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运动员易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其原因和应对方法

2018-06-11赵思扬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疲劳篮球情绪

赵思扬

摘 要: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时容易出现过分激动或冷漠或盲目自信等不良负面心理情绪。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运动员生理,机体的疲劳,个性品质,对双方实力的评估出现误差及社会舆论给与的压力等。为了使他们在竞赛中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应利用呼吸调节、表象调节、自我暗示调节、放松調节、活动调节等克服不良心理,达到最佳比赛状态。

关键词:运动 心理 篮球 情绪 疲劳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003-02

1 心理因素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20世纪中叶以来,竞技体育各项目进入黄金发展期后逐渐遇到瓶颈,教练员、运动员及科研人员意识到体育场的竞争不仅仅只是肌体的对抗,以往被忽视的心理因素成为突破障碍的重点关口。这是整个运动训练实践过程和社会发展需要共同促成的结果。现代化的篮球训练,除了不断强化运动员的技术和体能水平,还包括了针对性的专门化心理训练,如此才构成了完整的篮球运动员训练体系。因为运动员技术的形成是在心理活动的调配下逐渐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的,所以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在日常比赛训练中,需要充分了解运动员的心理波动特点,才能指导他们高效的完善技术能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情绪、思维、反应、注意力等相关心理因素的发展水平。在双方实力差距不大的竞争中,由于身体能力,技战术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能够决定比赛走向的因素就是运动员的心理情绪

2 篮球运动员赛前易见的负面情绪

2.1 过分激动状态

部分运动员在比赛开始前通过调动自我意识刺激大脑皮层,引起了一种超前反应。此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程升高幅度超过正常范围,使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及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解活动减弱。一旦运动员进入此种状态,情绪状态会变得紧张,生理上也会出现呼吸急躁短促、心跳频率增加、四肢颤抖、脸色苍白、甚至尿频的现象。这会破坏运动员正常的心理活动,出现注意力缺失,无法集中精神于即将面临的比赛;对动作的感觉模糊不清;听觉意识下降,对教练员布置的战术听而不闻;记忆力减弱,遗忘重要的战术执行意图;肌肉紧张,无法精确控制动作行为,失去比赛效果。产生以上诸多不利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对场上形势的错误。过于强烈的求胜欲望与现实状况相矛盾。再加上距运动员日常训练水平低下,比赛经验差,意志品质弱综合而导致。

2.2 赛前冷漠状态

与赛前过分激动状态正好相反的是当运动员处于赛前冷漠状态时,中枢神经的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幅度过大[1]。导致运动员的心理反应过程变得十分缓慢,感知觉和集中注意力过程的强度显著下降,无法及时准确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心情不佳,情绪低沉,意志消散,失去信心,遇到问题不能果断处理,犹豫不定,还会感到周身乏力,体力下降明显,精神萎靡,甚至抵触参加比赛。

2.3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运动员处于这种状态最易反映出的就是意识中虽然也抱有赢取比赛胜利的渴望,但对如何获胜却又没有清晰的判断和准备,盲目自信地认为自己有获胜的把握。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并没有把自己投入积极的准备状态中。看似准备充分,实则身心处于一种涣散怠慢状态,注意力及知觉反应迟滞。

3 造成篮球运动员负面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

3.1 运动性疲劳

运动员的机体和心理感受是相互依附相互影响的。他们为了提高竞技能力水平,要实现:“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就得承受超过个人身体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的训练及比赛。疲劳产生时往往会使运动员产生对比赛的消极应激反应,缺乏积极性,进而产生心理疲劳[2]。研究表明,疲劳的产生多与运动员年龄,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水平,以及运动员的经济状况有关。年龄大的运动员进入专业训练领域时间长,长期的大负荷积累,使得生理体验及其疲惫,甚至包括长期伤病的影响等都可能加重心理压力。其次运动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是教练和队伍的重点关注对象,训练的质量要求高以及负荷强度大,再加上长期站在竞争队伍中的高处,让他们的精神持续紧张,没有合适的放松调节机会,心理压力也越发增大。另外,经济条件不好的运动员不仅仅要考虑比赛训练方面的问题,还要面对生活物质金钱方面的压力,他们对于比赛的物质奖励更敏感,一旦经济激励不到位,会迅速减弱比赛训练动机。相反,没有经济负担的运动员,能更加全面地投入到训练比赛中。

