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书相伴 为爱阅读

2018-06-11潘春燕

丝路视野 2018年32期
关键词:图画书亲子微信

潘春燕

【摘要】亲子阅读是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理想的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方法。然而问卷调查显示笔者所在班级幼儿家庭亲子阅读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了“21天亲子阅读计划”,试图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亲子阅读的推广,开展线上线下丰富的亲子阅读活动,以期让更多的家庭参与亲子阅读,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亲子阅读;21天亲子阅读计划

阅读,是一种能给幼儿带来无限乐趣的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幼儿各方面发展还未成熟,往往导致其无法进行良好的自主阅读,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和温暖陪伴。家长作为和幼儿关系最为亲密的人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家庭中的亲子阅读是实施早期阅读教育的最有效形式。但从笔者对所在班级幼儿家庭关于亲子阅读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家庭开展亲子阅读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亲子阅读推广势在必行。

一、21天亲子阅读计划的提出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行为,这就是21天效应。于是笔者策划了“21天亲子阅读计划”,希望通过21天的亲子阅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期初家长会上,笔者组织家长進行了以“亲子共读,让爱成为魔法”为主题的动员会,向家长介绍亲子阅读,提升家长的亲子阅读观念。同时,启动了“21天亲子阅读计划”,鼓励家长连续21天与孩子阅读后在微信朋友圈分享阅读情况。这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70%的家长都通过微信报名参加了。

二、21天亲子阅读计划进行时

(一)线上活动:有效利用微信平台推广亲子阅读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微信作为一款手机软件,信息推送迅速,阅读率极高,又具有超强的互动性,运作成本低,能极大地提高家园互动的效率,是进行亲子阅读推广的有效平台。因此,我们选择主要利用微信平台指导家长进行亲子阅读,解决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首先,我们创建班级微信群,邀请每位家长加入。然后,通过发布相关文章、发起话题讨论、分享优秀案例等方式重点解决“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大问题,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1.为什么读?

阅读计划开始的头几天,就有不少家长在微信群里反映各种问题,如:“每次看书,我提的问题他都不太愿意回答,也不知道看没看懂?”,归根结底还是家长的观念问题。

因此,我们在微信群里向家长推荐了一些较知名的童书微信公众号,建议家长关注并浏览相关的内容。同时,也针对家长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在微信群里推送一些亲子阅读文章,解决家长遇到的切实问题。

2.读什么?

阅读材料是开展亲子阅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家庭之中的阅读材料应以图文并茂的图书或图画书为主,应根据幼儿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来选择和提供不同的阅读作品,阅读材料应体现年龄差异和特色。

活动过程中发现家长在选择阅读材料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微信群里推送一些关于图画书选择的文章,向家长介绍推荐一些优秀的图画书,分享一些经典的分龄或分主题的书单,给家长一个方向,让家长了解如何给孩子选择阅读材料。

3.怎么读?

活动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怎么读”的问题,让家长认识到开展亲子阅读应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

(1)教师发起话题讨论

我们会汇总一些代表性的问题,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教师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给予一些建议。通过这样的交流,家长们对“亲子阅读”的有效开展有了新的思考,并逐步产生一些新经验。同时,教师也会推送相关文章,帮助家长更好地实践亲子阅读。

(2)家长分享精彩阅读

除了教师的指导,家长间的交流互动也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鼓励家长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发到微信群内与其他家长交流。大家的阅读热情很高,这一举措还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参与到“21天亲子阅读计划”中来,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家长的亲子阅读热情。

(二)线下活动:积极开展班级活动推动阅读计划

通过以上微信平台对亲子阅读进行推广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直接指导家长如何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到阅读计划中来。

1.亲子烘焙故事会

阅读对于小年龄的孩子而言,更多地还是发现阅读的快乐,建立对阅读的兴趣,并经由书本进行愉快互动的过程,让孩子爱上阅读。于是,我们组织了一次亲子烘焙故事会活动。当有趣的故事遇上诱人的美食,会产生什么样的神奇效果呢?

