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小组合作与主题阅读有机结合
2018-06-07唐小英
唐小英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而言,语文学科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教师为了帮助小学生学好语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主题阅读和小组合作就是效果比较理想的两种教学方式。文章首先分析了主题阅读与小组合作之间的关系,然后探讨了两者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有机结合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小组合作;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过于重视应试分数,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可以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补充,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笔者也经常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一、主题阅读与小组合作之间的关系
主题阅读与小组合作作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两种教学方式,在实施步骤上有着相互独立的系统,而且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基本也是单独使用的。这两种教学方式效果比较好,但也有其局限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其实这两种教学方式有其内在联系,如果在教学中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可以达到互相弥补各自缺点的效果,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两者的目的都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②两者都是以课堂为平台的教学方式,这两种教学方式都需要在课堂中实施;③两者都充分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二、主题阅读与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策略
(一)精选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通过主题阅读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开展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实现主题阅读与小组结合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不恰当的教学内容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讨厌学习语文。简单来说,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联系紧密,可分解,难度适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比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和其他小组成员模拟课文中的青蛙和小鸟进行对话,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阅读课文,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文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在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推举出代表上台来阐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此一来,主题阅读和小组合作这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效果都要好得多。
(二)教师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引导组织作用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就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好自身角色和职能从传授者向引导者、组织者的转换。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同时还要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此外,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例如,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入研讨能力较差,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对于有问题的小组还要组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比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九寨沟》一课时,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行收集查找和九寨沟有关的资料,然后带着感情去朗诵课文,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去感受九寨沟的美。然后,笔者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及对九寨沟的看法、感受等。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笔者在一旁仔细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如小组在交流过程中遇到困难,这时笔者会参与到其中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九寨沟的风景特点。最后,让各个小组选出代表上台阐述小组对这篇课文主题的理解以及从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技巧。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
三、主题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组织策略
科学有效的组织策略是小组合作学习获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策略由小组成员职能、小组分配机制、小组纪律等部分组成。其中,小组分配机制一般包含教师指定和学生自愿分配两种,至于采用哪种分配方式应该根据主题阅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决定。如果内容简单,可以选择学生自愿分配的方式。因为在学生自愿分配的方式下,往往是学习能力较差、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分在一组,内容简单,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果课文内容比较复杂,就应该采取教师指定的分配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高、中、低合理搭配。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推举组织能力较强、极具责任感的同学当组长,然后让小组长负责挑选小组成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除了组长,每个小组都应该设置一名记录员。 由小组长负责监督小组活动的进行及最后上台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活动,如各个组员的观点。
四、主题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主题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根据课文内容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第一种是教师事先准备主题阅读活动的题目,即分工合作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分工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快速解决学习问题。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提出问题:“怎么理解装满昆虫的衣袋?”“法布尔是怎么发现会唱歌的小虫子的?”“在父母的眼中法布尔是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如小组内的每两个成员负责找出一个题目的答案,最后由记录員将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相互协作和竞争的关键意义。第二种是小组自由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讨论,也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最后将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综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古诗的作者、年代、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尽量多的信息。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式,主题阅读和小组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的发展方向,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2014(30):110-111.
[2]石宝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策略[J].吉林教育:综合, 2013(6S):95.