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促进医疗绩效考核精细化

2018-06-08孙学勤秦明伟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病案绩效考核流程

——范 靖 黄 鹂 陈 倩 周 炯 孙学勤 秦明伟

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通过绩效激励,可以引导临床科室的工作方向[1]。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领域[2],极大降低了医疗质量监管成本[3]。

2010年起,北京协和医院提出了“患者要求什么,绩效就考核什么”的管理理念,以医疗效率、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保管理、院感管理、满意度调查为框架,制定了医疗绩效考核方案[4]。经过几年的发展,考核项目(以手术科室为例)已从19 项增加到37项。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该院自2015年起,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医疗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

1 主要做法

医疗绩效考核工作涉及部门较多,除医务处内部质控办公室、医疗安全办公室、院感管理办公室、医保办公室外,病案科、药剂科、检验科、统计室、输血科、信息处等均为数据提供者。因此,如何将完整的医疗绩效考核工作流程引入信息系统,避免数据冲突,同时兼顾多部门协同是一大难题。

1.1 制定绩效量化考核方案

为梳理工作流程,该院医务处与信息处、信息公司建立了每周1次的定期沟通机制,通过流程梳理、数据转移、计算方法重现等方式,将系统工作转化为信息需求。参照传统考核方案,最终确定以“平衡计分卡”考核方法作为载体进行开发[3]。即将医疗终末指标、过程管理制度、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赋权结合,各类指标包含了终末结果预测与制度执行要求,以及患者满意度参考标准。对所有考核项目结果进行量化与赋权,并累加得出最终考核分数。考核结果反馈后,要求科室提出建议和自身整改方案,形成管理闭环。

考核内容分为医疗效率、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保管理、院感管理、满意度调查等6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设上限。其中,医疗质量按工作类别再分解为病案管理、手术/操作安全、医疗核心制度以及质控专项管理等4项,通过扣分法得出医疗质量项目得分。

1.2 信息化流程重组思路

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提高,HIS、LIS、PACS和HRP系统数据集中汇入数据仓库,分类存储,医疗绩效考核项目数据可以直接从数据仓库采集[5]。依靠信息化工具的自动化、及时性和全流程覆盖等优势,以往需要人工抽查和采集的数据可以直接通过信息系统自动抽取获得。如运行病案管理、手术安全核对、危急值管理、住院超过30/60天管理、非计划再次手术等项目,每季度可直接提取统计结果,实现了对全病案的考核;检查指标也从以往的“率”转换为“量”。同时,现场检查部分由“随机抽查”变为“问题发现再核实”的工作流程,进一步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检查精度。

1.3 重设绩效考核信息化流程

由于医疗绩效考核工作跨度长,按任务分配、现场检查、统计反馈“三分步”法,重设绩效考核信息化流程(图1)。首先,在电脑终端设定季度绩效考核总任务,并分配人员:一部分检查人员持移动终端到病房开展检查,录入数据;另一部分检查人员通过电脑终端录入统计类指标结果。数据全部汇集后,在电脑终端自动计算、审核及自动制表,最终向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反馈,进入后期申诉沟通阶段。 为确保检查结果的精准,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手工记录(如签名/章、完成时效性等)经拍照录入系统,并与相关病例关联,保留原始资料供参考,确保所有扣分项目明细均可查询、可追溯。

图1 医疗绩效考核信息化工作流程

2 应用效果

该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2015年开始研发,2016年下半年开始投入试用,2016年底正式上线运行。

2.1 实现绩效考核高效运转

绩效考核系统上线后,现场检查结果全部通过移动终端完成,大大节约了工作量与工作时间。传统方法手工录入检查表,现场抽取病案运行内容,而信息化工具能够根据病案检查要求自动筛选手术/操作后、输血后、会诊后病例,并打开结果录入表格。检查结果录入后,直接汇入绩效考核数据库,省去纸质检查表二次录入工作,降低了手工录入出错发生率。

使用移动终端后,现场检查时间大幅缩短,平均每病房检查时间从以往的15分钟减少至8分钟~10分钟。因此,检查人员提高了检查总量,抽查病案数翻倍,实现了绩效考核高效运转,同时检查结果样本量增大,也进一步提高了检查信度[6]。

