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系构建

2018-06-11张坤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教学模式

张坤

摘 要: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才的关键性作用不容忽视,国家对人才质与量两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质也即综合素质,强健的体魄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体育对他们显得更为重要,它甚至会对大学生今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影响。不过,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不少缺陷,造成体育教学滞后,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阻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本文以阳光体育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阳光体育 高校体育教育 教学模式 创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126-02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设定缺乏科学性,这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我国教育体系仍然建立在应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培养。即便是进行了多次课改,体育教学仍然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直接造成了学生体育技能匮乏,体育训练不到位、体育素养过低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所以,优化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针对高校在展开体育课程时课堂中存在相关问题论述

1.1 对体育教学革新的意识不明确

大多数高校没有明确规定体育教学应该实现的目标。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良好体育素养的重要意义,学校应该在此引导下展开实践,实现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教学目标。不过,仍然有一些高校固守着“学习为重”的观念,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这不符合课改的根本目的。假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手段革新,体育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时间一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会逐渐丧失,甚至是忽视体育训练,这显然不符合培养全方位人才的需求。

1.2 体育课堂呈现的内容及展现形式单一

现有的体育教师大多数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方面存在不少局限,阻碍了创新的步伐。老师滔滔不绝地进行知识的传递,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此外,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训练不能把握量的适度化,使课堂效果不尽如意。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符,难易的把握也不科学。学生的基础千差万别,如果对于课堂内容把握不合理,就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不适应的感觉,这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打击。更有甚者会有消极情绪,不利于课堂顺利进行。

1.3 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不少高校存在忽视教学评价的现象,这容易造成评价方式的一元化。学校的评价机制过分重视体能测验中学生获得的分数,将其它评价参考,例如课堂表现、项目参与、技能掌握等直接忽视,使评价结果有失客观,不能真实反应学生的状况。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忽视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切实需求之间的差距。除此以外,学校总是将形式放在第一位,过分强调评价形式,不能以合适的方法处理评价结果,这是阻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1.4 学校有关部门不够重视

数据调查显示,一些高校不太关注体育课堂教学。在接受调查的高校中,对其充分重视的比例只有15%。在其它高校看来,体育部才是对此直接负责的部门,高校不应该顾此失彼,忽视科研教学而过分强调体育教学,因此,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懈怠现象,也不会积极配合。在学校正常的工作中,负责体育教学的领导、体育部直接主管人、体育教师都能更多的与学生接触,因而对他们的体育技能掌握水平、体育学习态度,体育知识等了解更深,同时还能看到学校体育实际情况与其它高校之间的差距,然后规划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大纲,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及时完善。调查中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大部分老师认为,体育部才是这项工作直接负责的部门。在具体实践中,教学部门不能及时取得与高校老师的沟通,即便是有的高校通过会议访谈、统计调查等方式对详细状况进行了解,但大多也只是流于表面,根本不能真实反映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没有足够的针对性。体育教师的工作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效果也不能被及时反映,直接造成高校体育工作阻碍重重。

2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的体育课程在教学中建立创新体系的相关思考

2.1 建立正确的阳光体育理念及形式创新

体育教师要准确认识阳光体育的内涵,不断革新教学观念,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播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技巧掌握水平,争取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此外,体育教师也要意识到创新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用创新丰富课堂模式。在必要的时候穿插游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要意识到多样化课堂形式对于学生体育技能培养的重要意义。

2.2 将课内外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融合

教学内容的梳理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必须要认真准备这一个环节,促进实践与理论的完美衔接。在传授体育知识时还可以进行必要的拓展,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得到训练。阳光体育的理念不应当只局限于课堂中,也应该贯穿至课外实践。此外,要不断丰富课堂活动,在完成课堂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引入一些特色项目,这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兴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些社团选择的建议,让他们的体育能力得以提升,此外,这也是积累人脉、锻炼个人能力的宝贵机会。可以定期邀请专家举办讲座或者举行趣味运动会等,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外活动的机会。

2.3 建设阳光体育的教学评价新体系

学校要推进教学评价机制的不断健全,对体育教师的阶段反馈结果进行总结,以促进体育教师素养与技能的不断强化。评价体系的完善还能增加老师的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需要,让阳光体育思维成为引导教师工作的重要指南。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在考量时不仅关注于他们的体测成绩,还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项目参与度等,以此实现对学生具体表现的客观反映。

3 结语

将课堂教学从室内导向室外,促进体育教学走向生活,走向户外,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改变对体育训练的态度。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首先需要老师进行观念的更新,重新审视体育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按照体育教学目标开发趣味性、创新性极强的高校体育课堂形式。体育老师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参与体育竞赛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对于体育的崭新认知。

参考文献

[1] 王小会.体验式学习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學研究,2017(8):77-78.

[2] 郭超.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才智,2017(6):51-52.

[3] 文海.基于民族体育项目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运动,2018(5):44-46.

[4] 赵雅琴.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以“三选”体育教学模式为例[J].科教文汇,2017(11):33-34.

[5] 韩莹.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必须顺应健康观念的更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1):22-23.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孔琦: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