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

2018-06-11李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辅导员高职院校

李薇

[摘要]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是实现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对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从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探讨提升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32-01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兼具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求高职院校狠抓内涵建设,对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主力军的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思政司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规范了辅导员的职业定义、职业能力特征、职业守则等内容,从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面对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进行了具体要求。提升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

重要基础。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辅导员是履行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思政教育专业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法律法规等专业基础知识;班级建设能力、学业指导能力、日常事务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能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能力等基本职业能力;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性不强

高职院校在辅导员的聘用上,对学历的要求较高,一般为硕士研究生,但对专业限制不严,导致许多缺乏教育学、管理学、思政教育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加入辅导员队伍中。尽管高校会对辅导员进行基本的岗前培训,但通常培训时间较短,培养层次较浅,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建构。

(二)职业认同较低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多为事务性工作,上班时间需要

监督学生上课情况、履行学生周末请假手续、完成系部和学院工作安排,下班后还要随时做好处理发生突发事件的准备,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由于辅导员直接、事务性工作的特点,其难以实现专业提升,不利于长期的职业规划,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提升途径不畅

为順应“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需求,职业院校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上投入巨大,反观对辅导员的培训,存在体系不完善、参培机会少、渠道单一、学习资源平台缺失、缺乏有效沟通等问题。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不系统,尽管从学生、辅导员自身、系部、学工部等方面都会对辅导员进行量化考核,但考核成绩在职称晋升中所占比重较低,导致辅导员主动提升自

我的积极性不强。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制定准入标准,严格选拔制度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配备和选聘制度进行了要求,高职院校要明确辅导员岗位定位,严格辅导员选拔制度,制定具体的准入标准。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背景应该是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优先录用以前在高校有过学生会、兼职辅导员等相关经历的人员,重视对师德师风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二)促进观念转变,提高职业认同感

建立青年辅导员导师制,由一名包括院(系)党委、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干部担任,帮助新入职辅导员尽快进入角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强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危及事件处理、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让辅导员参与到学院发展决策中,提高职业认同感,树立职业自信。支持辅导员进行项目研究,推动其工作方式由事务型、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

(三)完善培训体系,实现职业能力提升

建立岗前、岗中、职业生涯三级培养体系。岗前培训主要形式为职业知识培训,让辅导员明确岗位性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岗中培训主要包括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专

项培训,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职业生涯培训主要包括学历深造、职业发展、专家讲座、职业技能大赛、跟岗访学、互联网平台交流等形式。要落实职称评审、考核机制、薪酬制度等保障机制,将辅导员平时工作纳入职称评审量化考核,开展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对优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鼓励辅导员主动实现职业能力提升。

四、结论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职业能力发展关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但存在专业性不强、职业认同感低、提升途径不畅等问题。要制定准入标准,严格选拔制度,建立导师制,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建立岗前、岗中、职业生涯三级培养体系,落实保障机制,推动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Z].国发[2015]28号,2015-05-08.

[2]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Z].教育思政[2014]2号,2014-3-25.

[3]林伟毅.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34-136.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辅导员高职院校
高校辅导员所需素质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