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万人拔河起源及价值探析
2018-06-11杨超
杨超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对临潭万人拔河民俗体育的历史起源与沿革进行考究,发现临潭的扯绳活动是对古代拔河戏的历史延续,且唐朝时就已经有万人拔河活动的记载,规则也已经初步成熟。临潭万人拔河仍保留着古代拔河戏的文化底蕴,至今仍发挥着它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拔河 文化价值 扯绳
中图分类号:G8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171-02
临潭,古称洮州,位于甘肃省的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结合部,属于高原地区。总人口15万人,这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6%,主要以漢、回、藏居民为多。他们信仰不同的宗教文化,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包容与促进,共同构成了临潭古朴、自然的文化底蕴。在临潭多彩的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办的万人拔河活动,当地人成为扯绳。这种声势浩大且原始的拔河活动在中国很少能够看到了,临潭的扯绳活动保留着古代万人拔河的气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1 临潭万人拔河的起源
关于拔河的起源,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据最早的史料文字载,拔河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吴楚相战,因为楚国处于南方地区,水路发达,战争不仅限于陆地上作战,还有水上作战。相传公输班游楚时发明了一种叫做“钩强”的兵器,这种兵器的作用在于当敌方战败时作战的船只准备逃跑时,可以用这种兵器钩住敌方的船只,防止敌方逃跑。可见当时使用这种“钩强”的兵器时,不仅要准确且迅速的钩住对方的船只,还要官兵们团结一致,用力拉住绑在“钩强”上的绳索。所以在当时水上作战时,这种叫“钩强”的兵器是很重要的。于是拉“钩强”。拉成为了官兵们日常训练内容之一,拉“钩强”的训练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士兵们的力量,协调官兵们整体作战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娱乐性。随着时间的流逝,“钩强”这种日常的军事训练逐渐发展到了民间,这就是拔河的雏形,其发源地在荆襄一带。拔河在六朝时被称为“施钩之戏”。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提到:“打毬、秋千、施钩之戏。施钩之戏,绠作篱缆,绵直数里,鸣鼓牵之”[1]。可见施钩之戏在南朝时就是一种深受民间喜爱的民俗体育,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当时拔河的用具是竹缆,两端系上了许多小钩,方便拔河人员的发力,当时人员就已经分成两队,开始进行拔河比赛。隋朝时期,拔河的名称为“牵钩”。《隋书·地理志下》记载:“隋代南郡、襄阳等地民间流行着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钩初发动,皆有鼓书,群噪歌谣,振惊远近”[2]。由此可以看出隋朝的“牵钩”之戏是由楚将伐吴的战争中一直流传下来的,且在民间开展的“牵钩”之戏场面已经很大了。对于何时将“牵钩”之戏定名为“拔河”的,一般学者认为是在唐代确定的。唐代《封氏闻见记》明确记载:“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旦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梁简文临雍部,禁之而不能绝。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绳,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两朋,两朋齐挽。在大绳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3]。可见唐朝对于拔河的名称,规则与用具都有了新的规定。当时拔河的机制已经很完善了。受唐朝拔河风气的影响,到宋朝时人们仍然喜欢拔河运动。在重要的节日都会举行拔河比赛,以示庆祝。在祝穆的《方舆胜缆》中记载:“拔河之戏,以麻?巨竹分明而挽水,谓之拔河,以定胜负,而祈农桑”[4]。通过对唐以后拔河文献的考证,发现很少有对拔河规则,用具的变革性描述。可见古代拔河体制与规则在唐代就已经很成熟了,并后世流传,在唐代以后很少有对拔河运动的描写了,可能是这项古老的拔河运动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学校或机关单位举办的拔河比赛,已经失去了古代拔河的历史含义,但临潭的万人拔河仍保留着古代拔河戏的传统方式。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春正月,洮州(临潭旧称)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讨之,英军至洮州旧城”。英军将士中有许多人为江淮人士,士兵们平常就以拔河运动进行军事训练。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戍边政策,据《洮州厅志》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他。因此,留戍”。就这样许多将士们就扎根落户于洮州,于是这项流传于军中的古代拔河戏就逐渐的流传到民间。虽然当时已经把古代的“牵钩”之戏称为拔河,但临潭人却把这项运动叫做扯绳。对于临潭来说,拔河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而是明朝时留戍屯田的官兵们带来的一种拔河文化。据唐文献《唐语林》记载唐玄宗曾在宫中组织过一千多人参加拔河比赛,其规模与气势已经超越了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了,并且还邀请了外国人来参观当时的拔河比赛。这时的拔河比赛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还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向外邦展示唐朝的国力。虽然唐朝的拔河规模比不上临潭的万人拔河活动,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规模的拔河活动早在唐朝时就已经有了,且规则较为完善。临潭的万人拔河活动的规模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伴随着拔河文化的传入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据唐宋以后的文献考略很少有关大规模拔河比赛的叙述,临潭的万人拔河是从明朝时兴起的,当然临潭的万人拔河是经过历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才保留了古代拔河的原生态文化,并流传至今,发挥着它应有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2 临潭万人拔河的特征及文化内涵
