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博事业在当今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2018-06-08宋晶晶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文化

宋晶晶

摘要:文博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收藏、保护文物,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四项基本功能。在继承、展示、传播、交流文化、顺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进文化的发展,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博事业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文博事业;文化责任;社会文化;发展继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突出强调了中国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文博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博事业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措施。本文拟就文博事业在当今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几点浅见:

一、承续历史,铸造现代城市之魂

文博事业是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精华和精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物质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先进文化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再造。因此,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就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辩证关系 人类文明是在文化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延续的,文化是人类或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博事业不仅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而且是地域代表性文化的汇聚,所标志的是历史传统和艺术成就,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方的形象,在传承文明、延续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没有文博事业的国家,文明是断裂的;没有文博事业的城市,精神是贫穷的。正如人需要精神一样,一个城市也需要一种精神。当一种实践代表着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着造福于民的使命意识,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量时,它就在造就一种精神。

二、弘扬优秀地方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必须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社会精神风尚,文博事业在弘扬优秀的地方历史文化、培育社会风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具有润物无声的熏陶、激励作用。文化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本身,文博事业是精神财富的宝库,是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最佳方式,担负着人类内在精神传播,所陈列的历史文物对于国家、民族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通过高档次、高品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展览、研究、主题等活动,于无声处对文化的主客体进行滋润;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文博事业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增强人民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对于树立城市形象以及所标志的历史传统、艺术成就极富影响的潜力,对于建设社会文化服务体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其他文化载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具有引領思想、社会发展的教育作用。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为基础。文博事业通过其独具文化风格和特色的文物外观与内涵,吸引着观众去探求蕴含于文物之中的或精湛的工艺、或高超的技术、或沧桑的历史、或巨大的意义,从中有所感知,得到教育。文化虽然属于精神范畴,但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的形成,也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进而化作维系社会发展、人们和谐、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意识更加自觉,人民把追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目标,广泛地参与到文博事业中来,而自主选择参观博物馆。

三、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文创产业沃土

文物与文化遗产是储存人类文明的形式和载体,不仅能长久服务于人类发展更能为现代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和有益的借鉴启迪效果,创意经济以人的创意为引擎,极大地激活社会的创新活力。它在产业形态上又依赖以文化产业为核心,因而,文博事业在发掘开发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活性因子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在发展社会文化生产力上起着基础作用。

(一)近年来,铜仁市文化部门组织协调行政地域内各相关机构,在坚持国有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的基础上依托部分可利用的文物遗址、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等场所兴建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纪念馆、红色旅游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铜仁市接待境内、外参观社会团体、未成年人活动团体共60余个、年参观观众达50万人次,充分展示了文博事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目标,并创造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二)铜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发展道路的进行探索思考并自主开发重新刊印、影印精品典藏线装本,复制馆藏青铜器,制作文化衍生品、工艺品等相应文化创意产品项目用于传统文化推介。与此同时,铜仁市围绕品牌授权和历史文物资料版权应用等模式,探索文博单位与厂商机构关于产品设计和生产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合营方式,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出一批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特点和教育需求的优质文化教育创意产品,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参考文献:

[1]雷学刚,何娇. 关于推进重庆文博事业大发展的对策思考[J]. 博物馆研究. 2015(04)

[2]杨芳. 浅谈文博事业的发展[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11)

[3]刘洋. 文博事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8)

[4]王江红. 加快文博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 民营科技. 2014(03)

猜你喜欢

社会文化
欧美电影创作中的认知主义
缅甸汉语教育的社会文化因素浅析
广告语中的社会文化
论广场舞对社区、村镇居民的重要性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
六曜与日本文化
网络流行语“颜值”的语言学解读
法国社会文化对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其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启示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图里翻译规范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