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8-06-07王莉莉
王莉莉
摘 要 本文以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为基础,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高校教学管理 信息化建设 资源共享
0 前言
社会整体的信息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信息化转变。高等院校教育是国家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都采用完全学分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实行信息化改革,有助于教育思想的进一步转变。
1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由于高校实行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则要求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向收集更全面、评估更准确的方向转变,建设难度大幅度增加。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建设程度不一致;管理观念与管理制度落后;数据安全传输与资源共享问题难以实现;信息化建设人才资源难以得到保证等,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领导与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党中,存在管理观念与管理机制落后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教学管理的有效建设。领导层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或信息化建设方向偏差,导致执行建设过程中,过多地将精力投入到信息化平台与硬件建设当中,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够显著。领导与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各自为政的建设模式,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很难提升建设速率与建设质量。这种标准与制度的缺失,还会导致经费规划不足、投入不够、分配不合理等发展问题,再一次制约信息化进程。
1.2 政策支持与协作力度不够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理念的不断推广,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高校之间形成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但由于相关政策和体制上的局限,使管理系统的全面建设受到了制约,其作用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来说,虽然高校办学都以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但自身办学利益方面的追求却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對资源共享的有效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外,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转变,主要目标是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相关机制,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行为规范,很难将信息化教学管理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1]
1.3 师资力量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师资队伍的观念过于传统、创新能力较差,且对教学改革持抵触态度,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行。师资力量是影响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目前多数高校的实际教学状况来看,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师资队伍少之又少。师资力量的不足,一方面是受传统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专业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本质原因。教师本身缺少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同时又缺乏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利用能力,教学活动中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利用率过低,很难推动高校整体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2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根据上述的高效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推动信息化建设按照以下发展趋势进行,能够更好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用性。
2.1 数字化趋势
高校教学管理过程,由于其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导致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其中包括数字化信息也包含许多非数字化信息。例如,对教学课时数以及学生考核成绩的信息处理则属于数字化信息的处理;而相关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的信息处理则属于非数字化信息。相比之下,非数字化的信息处理难度更大,而通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非数字化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使其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相应的存储、分析等教学管理辅助工作,简化信息处理难度,有效降低人工工作量。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使教学管理过程当中的相关信息处理工作更为便利,大量的非数字化信息被数字化,能够使其存储成本明显降低,与此同时,信息数字化的简易性,也使信息制作成本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完整构建,由于其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各个职能部门或各专业教师,也更容易获取并使用其中的共享信息或学校内部信息。
2.2 网络化趋势
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效用性,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资源共享平台,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便捷性以及快速性实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则是结合现代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的必要过程。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学校中的各个院系、各个专业、各个管理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组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每一位用户都能通过自己的账号及客户端进行平台登录、信息查询、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以及信息使用等相关操作。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发展趋势当中,还应包括校园网的建设。以完全学分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模式,利用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进行校园网建设,使教师管理、课程管理与学生管理能够在同一个系统中得以实现,使信息交流更加方便。此外,通过网络化建设,实现校园网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使教学形式与教学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监督,有助于相关行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了解,进而推动学校学生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
利用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该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双方,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其中包括毕业生的学校学习信息以及工作意向,用人单位招聘岗位、岗位职责以及企业简介等。再有“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信息网”的建立,也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此系统中对学生报考、招生以及录取等信息进行网络化处理,在提升高校管理方面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的相关报考、查询操作提供了便利。
2.3 智能化趋势
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得以实现,其中的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同时也推动了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的智能化发展。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帮助实现了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搜索推理功能,进一步结合数据库技术以及模块管理的相关技术,针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联系,达到综合管理的教学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果。
高校教学活动的建立,其中各个教学环节存在相互独立的存在形式,随着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能够利用信息化系统的信息转换与连接功能,实现综合管理。例如,利用信息系统中的智能化模块管理技术,将教学任务与教学行政的子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实现课表的自动生成操作。由系统自动生成的课表,时间安排合理、准确,且不会发生冲突;与人工安排相比,简化了相关工作流程,大大降低了人工工作量。
此外,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建设,还大量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其中包括计算机高级语言及程序。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信息系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推动教学管理与决策的智能化发展成为可能。顺应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能够全面扩展系统的应用范围,其辅助评价与辅助决策功能,对教学管理当中的随机信息或模糊信息的处理具有重要作用。
2.4 扁平化趋势
高校教学管理当中,多数采用垂直管理模式,而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扁平化的教学管理发展趋势,将传统管理模式当中过多的中间层级取消,改进教学框架,使管理效果更清晰。传统的垂直教学管理模式,以科层制为基础建立,其中的权利以及资源同信息之间表现出一种垂直形式的管理框架,组织分工十分复杂,从而导致教学管理效率十分低下。而层级过多也会导致信息传输速率的降低,甚至可能导致传输过程中信息受损等情况,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利用。这些原因直接推动了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扁平化发展趋势,只有实现教学管理框架的扁平化,才能改善管理效率低下的现状,而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建立,则能为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2.5 合作化趋势
在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主要以分工原则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不同的工作,由不同职能部门的人独立执行与完成,各部门之间几乎不存在交流或合作。但随着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教学管理模式呈現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这样一来,职能分工的教学工作分工形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由此推动了教学管理的合作化发展趋势。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实现,需要管理人员以及教师等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推动了以任务为中心的分工原则建立,并有效构建一个全面的任务网,将不同节点,即管理人员进行连接,创建合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整体改革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相关分析,随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成熟,能够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进而全面提升高校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因此,综合各方面的支持力量,着力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巍.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18-20.
[2] 韩凤毅.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