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美电影创作中的认知主义

2017-02-09王佳曹晨

电影文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社会文化

王佳 曹晨

[摘要]在电影创作中,对宏大理论的应用颇为广泛,但这与“以电影和观众为主体”的思想却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认知主义的应运而生恰到好处地调和了两者间的关系,欧美电影创作也因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认知主义不仅关注电影创作的科学性,更能综合生物因素及社会文化背景,将影片的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立足于认知主义,提取欧美电影作品中的成功经验,以期对国产电影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宏大理论;认知主义;欧美电影;社会文化

20世纪70年代,在电影研究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各种诸如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宏大理论”。这些理论曾经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但其弊端就是偏离了“以电影和观众”为主体的轨道,而认知主义的诞生与兴趣则恰好弥补了这一问题。

一、电影领域中认知主义的崛起

宏大理论的确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但其存在的弊端也被许多学者剖析得淋漓尽致,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以符号学为代表的宏大理论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一贯偏重于文本语义研究,在电影创作以及欣赏中过分放大了社会文化的影响,由此造成影片内容与观众主体性的缺失;(2)宏大理论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相对封闭而死板的体系,通过某种理论框架来对电影进行界定,由此造成支持结论的基础条件缺乏坚实有力的依据;(3)宏大理论本身只是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文明产物,研究对象及方法特异性较强,文化广谱性并不宽泛,在此环境下其浓厚的主观色彩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全球背景下的跨文化研究。总之,在体现电影与观众的主体性上,宏大理论表现得并不充分,缺少了观众观影经验这一重要的关注点,造成了理论研究内容与实际的脱节,其滋养力并不能够推进电影理论的长期发展。

而在不断的查找与反思中,以“经验—实证”为特征的认知主义研究为电影理论研究开辟了新天地。Munsterberg和Arnheim两人是电影认知主义研究的先行者。认知主义是继受批判的行为主义之后形成发展的一门学说,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其在学界的肯定度无可非议,当前已对心理学、语言学、哲学、认知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指导意义,关注对人类感知以及思维信息处理的研究。在近30年里,认知研究逐步取得了在文学、艺术、哲学、语言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中的主导地位,可谓成果丰硕。与此同时,认知主义在电影领域研究中的价值也越来越显著,它立足于实际经验对电影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关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同时也关注与之相联系的生物因素及社会文化背景,提升了电影研究理论的内涵。

二、当代欧美电影的认知主义取向

就电影认知主义取向而言,虽然各家研究对象的侧重点有异,但最终关注点都是观众对电影的反应,目前可大致将其分为三个着重点:着重研究电影的内容及美学;着重研究电影经验,即探究观众对电影的感知行为、理解行为;从认知视角出发,对人文科学、电影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参考,重新探析电影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David Bode是电影美学认知研究的代表者,他将观众视为主动的信息探寻者,并基于此对电影意义的建构进行剖析,探究在电影叙事中风格与结构的作用。David Bode在认知主义研究中主张将观众作为主体,而在此之上探究出的电影诗学、风格研究以及中等层面理论则主要围绕电影本身而展开。David Bode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研究心血,比如著名的“凝视”研究便是为证实其提出的中等层面理论而展开的,此外还有对场面调度、音响、焦点等一系列风格的研究,以及如何建构艺术作品的诗学研究等。

而其他类似方向的研究者则是基于实证来研究电影的结构特点,比如电影中的拍摄角度、运动、色彩分布等。James Cutting等[3]在分析各类影片的运动及亮度分布后总结出,相对于同时期其他类型影片来讲,美国黑色电影更为黑暗的部分并非银幕中心,而是银幕中心周围;同时James Cutting还从历史出发对电影结构特点的变化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好莱坞20世纪30至50年代150部电影中的运动视觉进行分析后发现,各种类型电影中的视觉变化都在不断加快,画面运动越来越快,这在冒险片与动作片中表现尤其突出,而剧情片相对较少。

上述对电影内容及美学的相关认知研究受到经典理论时期 Munsterberg和Arnheim两人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但在研究方法与范围上都有一定实效性的突破。其研究领域不只局限于电影本身,更进一步扩展到对电影历史发展变化的研究,也更加强调科学性的实证方法,同时还融合认知心理学、计算机应用科学等手段为电影本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电影经验是电影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观众经由观影体验获得的信息认知与情感体验,这在近几年已成为认知主义取向研究的焦点问题。电影经验是电影学认知研究对其他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发展十分迅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电影最终目的之一是要实现与观众的互动,观众观影过程涵盖视听觉、情感、回忆、注意、期待以及判断等诸多体验,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集体潜意识”的影响。若将电影单纯地归于符号或信息的输出,则是对电影意义的一种偏差理解,应深刻认识到电影是一种由观众积极参与构建的、由电影—人—社会文化三方共同形成的经验,理解电影的意义应从此点切入。

David Bode在研究当今欧美电影认知主义过程中指出,电影经验的形成应包含三方面因素:(1)观众个体能够自觉认识到的信息处理过程,比如观影时间、观影环境、观影情感反应,或者在观影后自觉探寻影片主题和目的等;(2)观众个体无察觉性的生物性因素,比如观影过程中观众出现的生理反应、神经活动等;(3)在个人层面之外的集体因素,这种集体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观众个体对于影片的理解。其中,第(1)点与第(2)点往往具有共时性并且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可以将电影经验划分为个人层面与超个人层面,即认知—神经过程与社会文化影响这两大方面。

