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势体育项目发展特征与启示

2018-06-11王欢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啦啦操启示

王欢

摘 要:本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体育项目——棒垒球与啦啦操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一球一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特征,探讨目前普通高校大学体育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本文认为一球一操教学中应该加强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与生存模块训练共存。高校公共体育课一球一操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主。并在构建俱乐部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完善一球一操校内比赛机制系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 棒垒球 啦啦操 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061-02

Abstract: The research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in baseball and softball, and cheerleading gymnastics as a starting point, Through analysi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content characteristics,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Public sports curriculum; Baseball and softball; Cheerleading; Enlightenment

1 问题缘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棒垒球自2008年建队至今先后培养了近200名大学生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群众运动基础。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棒垒球运动的普遍性发展,学校于2009年,开设了针对全校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普通生棒垒球和啦啦操的体育公共选项课程。每学期开设6个班,每个班36人左右,一年两个学期,至今已有近千人学习了棒垒球与啦啦操项目,“一球一操”项目已经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势体育项目发展的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学校自2008年开始在教学中进行啦啦操规范教学的推广,截至2015年有近千名学生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颁布的啦啦操等级证书。学校也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颁发的“全国啦啦操窗口示范学校”称号和“棒垒球项目发展基地”称号”;特别是学校的啦啦操代表队,成功参加了南京青奥会体育展示团队和闭幕式表演工作。在青奥会上成功完成了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形象塑造和表演,使砳砳深入人心,同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在央视、江苏卫视、南京城市频道及现代快报、中华网、龙虎网等数十家媒体的报道,闭幕式上啦啦操的表演出色地塑造了中国名片,展示了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活力和风采。

因此,一方面,棒垒球与啦啦操,已成为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优秀典型,在学校广大师生中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知名度和影响力很高,越发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一球一操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快速发展,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才能有效地突破一球一操教學中的瓶颈问题?什么才是适应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如何做到普及与提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为此,针对当前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对一球一操课程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提出了一些优化与改进的建议与对策。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优化的研究,近些年来,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思潮的涌现。如南京理工大学王宗平教授近五年来主推公共体育教学中关于“动商”的研究,先后在杨子晚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等新闻与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评述或者论文近二十篇,在国内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第二,源问题与元问题的激烈争论日益白热化。无论是在每年一届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坛上,还是各种期刊杂志中关于此问题研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例如,国内著名学者季浏教授曾经多次强调“任何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都不能忘记对于源问题的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检索、搜集、查阅大量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与本研究相关的图书和论文等各方面的文献,了解并吸取已有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进而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本专业的概况以及最新的发展状况,积累充分的理论基础。

3.2 专家访谈法

利用电子邮件、电话和座谈的方式访问了有关专家,主要包括参公共体育课教学工作的教练、教师和学生。对普通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开展情况、出现的问题、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以及对教学改革的设想等进行了解,请教他们对本课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访谈、调查,获得了有利于本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3.3 观察法

参与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教学工作,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一球一操”公共体育课程目标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优化的探索与实践,本质与内涵建设的探讨,课程目标的设定都是为了有利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内容越发丰富,涵盖面宽、形式灵活多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球一操”课程目标的设置,首先在时间上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针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及培养终生体育行为,设定了非常详细的长期发展目标,具体到每年、每一个学期。其中也包括为学校的普通生训练队伍的比赛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短期目标主要针对每学期的每次一球一操课程制定的教学目标,包括课程的理念、方法、内容及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具体到每一个学时。

通过江苏省教育厅抽查课程的几次检验,学校一球一操课程均受到了表现优秀的反馈。详细而又丰富的课程目标设定有利于通过一球一操课程的学习增加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参与度,强壮其体魄。更加有利于通过挖掘、培养与创新,挖掘棒垒球人才和啦啦操人才,更好地提高这项运动的普及度,成为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学习的主要手段。

4.2 “一球一操”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球一操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为体验式教学法。通过提高学生参与学校的棒垒球队和啦啦操队,辅以体育教改的实施,借助运动队的参赛平台,树立这两项赛事在江苏省的优秀代表队伍地位,实现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培养学校优秀的体育社团能力,以及学校知名度及美誉度的提升。

此外,一球一操教学模块的设定的主要是通过长期比赛计划的制定、良好的学校氛围以及奖励机制,促进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而提升校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体人数。在高校形成充满活力、协作精神的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另外,在促进学生体育参与的同时,促进啦啦操在该校学生中的项目普及,以及通过校内比赛选拔优秀普通生参加全国、省、市、校际间的棒垒球、啦啦操比赛,形成“校内活跃,校外争光”的发展格局。

5 对策与建议

5.1 通过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培养身体素质教育与生存教育并存的教学理念

一球一操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与生存模块训练共存。在众多的高校体育教学项目中寻找改革的亮点,使其成为带动其他项目教学的排头兵,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示范性教学模式的示范。在示范模式的带领下,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生存技。通过棒垒球运动与啦啦操运动中团结合作的项目特点,在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同时,提高其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棒垒球队的身体素质训练占据了每节课90min的45min,重點在课前的热身与课程结束后30min内。

5.2 通过建立“一球一操”俱乐部,寻找学生兴趣培养与体能训练的结合点

学校尝试建立以棒垒球和啦啦操为试点项目的俱乐部发展模式,并且在财力、物力、人员调配等方面加以扶持。以3年期限为创新考核期,赋予俱乐部绝对的自主发展模式,体育部推荐棒垒球和啦啦操教师进行对俱乐部发展的指导。

在俱乐部发展模式构建的基础上,完善一球一操校内比赛机制系统。按照校内比赛传统设置,保证每年均有一次或者多次高校级别的一球一操比赛。组织者为体育部与俱乐部共同组织。并将一球一操比赛的成绩计入该年度校长杯的统计分数,同时给予成绩比较好的参赛队伍一定的奖金和荣誉。另外,构建院系一级别的一球一操赛事发展模式,使各学院对一球一操运动予以充分的重视,各学院必须成立院级一球一操的院队,才能保证校级比赛的水平、质量和观赏度。

参考文献

[1] 何建东,骆秉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81-85.

[2] 唐月琴,金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9,1(5):36-38.

[3] 王健.“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3):69-71.

[4] 邱云涛.大学体育俱乐部制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3):32-33.

猜你喜欢

啦啦操启示
啦啦操在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
啦啦操融入高职健美操教学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