一只小猪遇到了100只狼,这会是怎样的境遇呢?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思考着、表达着。这一环节教师很好地向家长展示了如何组织孩子进行阅读活动,如何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希望能提高家长的亲子阅读指导能力。

紧接着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将故事里的阅读体验在“DIY烘焙”中延续。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一个个都非常专注。这么多形状各异的饼干,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创编故事,玩好了再统统吃掉。

亲子烘焙故事会,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听故事,一起做饼干,这样的阅读活动怎能不爱,这样的亲子时光温暖美好。

2.开展多样共读

(1)定时定点集体共读

我们约定了班级定时定点的集体共读时间,包括餐前及睡前。根据两个时间段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共读方式,餐前故事边听边看,睡前故事只听不看,让两次共读形成互补,既有对画面的想象,也不乏对角色形象的求证。后期,在餐前环节中,除了教师的引导讲述外,也加入了孩子的好书分享。

(2)绘本教学深度共读

同时,我们也精选一些图画书进行教学,和孩子一起进行深度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图画书的特点将故事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经验。绘本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绘本教学中融入亲子阅读,可以进一步挖掘绘本中的教育价值。

(3)家长“悦读会”亲子共读

为了让家长们有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我们约定每月进行一次家长“悦读会”,以家长助教的形式,每月邀请家长到幼儿园里和孩子一起分享好书。家长们总会带上自家孩子平时最爱看的书,生动有趣地演绎着故事中的起承转合。

总之,以多种形式的相关活动来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讲讲、做做、编编、演演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提高阅读能力,爱上阅读。

3.图画书主题鼻子派对

活动后期,我们特别策划了图画书主题活动《鼻子派对》。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跟着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领略了他参加过的一系列派对,一起讨论了应该带什么参加鼻子派对的事,让孩子在感受到鼻子派对奇特和有趣的同时,也期待着参加一场屬于自己的热闹派对。

于是,关于派对的筹备工作,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派对的请柬是什么样子的?派对的场景是怎么样的?派对中要带的假鼻子哪里来等。说干就干,孩子们给自己设计邀请函,一起布置派对环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自己想要的假鼻子,每个人都忙开了。连爸爸妈妈们都感叹,是什么力量让孩子如此认真地完成一件事,而这就源于一本孩子们爱的图画书。

一切准备就绪,期待已久的鼻子派对终于开始了。孩子们盛装出席,戴着自制的个性假鼻子,和着入场的节奏音乐自信地走在红毯上,我们感动于这一刻每个孩子都可以那么快乐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好玩的派对当然少不了游戏和美食啦!最后,我们还为顺利完成21天亲子阅读计划的家庭颁发了奖状。

派对在集体舞的音乐声中落下帷幕,孩子们意犹未尽。看到照片直播的家长们也连声感叹:原来阅读还可以这样玩!

三、研究成效

(一)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的能力明显提升

家长参与亲子阅读的热情逐日升温,参与活动的人数由原先的70%到后来的95%。在系列活动中,家长们对亲子阅读的方法、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环境的创设等等有了深入地了解,家长的阅读意识不断提高。家长们会不时地交流亲子阅读心得,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的亲子阅读案例,提出自己亲子阅读的困惑,这样不断的互动交流分享让家长们的亲子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最初,孩子们更多的是和妈妈一起看书,而后期,越来越多的爸爸参与进来。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爸爸们讲故事声音夸张、表情丰富,反而比妈妈更生动,非常受孩子们欢迎。

(二)幼儿进行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持续养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子阅读,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部分之前不爱看书的孩子也会每天要求爸爸妈妈给自己讲故事了;很多孩子,平时自己玩的时候也会拿一本书安静地阅读了。阅读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多比重,孩子们接触到的好书也越来越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孩子们涉猎的内容多了,增广了见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增强了,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1天亲子阅读计划圆满地结束了,但亲子阅读的美好时光才刚刚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贵在坚持。因此,后期除了微信平台的互动交流外,班级仍需定期开展相关活动,让家长们、孩子们继续保持对亲子阅读的热情,鼓励他们继续在图画书的世界里幸福地徜徉。

参考文献

[1]松居直.幸福的种子[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13.

[2]杨政.爱讲故事的爸爸是最好的爸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3]初探幼儿园微信平台下的亲子阅读推广实践[DB/OL]. 2018-09-19:http://www.docin.com/p-2134915606.html.

猜你喜欢

图画书亲子微信
神奇的图画书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微信
微信
微信
图画书的诞生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