能够有效的对相关发力肌肉进行刺激,促进肌肉力量的提高。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时,要逐步提高自身极限力量,避免急于求成,导致运动伤害的发生。在肌肉力量训练时,要在安全重量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锻炼频率,提高运动员爆发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全部力量释放出来。在力量练习时,要遵循教练安排,结合自身身体素质与锻炼效果,合理安排力量训练强度与训练次数,尽可能压榨自身潜力,同时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丰富力量训练内容。举重运动对运动员身体各部位肌肉均有较高力量要求,在训练时应针对不同的肌肉群采取不同训练方法,并合理安排训练强度与训练内容,保证身体各部位肌肉均得到充分锻炼。在力量训练中,应与比赛节奏相符合,如果对现阶段所练习重量掌握较为扎实可采取增大训练重量,降低举重速度来保证力量的稳步增长。在肌肉练习时,结合举重关键技术动作,根据杠铃不同位置,做针对性练习,如杠铃在运动员膝下、胸部、头顶等,并根據日常练习效果有针对性的提高运动员较为薄弱的方面。
举重运动要求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较大的力,举起较重的杠铃,对运动员力量的爆发性要求高,靠肌肉细胞无氧运动做功。运动员在力量练习时,主要是为了增强细胞无氧代谢能力,细胞无氧代谢时,乳酸堆积会造成运动员肌肉酸痛、运动疲劳等现象。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与自身情况相结合,避免无氧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堆积,提高训练效果。由生物学知识可知,肌肉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水平有关,有氧代谢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其无氧代谢水平相对较高,且较高的有氧代谢水平能够帮助运动员加快消耗无氧代谢所产生的乳酸等,有利于运动员快速缓解无氧运动所带来的疲劳与肌肉酸痛。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运动员力量水平和身体素质,合理安排慢跑、骑行等有氧运动,提高运动员肌肉细胞有氧代谢效率,对提高运动员肌肉细胞无氧代谢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加强运动员核心力量。在我国举重运动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关注度较小,近年来部分专家学者对核心力量训练在举重运动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举重成绩。在后续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应结合实际情况与个人水平,科学有效的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内容。
根据举重运动的技术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动作训练。在举重比赛中,抓、挺、举是运动员必须掌握的基础动作,在日常训练中,由于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有所差异,各动作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运动员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动作训练,使运动员更加全面的掌握各技术动作。
2 提高训练安全重视程度
现阶段,我国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现象较为普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较多,为有针对性的提高训练安全性,需要对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解决方案。
教练员与运动员对运动安全重视程度较低。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安全教育工作不完备,教练员与运动员对安全卫生知识了解较少,在训练过程中不注意佩戴安全护具,易发生运动损伤事故。
运动前期准备活动不充分。完善的准备活动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的进入训练状态,由于举重运动训练强度较大,如果运动员未能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会降低运动员进入训练状态的时间。同时,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使运动员各关节灵活性提高,能有效防止训练过程中关节挫伤现象的发生。
训练场地与训练设备原因。举重运动员所选用的训练设备重量大,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场地与运动员鞋底摩擦性差,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易造成扭伤、砸伤等现象。部分训练设备使用年限较长,由于缺乏系统的维护与保养,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存在隐患。器材的排放布局不合理,部分训练设备存放位置较为混乱,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易被训练设备绊倒等。
为提高举重运动员训练安全性,针对以上原因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提高教练员与运动员对运动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强安全教育。教练员应与运动员一起,进行运动安全知识的学习,在思想上将运动安全工作重视起来。举重队中相关领导,可以定期邀请运动学专家为运动员开展健康检查与运动保健知识讲座,加强运动员对自身身体健康程度的了解。同时应积极普及运动护具的作用,要求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正确使用护具,提高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与自觉性。
做好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举重运动与田径类项目不同,在安排准备活动时,应结合举重运动所具有的大重量、高强度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活动。同时,在准备活动中,应从上到下、从轻到重逐渐进行,使身体各部位逐渐进入兴奋状态。同时,准备活动强度应与训练内容结合,准备活动后,应及时安排运动员进行小强度训练,不宜使准备活动时间与正式训练之间间隔较大等。
做好训练场地与训练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安全的训练环境是保障运动员训练过程安全性的基础。应派遣专人定期对训练场地以及训练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工作,保证训练设备满足安全训练的标准,同时对不合格的设备进行淘汰,消除安全隐患。
教练员应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各举重运动员由于年龄与身体差异,训练内容应有不同侧重。对于身体素质较好、技术掌握较为完善的运动员,教练员应在保证训练安全的基础上,使运动员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技术上的突破;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技术掌握程度较低的运动员,教练员应适当减轻训练强度,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余利容,张乾伟.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专项成绩与下肢等速肌力相关回归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6):89-94.
[2] 罗丽琴.男子举重运动运动员廖辉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3] 吴肖洁.加压举重服对脊柱稳定性、力量输出及恢复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