2.2 实现精细化管理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覆盖面增大,HIS、LIS、PACS系统数据全面引入数据仓库,检查方法由以往的“现场抽查-纸质记录”,直接更新为“全部检查-自动统计”,部分检查项目实现检查病例全覆盖。

以医技科室预约出报告时间为例,传统检查需要从系统调出一段预约时间与出报告时间,由于系统存在孤岛,获得数据难度增大,因此只能通过抽查方式获取约1%的病案数据。结果虽有一定参考性,但由于季度时间跨度大,及节假日、公休日影响,仍存在较大误差。PACS系统统一接管后,可直接获取全部检查病例的所有时间节点[7],并在结果统计时自动避免节假日等偏倚。结果准确的同时,还可提供病例详细情况,使考核更精准。

以运行病案检查为例,传统方法为现场检查,覆盖率约5%。实现信息化管理后,系统可直接筛取病案书写时效性、完整性问题,并在HIS系统门户直接提醒。如果问题确实存在,病案科将进行复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数据库,这不仅节约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覆盖率,同时可关联医师信息,使检查结果精确到人,实现精细化管理。

3 讨论

绩效考核的信息化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完整的信息化质控体系较为困难。研究表明[8],医院在终末指标方面信息化程度较高,但病历书写质控、单病种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程度较低。一些医院使用的考核标准偏重定性指标较多[9],如管理标准是否存在、是否执行、是否有记录,记录是否准确等方面,虽然应用了信息系统,但仍然存在较大主观因素问题,尚不能通过数据客观反映医疗质量。

由于不同类型业务由不同生产厂家开发,缺乏二次开发,导致关联能力差,信息与业务管理在流程及应用方面相互脱节,形成了信息孤岛[10]。多数医院由于部分质控项目未纳入信息化范畴,导致绩效考核信息化拖延完成。

该院绩效考核系统根据信息思维转变工作方法,显著提高检查效率,同时增加了检查样本量,提高了检查信度。信息化工具促进检查精细化的同时,也丰富了检查病例关联数据集,使检查结果不仅能够应用到绩效考核,也能供其他考评体系使用。如重返、DRGs、手术效率等指标,均已与医院实时数据呈现系统联动,参与到医疗指标的预警体系中,成为医疗管理信息体系的一部分。

医疗绩效考核是调整工作重心的杠杆,也是引导医院发展的风向标,随着信息系统应用逐渐深入,管理指标的产生已从“效率”逐步向“质量”转变。该院医疗绩效考核方案,确立了每年1次增减检查项目,每半年调整项目标准的动态管理模式。依据DRGs系统、医疗实时监控系统的上限,在近年来逐渐引入了一系列新指标。通过贯彻“鼓励科室收治疑难病例,多科室协作挑战学术顶尖”的质控思想,形成“制度管人”的工作氛围,最终实现“可预防的重大安全事件零发生,高风险的医疗操作流程零缺陷,建立高度可信赖的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11]。

[1] 王怀红, 李 琦, 赵 顺. 绩效分配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卫生产业, 2013(8): 181-182.

[2] Wikipedia.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 Kristin Madison. UCDAVIS law Review[J].Regulating Health Care Quality in an Information Age,2007,5(40): 1598.

[4] 刘 丹, 乐 虹. 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理论与工具应用比较研究[J].中国医院, 2012,16(5): 57-60.

[5] 彭林梅. 数据仓库在医院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5(28): 14-15.

[6] 刘 琍, 金 平, 李红怡,等. 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全覆盖测评及数据分析系统建立初探[J].中国医院, 2016,20(1):58-60.

[7] 范 靖, 陈 倩, 孙芳艳, 等. 我院优化医技检查流程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 2015(3): 23-24.

[8] 贺晓燕, 顾建钧, 孙 昕,等. 浦东新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5): 25-28.

[9] 曾 倩, 郭淑岩, 李 萌,等. 医技科室质量与安全考核体系构建与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7,24(1): 15-18.

[10] 王晓光. 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孤岛”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 2012.

[11] 于晓初, 赵玉沛, 王以朋, 等. 医疗不良事件暨安全隐患上报管理的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 2015(1): 18-21.

猜你喜欢

病案绩效考核流程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