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18-06-09宰春明
宰春明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视角,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亲历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师教”向“学生学”过渡,实现“知识课堂”向“素养课堂”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化。
关键词:学生视角;思维能力;生长点;学习方式;探究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50-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要包括“数学的结果”,也要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文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基于学生的视角,实现“知识课堂”向“素养课堂”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化进行论述。
一、找准教学的起点,确定知识的生长点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对于数学教学来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便于学生接受,也易于学生学习。因此,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确定好教学的起点,对于开启数学知识的学习之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如在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通过课前问卷交流,了解学生对于线段、直线已经知道了哪些,从而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线段为生长点,揭示射线和直线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射灯光线的直观现象引出射线,让学生体会“无限延长”。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射线,建立射线的概念表象。
二、定位知识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建构知识
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通过线性结构来组织教学的。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紧紧围绕着教师的教为设计的依据,一个环节连着另一个环节,按部就班,有很强的顺序性。学生在教师牵引式的引导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学习没有自主性和探究性。而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不断地把经验表象抽象为知识表象,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個动态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不断经历知识的发现、探究与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丰富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积累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思维品质不断得以发展,数学知识相关的素养得以不断提升。如在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独立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先让学生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求法,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并把求四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转化成求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和感悟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未知问题向已知问题的转化方法。在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争议的分法,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明确内角和的意义,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三、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学知识、关注教学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知识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学习品质。
1. 创设适合情境,让学生探究知识“有境可依”
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不断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经验为起点,建构新经验和新知识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不仅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在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情境内容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情境内容的完整性,结构上要变单一性为灵活性,便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小猴摘桃”的教学情境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初步体会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过程。对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桃”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第一天摘了30个桃”,求出第二天摘多少个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依次推理新的问题。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
2. 引导实践操作,让学生探究知识“有据可凭”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因此,教师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智慧。实践操作不仅能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而且能让学生的知识探究植根于具体的数学体验活动中,积累学习数学的活动经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习能力。如在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意义,感悟学习的意义。教师先通过出示问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求每人分得多少块?”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分?”然后教师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具圆来进行操作探究。一方面,可以一块一块地分,得到每人每次分得块,3次分得3个块,合起来是块;另一方面,可以3块叠起来分,每人分得3块的,合起来是块。学生在两种分法的基础上,体验等式,体会除法式子与分数的对应关系。
3. 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探究知识“有感而发”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生往往会产生认知的断层。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意义,感悟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如在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出示班级座位图后,要求学生说出小J坐在哪里。生1:小J在第4组第3个。生2:小J在第3排第4个……师质疑:刚才几位同学都描述了小J的位置,但说法却有所不同,为什么同一个位置却有不同的说法呢?生:观察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师:那怎样描述小J的座位是合理的?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统一的规则和方法来确定小J的位置。教师借助表达小J在教室中的位置,交流不同的表述方法,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规则和方法,以加深他们的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视角,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关注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切入,突出学生的能力发展,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清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06).
[3]赵丽辉,李爱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几点体会[J].辽宁教育研究,2005(08).
[4]薛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