3.2 运动员的个性及品质

当篮球比赛进行到决胜时刻,运动员除了需要强大的技战术执行能力,更需要坚韧的意志力,顽强的心理品质,积极的拼搏精神,动员一切可以的力量去争取比赛的胜利,如果运动员个性偏软,意志薄弱,碰见强力对手就产生畏惧心理,也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3.3 对自己及对手实力认识不清晰

运动员通过自我主观判断对形势进行了不准确的预估,无法有效地衡量自身的优势以及对手的劣势,忽略自身去过多关注外在条件,带来一系列消极情绪[3]。无法对竞争对手的信息有全方位精准的了解,带入了过往的经验主义,并且由于这种错误的判断导致运动员产生心理波动和应激反应担心发挥不佳。

3.4 社会舆论压力

运动员代表着一个民族,国家的荣誉在比赛中拼搏。特别是对于处于争冠行列的运动员们,面对的社会期望远远超过常人承受的范围,他们的生活、训练等一切都暴露在媒体大众的宣传之中,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巨大压力让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4]。

4 篮球运动员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的方法

4.1 呼吸调节法

通过变换呼吸的方式、频率、深浅度控制情绪心理,如采用深度的复式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运动员的情绪稳定下来。当运动员心理状态紧张时往往会有呼吸喘气不够量的感觉,这是由于呼吸气过程不完全产生,呼吸快且浅使机体内吸入大量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呼出过度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溶量失去平衡,大脑皮层神经系统会产生抑制性反应来控制机体内部的平衡。此时采用较为缓慢的呼气及吸气方式,将吸气时肌肉的紧张与呼气时肌肉的放松相结合,有利于情绪上的平复,降低其兴奋性。

4.2 表象调节法

通过暗示语的指导,在头脑中反复重现过去发挥出色比赛的动作表象或者情景,使运动员内心受到鼓舞,获得自信,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能与及情绪稳定能力。这种积极的意念可以促使运动员机体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心跳泵血能力,提升呼吸频率,机体新陈代谢的血流量增加,糖氧化供能提速,令运动员感觉全身充满力量,情绪积极饱满。

4.3 自我暗示调节法

利用言语、符号、表情等刺激物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来控制其动作行为的过程。在日常训练中,让运动员知晓语言对动作与情緒的重要影响,且记录在比赛时经常出现的消极思绪,并清楚认识这种消极,再寻找出能够减弱此种消极想法的积极词汇,最后不断反复加深它们在意识中的烙印。

4.4 肌肉放松调节法

运动员处于不同心理状态时,总会伴随某部分肌肉群的紧张。如果改变这些肌肉群的紧张状态,就可以改善相应的不良情绪体验,消除紧张。让运动员学会区分肌肉所处的状态,并且能够控制性的疏导肌肉的紧张与放松,在一部分肌肉紧张时放松另一部分肌肉,这样就可以有效调节心理状态。

4.5 活动调节法

通过调节身体活动的方式疏导运动员的不良心理及情绪。运动员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与肌肉间的信号传递是双向同时发生的,当肌肉活动紧张,从肌肉向神经中枢传递的冲动就增多,当肌肉放松,从肌肉向中枢神经传递的冲动就减少,脑部的兴奋性就会降低。利用不同的动作速率、幅度、节奏、方向、强度等参与运动员的情绪调节,如情绪过分紧张时,采取强度小,幅度大,速度和频率较缓的动作练习,可以有效降低心理情绪的兴奋度,当情绪低落时,可以采用强度大、幅度小、速率和节奏快的动作练习,提高心理情绪的兴奋性。

5 结语

运动员在比赛中想要高水平发挥出实力,心理状态就需要达到一个适宜的水平。通过确立适宜的比赛目标,树立积极的比赛动机,保持坚定的比赛信念,让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处在最佳状态,抑制和兴奋过程处于平衡。表现出精神饱满,情绪活跃,感知觉敏锐,头脑中技战术表象清晰,注意力集中且灵动的情绪状态。运动员就可以高质量的完成比赛任务。

参考文献

[1] 柴岭.女子柔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特点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1(10):1346-1350.

[2] 周毅刚,郭玉江.优秀运动员运动疲劳,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关系[J].体育学刊,2007,14(5):63-67.

[3] 张瑛玮.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压力应对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111-113.

[4] 王清菊,迟立忠.优秀射箭运动员竞赛压力认知评估影响因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2):175-1781.

猜你喜欢

疲劳篮球情绪
快乐篮球进山乡
小情绪
小情绪
拍篮球
小情绪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