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枝花市农业发展与康养产业协调发展探析

2018-06-11李燕王宇

丝路视野 2018年32期
关键词:攀枝花市协调发展农业

李燕 王宇

【摘要】攀枝花的农业为康养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机遇。为了促进“康养+农业”的发展,本文从攀枝花的农业发展入手,分析农业发展对康养的作用,从而提出农业与康养产业协调发展对策。

【关键词】攀枝花市;农业;康养产业;协调发展

一、攀枝花市农业发展特点

山区农业发展约束导致攀枝花市农业经济发展始终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由于地处高山峡谷区域,同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目前攀枝花市农业发展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现有耕地7.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其中基本农田5.27万公顷,占7%。地理因素导致农业用地分布不均衡、散乱,导致农业生产分散分布,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难度较大。另外,由于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共同作用,攀枝花市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干热气候和河谷地形导致农业灌溉条件差,农田建设制约明显,中低产田比重较大而高产稳产良田比重较小,使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条件受到极大制约,高质量农产品生产难度较大,同时农产品质量稳定性也因自然条件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由于地理分布不集中、受高山峡谷地貌和干热气候影响,攀枝花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深入发展。另外,由于域内道路交通系统受地理因素影响,尽管建设力度较大、路网较为完善,但是使用过程的限制条件制约明显。大量适合开展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农村区域因交通不够便利而难以深度发展。同时,交通条件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的阻隔严重,农业生产的财富转化过程困难,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进程。此外,由于历史因素和自然气候因素影响,整体上攀枝花市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改进创新农业水利建设科技水平、提高水利设施建设标准、改进水工系统建设质量、促进农田水利设备水平和专业技术的提高,在管理上则需不断提高制度化、专业化水平,防止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管理失范、使用不当。

目前,攀枝花市农业发展在各个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力素质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農村科技文化发展相对水平不高等问题,同时,在具体农业生产经营方面还存在农业生产科技、农业经营管理科学指导培训不足的问题,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在微观层面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导致农业发展竞争力存在不平衡和不足现象。

二、农业发展对康养产业的促进作用

康养产业属于服务业中历久弥新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健康疗养、医疗保健、旅游观光、养老休闲的需求和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相关需求满足的市场化意识不断加强,相关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导致对康养产业发展的极大需求。

从农业发展来看,目前攀枝花市农业生产和发展能够满足康养产业建设的基本农产品需求。气候条件保证了多数蔬菜品种的产量和跨季节性供应,康养产业发展所需的一般性农产品在本地就能得到满足,降低了康养服务成本,有利于康养产业发展,同时带动农业发展。

此外,尽管农业发展受到诸多制约,但是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能够因独特的地理因素影响而形成特有供给,因此对康养产业具有较强的支持作用,并且农业本身也成为康养产业发展的有利资源条件。

三、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康养产业发展的对策

目前,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对健康、养老、旅游等康养产业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攀枝花市正在着力建设康养产业,这一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不仅成为康养产业建设的重要支持条件,农业与农村发展本身也成为康养产业的组成部分,事实上可以认为是康养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因此,需要在提升农业发展管理水平、创新农业发展和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发展科技含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从农业发展管理水平来看,目前在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传统农业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提高农业发展指导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科学化是充分整合农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料,拓展农业生产边际收益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攀枝花市农业特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的关键,在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实现农业与康养产业的协调互利发展。推进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通过改进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农产品产销流通模式、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来提高农业生产供给与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的同步性。创新农业发展和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发展科技含量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关键,要结合攀西地区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合理投入,促进攀枝花市特色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机具、农业生物技术的领先化和现代化,结合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积极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农业装备技术,通过在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等领域实现信息化、机械化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进而实现促进康养产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农业公园创建给出新农村建设一个综合解决方案———中国农业公园与休闲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川举行[J].农村工作通讯,2017(13):18~19.

[2]朱峻瑶.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康养胜地[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01):48~49.

[3]陈东林.以生态农业带动康养产业[J].当代县域经济,2016(08):11.

作者简介:李燕(1996.08—),女,四川宜宾人,本科,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王宇(1969.08—),男,吉林通化人,教师。

猜你喜欢

攀枝花市协调发展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七一”表彰先进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攀枝花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攀枝花烟区土壤酸碱及钙、镁变化分析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