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与认知情况下的思想引领研究

2018-06-11成一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思想引领使用认知

成一川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愈发受欢迎,已经成为了每个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方式。以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以微信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的使用与认知情况,归纳其使用的整体情况,进而探讨如何基于此对大学生进行更为科学、正确的思想引导工作。

[关键词] 新媒体;使用;认知;思想引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72-02

一、背景研究

当前,信息大爆炸和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其中不乏错误价值观念和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受社会上的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容易被误导,选择错误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现阶段研究当代大学生新媒体阅读习惯,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向,对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吸收正确且积极的社会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和认知情况,不仅有助于高校辅导员明确大学生对微信平台的需求和建议,更可以帮助高校共青团组织加强与落实对当代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

二、研究方法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网络渠道发放问卷,选取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基层院系团委将有关链接转至各专业、班级,保证了调研内容的针对性与适应性,共回收350份有效问卷。回收问卷后,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现状进行分析归纳。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350份问卷中,共得到男性170份,女性180份,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基本情况包括专业、年级、政治面貌和学生干部经历。78.15%学生正处于大一与大二年级,21.85%学生则正处于大三和大四。95.57%学生的政治面貌是共青团员,其中约5%已经经过发展成为中共正式或预备党员。其中68%学生正在担任或者有过学生干部经历,32%学生表示没有参与过团学工作,也符合本問卷对覆盖面尽可能追求宽泛的要求。

(二)大学生新媒体的认知情况分析

在受调查对象的心目中,从不同纬度出发各媒体的占比情况不一,调查结果显示(见下图)。青年学生心目中认为接触度最高、使用时长最长、便捷度最高、依赖度最高的媒体前三名均是手机、网站、电视,且三者的顺序排位均是四个榜单中的第一、第二与第三名。

但在媒体可信度的认知中,传统媒体之一的报纸杂志占得了一席之地,以59.43%占据第二名,而电视以67.57%为第一,手机以49.29%为第三,并且相较前几项排名,手机每次都以高于95%比例占据第一,可见大家在选择媒体可信方面的偏好度明显降低,无法集中表示对于某类媒体的信赖度。

在选择青睐的媒体方面,受调查对象表示更倾向于媒体是否在时效性、准确性与信息量占有优势,此外便利性与趣味性也得到了超过50%以上青年学生的认可。可见,未来高校新媒体宣传工作应做到紧贴热点、及时发布、确保信息可靠与信息量充足。

(三)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分析

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数量方面,83.14%合计291名学生选择了50个及以下,14.43%合计51名学生选择了“51~150个以下”,极少比例学生会关注超过151个微信公众号,因此,单从数量角度而言,高校团组织官微尽量做到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可行性很高,而实际的挑战也更明确指向了推送的质量与内涵。

为了更好了解大学生的微信使用习惯,问卷中特别设置了两题,主要关于主动浏览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的频率与浏览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的时间段。每天定时浏览的学生为11.29%,一有空就会浏览为39%,相当一段时间不会去浏览为33.29%,基本不会主动浏览、关注他人转发推送为主为16.43%。71.57%的学生明确表示无固定浏览时间段,从清晨到晚间20时前各个时间段浏览的学生比例均不到5%,唯有在晚间8~12时有10.57%的学生认为这个时间段浏览微信推送比较方便。

为了契合大学生的喜好,问卷中也提及了期待的微信推送时间,31.29%学生认为每天固定时间较好,22.57%学生认为“2~3天一次”比较合适,仅有8.71%学生认为一周一次就好,其余37.43%的大部分学生认为随机灵活推送即可。

在问及喜欢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推送哪些信息之时,主要的高比例选择为时事要闻、社会热点、文体艺术与娱乐休闲,就好的一方面而言,青年学生关注社会与国家发展动态、具有时代担当,而关注文体艺术与娱乐休闲内容可以陶冶情操、增加人文修养,不足的一面是当前的媒体宣传内容也有一定的泛娱乐化倾向,这也提醒了高校团组织如何在泛娱乐化的同时,加强推送内容的娱乐性但又保持官微推送的价值与内涵。

为了创作符合大多数青年喜好的微信内容,问卷中设计了关于微信公众号推送排版风格、眼中优秀的微信公众号应具备的特点、眼中优秀的微信推送应具备的特点这三个问题。排版风格方面,清新简约以69%比例最受欢迎,其次分别是诙谐幽默与文艺唯美。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结合以上研究,我们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阅读和认知情况的引导途径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与能力培育

媒介素养具体指人对媒体中的信息所进行和表现出来的选择、质疑、理解、评估、和思辨批判能力的总称。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飞速发展。青年一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接受外界新事物能力强,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想潮流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新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的考量,青年一代的媒介素养普遍比较弱,对信息的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和独立思考等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相对不成熟,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一代年轻人社会阅历少,社会经验欠缺,容易轻信、偏信、盲从网络信息,信息选择能力、处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比较弱。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媒介素养与能力培养,一方面要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广度和深度,增加媒介素养课程与知识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利用课堂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媒介辨别、批判能力,强化媒介使用的道德与法律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使用观念,提升媒介使用素养,提升安全防范意识;此外,依托“第二课堂”将媒介素养学习在实践中检验,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环节中增强大学生的媒介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通过学校与媒体的互动教学实践,社会媒体单位实习、实践活动增强媒介素养。

(二)运用新媒体传播规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比于传统教育方式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从新媒体思维入手,把握新媒体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根据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交互性以及信息裂变式传播的特点,利用新媒体数据挖掘分析大学生价值观诉求,在价值观引导过程中运用新媒体思维就是要树立用户思维,利用大数据挖掘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把握大學生心理特征,在数据挖掘中分析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兴趣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宣扬理念的结合点与契合点,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主动打造与大学生互动沟通机制,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引导交流。其次,运用新媒体传播价值观要在大数据精神需求挖掘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题“接地气”,走进大学生真正精神需求之中。最后,运用新媒体思维进行价值观引导,要始终坚持围绕大学生精神需求,用大学生的成长故事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情感传播所带来的关系认同效应,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核心价值观,要讲好有质感能入耳、入脑、入心且取自大学生用之大学生的故事,提升传播引导的效果。

(三)构建新媒体平台的舆情研判机制,强化价值观引领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宣传媒介,新媒体网络传播具有碎片化、多元复杂、难以控制等特点。首先,这就要求在新媒体价值观引领的实践中做好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舆情研判,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相比于之前难度加大。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用户黏度较大的媒介方式发声,建立网络信息的反馈机制,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声节点,要及时通过新媒体多维度多层次了解舆论关注和焦点问题,聚焦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有针对性对新媒体平台中的网络舆情进行干预引导。其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平台载体与日俱增,在进行价值观引领实践中,探索融媒体的运营管理思路,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掌握在舆情研判可控范围内,及时通过大数据挖掘,追踪大学生精神追求与合理诉求。再次,在进行选择、过滤网络舆论中,要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在舆情研判中发挥多媒体之间协同合力作用,实现舆情研判立体化效果。

四、结语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此次研究只是我们工作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总结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探索更加高效的工作途径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甄伟锋,韩璐,王妍.大学生新媒体使用及其心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7).

[2]钱文彬.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界,2010(3).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使用认知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