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建设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8-06-11王文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的呼吁,是人民的期待,是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战略。在“众创”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都在遵循国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笔者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与研究者,将就如何从通识课程建设视角推动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进行初步探索与阐述,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思考。
一、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而今新时代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是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的基础性环节,是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要求,推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的重要举措。因此,认真规划、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绝不是权宜之计,也绝不是锦上添花之举。因此,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无论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高度,都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局限性
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个问题上,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者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就是認真学习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做好准备。这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多繁重而集中于专业课程,并不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广博的知识储备。卡内基推进教学基金会主席鲍伊尔(Ernest Boyer)在其著作《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中写道:“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是‘割裂:在社会中我们失去了文化的内聚力和共性,在大学内部是系科制、严重的职业主义和知识分割。”
同时,他们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具备创新创业的条件,若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既出不了成效,又耽误了学业,得不偿失。因而,这些人认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关键,是重中之重,而创新创业只是应景之举。这种观念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鲜有成效。
三、重构通识课程建设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他对教育也有很多深刻见解。爱因斯坦有一句关于教育的名言:“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
爱因斯坦这里说的事实就是知识。知识当然重要,但是知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他在这里提出了有关教育价值的一个新命题,就是教育的价值不是记住很多知识,而是训练大脑的思维。这就提出了教育价值超越知识的另一个维度——思维。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讲,有两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两者有所交集,但并不完全相同。
因为思维的话题涉及到的面比较广,我们这里只探讨在高校通识课程建设上,如何提高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理论与思维支撑。
(一)拓宽通识课程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为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知识储备
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养成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否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变革而进行同步调地调整与改革。换句话说,拓宽通识课程建设的广度,即增加通识课程开设的门数和种类,这一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高等教育理念变化的需要,也是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背景下的迫切需要。 这一理念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促成:
第一,增加通识课程开课的数量。鼓励各学院、系部和学有专长的教师开设丰富多彩的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程,甚至开辟外校选修课,实行学分互通。加强开设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计划性,逐步做到开课目的明确,课程门类齐全,层次恰当。美国学院联合会提出了在九个方面开设大学本科最佳程度必修课的建议:(1)探索抽象的逻辑思维的批判性分析;(2)基础文化:写、读、说、听;(3)理解数据;(4)历史意识;(5)科学;(6)价值;(7)艺术;(8)国际和多元化经验;(9)需深入学习的学科。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并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
第二,提高开课的质量。要求名教授上基础课,形成制度,规定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至少有一个学期开设基础课,尤其给本科生上课,本科生的培养和教学工作才是高等学校的基石。同时,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的管理与有效机制落成,进一步侧面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与教学水平的提升,让老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让老师的课成为学生争相“抢购”的课。
(二)有针对性地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方法论”
2005年,钱学森先生曾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他当时只是针对科学研究而言,但这个问题可以推广到很多领域。比“钱学森之问”更为一般化、更具准确性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不是没有,为什么这么少?
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据说犹太人的小孩回到家里,家长并不是问“你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而是喜欢问“你今天提了什么新问题”,甚至还要会问“你提出的问题中有没有老师回答不出来的”?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提出疑问之后,能够用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推理给出解释和判断,包括新的、与众不同的解释和判断。
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critical)不是“批判”(criticism),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那么在通识课程的建设上,如何有针对性地开设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课程呢?
一方面,要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大学教育的必要环节。批判性思维教育首先要体现在重点建设若干门课程上,比如写作、沟通、逻辑、统计、伦理、道德课程,但也要体现在所有课程和所有培养环节中。批判性思维的第一层次是一种能力,有别于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指学科知识,而是一种超越学科,或是说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为可迁徙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层次是可训练的。在国内,讲授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少是逻辑学。与此相伴的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可测试的,比如并不考学科知识本身,而是测试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教育需要宽松和宽容的氛围。大学和社会都要创造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条件。要允许学生犯错、失败,允许学生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成长方式。这也正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所需要的空间和条件。
哈佛大学校长博克(Derek Bok)提出:“本科生应该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深入的知识,并且通过注意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他们还应掌握我们藉以了解和认识自然、社会和我们自己的重要的探究和思维方法……他们应有机会探索,从而获得持久的智力和文化兴趣,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并且最终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相信,在当前新形势与大环境下,直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重构通识课程建设体系,大力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打破我国部分高校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工作的局限性,必当有力推进我国创造力人才的培养,开拓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局面。(作者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王文娟(1992—),女,汉族,河南驻马店市人,哲学硕士,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教务处,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