认知方式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所有不同,而这正可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电影经验是如何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的,同时为探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可能。但放眼当前电影领域,尚鲜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跨文化研究涉及电影内容及美学探究颇多,尚停留在理论阐释层面,实质性突破未见显著。而散落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文化中的相关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是在对人格特点、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之作为电影研究的出发点,但缺乏有力的针对性。因此,对电影经验中的社会文化的认知研究应成为当前电影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群众性”是电影的一大特征,商品属性要求电影必须注意观众需求,所以电影在反映一个时代或民族的精神风貌方面的效果要优胜于其他艺术。因此,电影研究无可避免地会涉及对时代、社会及文化问题等课题的研究。在认知主义取向下,通过电影来反映民族、时代及社会的特征是研究电影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线索。从研究对象上看,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宏大理论比较相似,然而两者的研究方法却迥然不同,宏大理论以理论在先,阐明电影意义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认知主义研究则基于客观对象加以实证研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得出结论。[4]值得一提的是,两者并非水火不相容。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都是在修正的基础上得到逐步发展壮大的,即使研究理念大相径庭,但并不影响双方对滋养成果的相互吸收,如此,理论方得以实现自身的完善。

相较于电影与认知主义、电影与社会文化这两个研究方向,认知主义下电影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更晚,发展也更为滞缓,并且由于探究社会文化需要涉及比较广大的范围,影响因素较多,研究对象与方法在操作性及适宜性等方面都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当前电影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媒介传播、社会经济等研究中散落较多,尚未在电影认知研究中明确主要的研究方向,这应在今后的研究中有所突破。

三、认知主义助力于电影创作的发展

电影认知主义关注实证,但并非属于实证主义范畴,这一特性无疑为其灌注了蓬勃的发展潜力。电影认知主义可利用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各种学科资源的有效成果与优势方法进一步加强其实证精神,以扩充研究视角、扩宽研究领域;同时,电影认知主义的非实证主义特点又促进了其与人文、艺术、社会学科之间的融合宽度与深度,使研究成果更趋向于丰富性与新颖性。以实证研究与哲学分析为例,虽然两者得出的结果不同,但是并未对其相互融合构成障碍,而是相互协同发展。认知主义立足于现实,借助哲学理论成果的养料发现问题,继而证实或者证伪;反之亦然,哲学分析通过对实证结果的深彻思考与判断,若结果有效则将之纳入自身框架中,进而升华理论。两者互为共生,是认知主义与人文学科关系的典型体现。

电影理论研究中引入认知主义,实现了客观的研究对象、综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包容的研究领域三个研究要素,在这种“大全”之下,目前,电影认知主义取向已渗透于电影各个相关方面。此外,随着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哲学、计算机应用科学等学科的现代化,在这种理论主义的支持下,电影将以蓬勃的生命力持续不断地开创发展新天地。

目前,在研究对象上,认知研究多侧重对电影内容与美学、心理认识的分析,欠缺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入探讨。加强对电影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为跨文化研究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同时还可衍生出新的视角来分析大众文化,以促进电影市场、新媒体等在重要理论及实践活动中探索不止。另外,在研究方法上,目前脑成像技术已日趋成熟,电影可因此借力加强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应该说应用前景广阔。[5]通过把握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脑神经活动来对商业电影的吸引力进行评估,同时还可研究视、听、视角、运动等不同脑部区域的活动变化,从而促进电影美学研究的完善,为创造实践提供指导意义。

四、结语

欧美国家的电影产业起步较早,且发展迅猛,在将认知主义引入以宏大理论为基础创作的电影中时,不但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更灵活地使用了色彩、角度、音乐等元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研究电影认知主义,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将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李少白先生很早便在《做点电影思维学的研究》一文中对电影思维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主张将其提到日程上来,以促进电影实践的丰富与发展。而在中国电影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更加应该引起对这方面研究的高度重视。认知主义在理论上规避了宏大理论的不足,这对于国产电影的视角选择和思维开阔都是非常有利的。采用新研究方法解除我国研究方法的局限,认知主义为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坚实的支持。事实证明,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并将持续壮大下去,合理借鉴欧美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在电影的创作、宣发以及市场等方面均起到了强而有力的推动作用,对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加强对电影认知主义的研究可帮助中国电影尽快实现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愿望,是促成中国电影与文化世界性传播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宜文,王泉泉.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J].当代电影,2015(09).

[2] 杨曾宪.论价值取向评价与价值认知评价[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6).

[3] 沈云都.在认知主义传统内的现代道德整合——论哈贝马斯的道德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2011(06).

[4] 宋眉.论新生代电影的现实主义内涵与认知功能[J].电影文学,2014(13).

[5] 尹观海,方燕红.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转变与未来学习的变革[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04).

猜你喜欢

社会文化
缅甸汉语教育的社会文化因素浅析
广告语中的社会文化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
六曜与日本文化
从“乡土”到“离土”:传统武术发展的社会文化阐释
人类学的问题及其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