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班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2018-06-07郭志勇
郭志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班班通技术也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走进我们课堂;作为新一代的老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但如何在课堂中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教学 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34-02
多媒体教学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指利用多媒体电脑整合各种知识信息,利用多媒体投影工具显示出来的教学形式。而班班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形式,也是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条纽带。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从“要我学”逐渐向“我要学”转变。
一、班班通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作用
1.直观性、形象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讲得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考虑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如用动画形式来展现圆与圆之间的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同心这六种状态可以显得直观而形象。可以说多媒体因其演示的直观性、形象性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2.将繁杂的知识简明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的部分知识体系内容繁杂,相互联系,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觉是“上课能听懂,下来不会做”;而借用班班通教学课件,我们可以时这部分知识逐步剥离,通过知识结构图,引领学生归纳总结,同时,将复杂、晦涩难懂的文字叙述运用动画、图形分步释放等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课下再通过知识的延伸、发散、巩固练习等,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二、利用班班通辅助教学打造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1.利用班班通教学的趣味性,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就“教师在复习引入这一环节”,班班通就充分体现了它的优点。比如:讲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演示、观看、猜想、归纳等环节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优化认知理解,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每门学科、每个章节都有其需要掌握的重难点,而这些知识的掌握,仅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也很费力。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它的直观、形象,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方便学生掌握。
三、班班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的使用会让数学教師的榜样地位有所削弱
中学阶段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哪怕是画图的一笔一画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立体几何阶段。学好立体几何的先决条件是能画出直观、准确的立体图形。而作为初学者的学生有很多人在把文字,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的过程中存在不小的困难,画不出一个正确而直观的图形。老师如果在此环节大量使用多媒体,除了给予学生一个很优美的画面外,对学生在立体几何方面的数学素养特别是画图方面是一个很大的削弱。教师应当身先士卒,把每个典型图形的画法依据直观,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尽快入门。
2.过多过滥多媒体的使用上会削弱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其对思维严密性的较高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在对公式的推导,运算的演变,数形的结合方面,笔尖流露出来的是思维的物化,这也是一种数学美的体现。这种推导、演变、结合正是传统教学优势所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在解题的过程中思维的火花,而多媒体演示这些思维流程反而有意无意地拉远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让学生有这一切都是设计好了的感觉,某种意义上使得师生的交流削弱了。
总之,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时代的需要,但是我们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时刻牢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作为教师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学生作为我们的教育主体,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地制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新堂.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班班通[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9
[2]郭建华.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1
[3]李世俊.浅谈“优质资源班班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