如今的临潭万人拔河仍然具有浓烈的祈福文化,拔河活动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举行,每晚举行三局,共有九局。比赛时没有裁判,没有明确的分队,只是以县城西街为界限,以北的群众属于一支队伍,以南的群众属于一支队伍,当地人分为上片和下片。比赛时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宗教信仰,只要能够上场就能参与到比赛中,如今的比赛场面壮观,参与人数可达十万余人。临潭万人拔河所用的绳子为两根,每根绳子的绳头上有一个大环,当地群众把绳头称为“龙头”,每次比赛的上午都要把绳子从仓库里拿出来,当地人把这个环节称为“请龙头”,并且要举行专门的仪式,祈求比赛平安顺利。比赛快要开始时,人们会把一根绳子的绳头穿入另一根绳子的绳头,然后用一根木楔子穿入到绳头中把绳头相互连接起来。负责专门连接两处绳头的人称为“连手”,一般都由年轻人担任。双方各有四个连手,负责连接绳头的人叫做“头连”,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拔河比赛之中,人们在绳子的适当位置进行分岔,每条主绳共分了三次岔,每一处都有专门的人负责,他们统称为“连手”,这样就有利于更多的人参与到比赛中。“龙头”的直径为16.5cm,“龙尾”的直径为6厘米,绳子的总长度为1808m,重约8t。当双方的“头连”将木楔子插入龙头中把两个龙头相互串在一起时,随着一声炮响,上片和下片的群众开始进行角逐,人们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民族、职业、烦恼全身心的投入到拔河比赛当中,顿时呐喊声,观众的喝彩声,加油的哨子声,鞭炮声混成一片,场面尤为壮观。每晚采取三局两胜制,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后,连手会把木楔子去掉,取胜的一方会把失败一方的绳子扔到附近的河岸边,然后把自己的绳头扎上红绸布高高举起以示胜利,相信自己会在一年里有好运气。失败的一方次日把绳子捡回来,并召集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临潭万人拔河此时不仅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重要的是扯绳活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明朝时屯田戍边的将士们多来自江淮地区,战时他们利用拔河训练的方式团结军心,提高作战素养。和平时代他们把古老的拔河文化带到民间与老百姓一起同乐。对于身处异乡的将士们来说,日常拔河运动无不寄托着浓烈的思乡之情,寄寓着深沉的心理归属即寻根意识:不能忘祖。随着历史的推进,这种当初的心理归属特性已逐渐演变为临潭人的心理共性,使得万人拔河成为临潭人的一张名片,体现了在这片土地上不分你我,不分民族,一家亲的自然朴树,尚人伦,尊道贵德的民族品质与精神,表明了江淮文化与独特的高原原生态文化的一种融合,展示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根基,焕发出了民俗体育强大的生命力。
3 临潭万人拔河的文化价值
3.1 促进社会繁荣
临潭经过历史沧桑的变化,几句集聚着多种民族文化,是多民族聚集区。其中以汉、回、藏族人口居多。其中所蕴含的藏文化、伊斯兰文化、秦陇文化在临潭的大地上交輝相映,展现出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虽然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习惯,可是一年一次的临潭万人拔河活动早已跨越民族文化的异同,成为临潭人民共有的文化符号。万人拔河举行时,参与比赛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宗教信仰,不会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失去对比赛的兴趣。每一个人在比赛时都享受着古老的拔河运动所带来的快乐,这也是临潭万人拔河能够有600年历史经久不衰的原因,它促进了人们的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增强了社会的稳定。
3.2 健身价值
临潭万人拔河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形式,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使得参与者无需高超的运动技能就能加入到比赛当中。很容易激发群众的体育热情,并且群众在比赛中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会归属感。在全民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国民体质的浪潮中,万人拔河这一民俗活动无疑推动者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体育中来,虽然每年一次的万人拔河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但是随着临潭万人拔河活动的大规模开展与宣传,其给人们带来的体育意识与文化是弥足珍贵的。可见民俗体育也在为大众体育的发展贡献着自身的文化价值,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3.3 经济价值
临潭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临潭的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临潭大力宣传推广并大规模举办万人扯绳活动,这项古老的民俗活动已逐渐的成为了临潭的“文化名片”。以临潭万人拔河为文化旅游平台吸引游客参观并加入到拔河比赛中,大力发展临潭旅游业,已经成为临潭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同时将万人拔河这一民俗体育打造成体育商品,无疑是对古代万人拔河活动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展,给其他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赋予了临潭万人拔河新的历史涵义。在临潭的扯绳活动发挥着经济功能的同时,如何保护万人拔河活动中所蕴含的原生态文化更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宗懔.四库全书史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7.
[2] 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897.
[3]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32.
[4] 祝穆.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 苏颂.四库全书集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 梅尧臣.四库全书集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