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联动机制的建设
2018-06-11廖云芳
廖云芳
摘 要: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强身健体,往往忽略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成长。但时代和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现在更加提倡的是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双重健康,随着学生课外锻炼观的提出,体育教学也要不断的调整教学策略,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融入课外锻炼,时刻关注学生的快乐成长。
关键词:中学体育 新时期 课外锻炼 培养举措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086-02
1 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联动机制的重要性
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课外锻炼,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课外锻炼,课外锻炼的具体体现有哪些,然后再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课外锻炼的问题。中国学生的课外锻炼主要分为三个大的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综合表现为六个小的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和培养学生的课外锻炼,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掘。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联动机制,这种方式很好的衔接了体育教学和文化课教学。还有许许多多类似于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和内部动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联动机制的建设建议与措施
2.1 因人而异,有选择性的选择体育运动方式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发展时期,骨骼较为脆弱,容易发生变形;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力量太小,耐力不足;肺活量小,容易感到疲劳。而这种种迹象表明中学生的运动量不能太大,运动时间不能过长。而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其身体素质与所能承受的运动量也不尽相同,如果对学生进行超负荷运动训练,非但不会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老师一定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并据此为学生分组进行不同的训练。比如在中学阶段,老师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3个大组,根据不同年级进行划分,按年级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分组,分配合适的运动量。在同一年级中,男生和女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也不尽相同,男生天生就要比同年龄段的女生身体素质好,耐力强,所以在对男女生的运动量进行合理规划的时候,老师需要考虑男女生不同的基本状况和身体素质,例如:长跑项目的及格标准应该根据男女素质差异分别制定,男生的长跑是1000m,女生在800m。例如篮球锻炼,男生比女生更适合此类项目,因此,教师应当将男生与女生分开,避免水平差距过大,导致运动失去原有的竞争性;在男生或是女生中再次进行细化时,要考虑到同一性别中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老师要在开学第一节课当中就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实心球项目,部分学生身体素质欠佳,力量较弱,老师应当将学生分为高水平与低水平两类,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避免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失去锻炼的积极性,此外,锻炼的标准也应合理划分,对于高水平小组应该设置15m以上的及格线,促进他们更加努力,而低水平应当设置10m的及格线,给予他们自信心,不断进步。另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张弛有度,在娱乐中学习锻炼,强身健体。
2.2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体育运动乐趣
资料表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心里环境会对其大脑的发育产生相应的影响。体育游戏在教学活动中将音美形体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大脑的有利刺激,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潜在的能力。而在游戏教学中,老师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游戏方式,要发挥创新意识,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学习锻炼,对游戏进行一定的包装,为体育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更能够提高游戏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教学活动中普遍被师生所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你加我加他”时,我们可以加入数学元素让游戏规则变得更加有趣。老师组织学生分散站好,围成一圈,若老师说“12-7”,学生需要根据老师所说的算式进行计算过后迅速反应向附近的同学靠拢,若5个人一组即为通过,若多于5或者少于5即为淘汰。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调节要求的难易程度,如“12÷4”“3的倍数”“2×5”等,将体育活动与数学元素结合在一起,在体育锻炼中复习巩固文化课知识,在游戏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3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课堂内外活动中的实施
中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放弃原有的,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采用较为新鲜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应该多多听取和尊重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意见,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时,也可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部拔河比赛,向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思想教育,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且在学生之间进行体育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抗压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都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认真倾听学生的心里话,然后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给予学生帮助。中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可以时常对学生进行鼓励,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创新体育游戏方式,提高活动效率
天性使然,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充沛的热情,一些简单的活动加入新的趣味元素就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老师需要在一些基础的体育活动中开发新的模式,丰富这些活动的形式,用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保持对体育活动的新鲜感,继续保持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通过合理组织课外创新型体育活动,不仅保证了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还能够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充满期待和热情。
2.5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
因课外锻炼不同于校内的体育课程,需要学生提高主动性,严格要求自身积极参与课外锻炼,教师应当在体育课对学生实施思想建设,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外锻炼的自由性以及种类的多样性,告诉学生课外锻炼的乐趣,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学习压力巨大,假期经常被作业困扰,不愿外出运动,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学生结伴锻炼,共同进步,综合发展。
2.6 加强校企合作
因学校课时以及场地资源的限制,学生课外无法找到运动场所,学校应当与羽毛球馆、篮球馆进行人才培养合作,为学生的假期运动提供良好地运动环境,加强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保证学生课外活动的可行性。
2.7 学校场地假期管理
除校企合作外,学校往往为保证校园环境以及逃避事故,假期不允许学生进入校园。因此学校应该发布通知,制定科学的校園管理制度,假期中定时开放学校场地供学生锻炼,例如周一、周三、周五下午两点至五点开放篮球场地,周二、周四、周六开放足球场地,避免过多的参与人数导致校园秩序的混乱,同时合理分配了场地资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氛围。
3 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不断的改进与努力,在传统教学方式与理念中,融入新的教学观念与思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体育课程来提升自己的综合全面素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增长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长远发展的眼光,帮助学生提升课外锻炼,让学生在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志鹏.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途径与实现方式[J].学周刊,2015(36):150.
[2] 潘丽萍.体育课过程评价影响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解释模型[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4):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